首页 >>  正文

生活中止于至善的例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1)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含义,根据教材知识,答出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即可.
(2)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做法.根据教材知识,答出从小事做起、树立榜样、自我省察等方面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①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止于至善”.


17094168641生活中止于至善的例子?
乜翟邹答:生活中止于至善,可能理解为通过追求最高的道德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下面是一些例子:祖国利益优先:许多人认为,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责任,应该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追求。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至善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尽可能...

17094168641概括“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乜翟邹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仅要自明明德,还要推广给别人,使别人也能更新自己,改正自己。而止于至善,则是对真理的终极追求,这种较真,倒是跟普通大众的“差不多就行”、“难得糊涂”的处世哲理截然对立,也跟心理学常讲的“你改变不了任何人”背道而驰,我以为,一个勤学好...

17094168641关于止于至善的古诗句
乜翟邹答:——苏霍姆林斯基5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莎士比亚56.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 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 卢梭57.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 在前面的两种品质...

17094168641什么是“止于至善”“格物知至”?通俗的讲。
乜翟邹答:〖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示例〗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17094168641大家关于《大学》中‘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怎样理解的?
乜翟邹答: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

17094168641“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
乜翟邹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如下:《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

1709416864111.19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乜翟邹答:华杉解释说,所谓的止于至善,世间所有的事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他说他家里有两种碗,一种是最传统的样式,一种是新潮好看的现代设计,传统设计的碗撂起来,十个摞起来,十个整整齐齐,新潮的碗,摞三个就歪了,四个就有危险。也就是说这碗的弧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千百年来人们都弄明白了,你改一点就出问题。说实话...

17094168641读王守仁的《大学问》(上)
乜翟邹答:7。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亲其民...

17094168641生活中的善意的谎言
乜翟邹答:“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那些温馨的,让生活充满情趣的;至于那些充满仁慈,恻隐之心的谎言,就让它们绽放吧!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扯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有一个学生,他对长跑...

17094168641”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乜翟邹答: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


(编辑:谷狄逄)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