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氏家谱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杜姓的家谱

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家谱六卷,(清)杜云、杜蕉亭等重修,清嘉庐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杜耀川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绍兴会稽东浦前村杜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杜锡泰、杜增荣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绍兴山阴杜氏宗谱八卷,(清)杜其兰、杜国枢等续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浣花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嵊县剡北杜氏宗谱十卷,(清)杜汝蓝、杜世思等重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1年)清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东阳岘西杜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十七~十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红旗乡白坭堪力村。山东滨县滨州杜氏家乘,(清)杜银汉等六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泽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湖北杜氏宗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湖北江夏杜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杜利川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湖南平江录存杜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广东广州城兰杜氏家谱,(清)杜汝濂重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广东番禺江都杜氏族谱,(清)杜倬重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玺泾杜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清)杜呜岐等续修,陈秀章纂,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左镇杜氏家谱,(清)杜文林等编纂,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伊川县档案馆。源杜氏宝录四卷,(清)杜璟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湖南湘乡湘上杜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清)杜春葵、杜荣国主修,清乾隆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杜氏族谱三卷,(民国)杜天麒参著,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承侯祠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合江县县志办公室。青暘杜氏续修世谱十卷,(民国)杜祥根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瑞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临安杜氏宗谱,(民国)杜子喜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余庆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永康下徐让村志(徐姓,另有杜,陈,吕,骆,金等姓),(现代)徐起龙等修,1995年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沩宁杜氏六修支谱七卷,首一卷,民国乙酉年(公元1933年)武库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第六~七卷质量较差。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杜氏家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湖南平江杜氏四修族谱二卷,首二卷,(民国)杜远献、杜家方编,1979年复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舌耕图书馆。湖南宁乡沩宁杜氏六修支谱七卷,首一卷,(民国)杜光炽修,杜荣孝、杜芬传等纂,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湖北黄冈杜氏宗谱,首三卷,(民国)杜维珩编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三卷,第一~十九卷、第二十~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黄冈县档案馆。湖北黄冈杜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杜超铨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宝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湖北黄冈杜氏宗谱三十八卷,(民国)杜良信续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周铺乡洪山村。湖北新洲黄冈杜氏谱二十四卷,首四卷,(民国)杜良俊、杜家庆等四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南桥村杜新华手中。天津武清杜氏家谱,(民国)杜涵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常州杜氏宗谱十二卷,(清)杜绍彩、杜寿庚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0年)振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鄞县鄞县邑管江杜氏宗谱十八卷,(民国)杜恒焕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花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鄞邑管江杜氏重修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不全。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管江乡管江村。浙江象山丹城杜氏家谱一卷,(民国)杜增源重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管。湖南平江录存杜氏家谱,著者待考,1979年复印民国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有两部)。杜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素有“金汉口、银保安”美誉的大冶市保安镇拥有1200多年历史,最著名的名胜古迹莫过于三元阁、沼山大寺、荆王坟,如今却被这里的一个小村庄——竹林杜湾抢了风头。一部《杜氏宗谱》显示,这里的人是“诗圣”杜甫的后裔。    据杜甫第48代孙、现年86岁的杜大铭老人介绍,这套《杜氏宗谱》是世代相传下来的,现存有60余卷,其中有20卷破损不堪。宗谱是1914年重修的线装本,长39.5cm,宽度 26cm,比一般的家谱大得多,宣纸虽已泛黄,但字迹清晰可见,从序言、名人传、家训家规到始迁祖世系图,详细记载了杜姓源始和家族迁徙至大冶的繁衍情况。一段尘封历史就此揭开。    ◇ 家谱    安徽杜氏字派比大冶快了两辈    清朝年间,散布在大冶的杜甫后裔每隔30或40年相聚商议修一次谱。    据竹林杜湾的《杜氏宗谱》记载:杜甫生有二子宗文、宗武。长子杜宗文生子名叫杜嗣绍,后裔位于福建绍武府;次子杜宗武生子名叫杜嗣业,其后裔中的杜甫第26代孙杜万一隐居不出仕,为避战乱,于宋代末年从江右南康府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梅溪迁湖北大冶果城(今大冶市刘仁八镇)杜铁湾,是为始迁大冶一世祖。三世孙杜正十又迁徙至金山顶,落户桐梓沟,建有杜氏祠堂,可惜现在并未保留下来。五世孙杜志安迁至保安镇。    历经700余年,繁衍了25代,大冶市杜甫后裔约有3000人,分布于保安镇、还地桥镇、刘仁八镇,其中保安镇芦嘴杜湾、七房杜湾、新庄杜湾、竹林杜湾、榨铺杜湾就有1800多人,占了一大半。    “大冶杜氏字派的问题比较复杂,也有点混乱。”竹林杜湾的75岁老人杜海清无奈地说:“我们都是始迁大冶一世祖杜万一的后代,他有三个弟弟,陆续迁到了全国各地,尤其以安徽省的万二公最为繁盛。大概是1984年,我到安徽参加杜氏宗族大会,讨论字派修订问题。我发现当时安徽杜氏那边已到了‘学’字辈,比我们快了两辈。安徽杜氏新生代当时就可以使用新字派,而竹林杜湾的新生代至今还不能用新字派。新字派目前局限于安徽与大冶两地使用。”    翻阅《杜氏宗谱》发现,其中名人传的首刊时间分别有1816年、1855年、1885年,作传者分别来自竹林庄、杜家塘、栗林庄、黄石港等村。可见清朝年间,散布在大冶的杜甫后裔每隔30或40年相聚商议修一次谱,而“破四旧”时期被烧的老谱很可能正是1885年修的原谱。转眼一个世纪过去了,竹林杜湾的杜氏宗谱再也没续修过。    名人传部分多女性传主    作者对女性的钦佩之情也溢于言表,“以女流之辈而有大丈夫之风实在难得”。    《杜氏宗谱》首卷详细记载了数十位杜氏家族名人的人生传记,故事短小精悍,缅怀亲人的深情跃然纸上。其中一篇写道,乾隆年间的杜公圣读书之余兼顾做生意,常常获得三倍的利润,渐渐置办家业,光大门庭。无独有偶,杜尧臣也是边躬耕边做生意,而且非常讲究诚信。他进货出货总是要先辨别货物质量的好坏,务求货真价实,绝不故意哄抬物价、谋取暴利。有一次他出差住旅店,室友早晨出门掉了一块金子,被他捡到了。他知道是室友遗失的,却追赶不及,于是将金子放到自己收藏文书或衣物的竹箱,等待对方来取。第二天,室友果然来旅店找金子,他如数奉还。作者在文末不禁感叹道:太叔祖的思想品德的高尚由此可见一斑。《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诗经》说“君子有谷贻子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此外,《杜氏宗谱》的名人传的女性传主很多,这是十分难得的,比如《卢太君墓志铭》、《杜母王老于人传》、《杜母黄孺人传赞》、《两于人节传》、《节嫂叶于人传》、《赞亭公暨德配金老于人合传》等。《卢太君墓志铭》是杜甫代父亲写祖母卢太君的传记,刊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而同里学生刘宪章为黄夫人做传,记载她为夫君守节、含辛茹苦抚养儿女的感人经历。虽然,文章多表露鼓励女人守节的道德观,但是作者对女性的钦佩之情也溢于言表,“以女流之辈而有大丈夫之风实在难得”。    名胜“三元阁”是杜氏后人建造

根据你说的辈分排行,是从滑县留固镇杜星落村出来的人,村里有家谱。

杜氏的家谱各地也是不同的!我们家在湖南老家湘乡(今属双峰)大木冲一支的家谱,排行是我曾祖父杜俞(清代正二品、赏戴花翎,民国参议院议员、陆军中将)定的,应该是“安邦定国民祚启”;我曾祖父族名邦俞,我爸族名国盛(还有一位文化界名人叫杜国庠的,看似应该跟我爸是一辈儿的;但他爸杜建硅,却是建字辈儿的),我按族里排行应该是“民”字辈儿。
所以,你还是得去向族里老人打听,或找到家谱才能弄清楚!

我家有杜氏家普-----长六房梁公世系 ; 原派 :恭敬以行 立品守正 名世之生 如有善庆

续派: 继祖志光大 承宗永克

续立新派:同宣令泽 盛誉远扬 仁爱敦厚 礼义昭彰 英俊建业 雄伟兴邦 棠棣青翠 兰桂芬芳 珠联碧合 长发其祥

堂字,下来是安子,在下来是定子,在下来是战子在下来不知道了

我记得家谱族谱网和时代文化出版社有这个介绍的~


17080955770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黎具雄答: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

17080955770王氏家谱字辈
黎具雄答:王氏家谱字辈: 1、善庆堂: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2、太原堂: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

17080955770刘氏家谱字辈
黎具雄答:31、泰和苑前洲刘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承、子、均、以、克、仲、叔、广、志、卿、尧、梦、维、同、达。……32、泰和钱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存、文、礼、仲、惟、元、希、宽、奇、见、国、振、光、望、积、德、在、宗、贤、训、育、须、从、典。33、泰和文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

17080955770程氏家谱字辈大全
黎具雄答:1. 伊洛地区程氏字辈排列如下:子、彦、思、克、继、世、心、宗、佳、接、起、延、倓、洛、璋、铭、毓、秀、广、远、相传、大千、源推、其业、长流、万年。新续辈字为:恪、守、秉、正、修、齐、治、平、道、珩、仲、兴、志、笃、永、恒。2. 广东梅州五华河源程氏字辈为:国、家、传...

17080955770赵氏家谱全部的字辈有哪些?
黎具雄答:赵氏字辈谱 子、广、佑、钦、德,治、宗、国、志、永,映、芳、厚、铭、增,同、凤、新、继、承,全、义、建、家、业,守、正、济、世、经。2、云南赵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振、国、廷、相、连、此、德,全、家、兴、世、开、宏、恩。3、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镇(村)一支赵氏家谱...

17080955770邓氏家谱字辈大全
黎具雄答:邓氏家谱字辈大全如下:1、陕西西乡县邓氏字辈:明玉显积法,国泰自兴隆,文章忠盛世,崇德书善鸿。2、河北唐山邓氏字辈:泰守之福,永承汉柏,长久富贵。3、广东陆丰县深塘支派字辈:就春荣庆,发浪云开,新费土司,久永清堂。4、山东泰安市邓氏字辈:世命启成正中洪,文元少先盛,举聂昌泼(博)...

17080955770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黎具雄答:张氏家谱: 子 、振 、家 、声 、远、 依 、仁 、延 、士、 策 、廷 、正 、余、永、 宏。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

17080955770李姓家谱辈分
黎具雄答: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

17080955770杨氏家谱字辈排行
黎具雄答: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高密张鲁杨氏(德智堂)行辈为:肇立崇德士,维世培振怀。朝廷建...

17080955770刘氏家谱字辈排行榜大全(谁知道刘氏的辈份怎么排?)
黎具雄答:1、刘姓辈分排列顺序是: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2、刘氏宗谱续辈是:廷、有、宗、曰、大、邦、多、世、必、奇、希、先、名、永、锡、裕、后、德、同、居。3、淮滨栏杆刘老寨刘氏家谱排字:林、永、华、同、学、桂、金、润、松、焕、均...


(编辑:艾露伊)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