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以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通

A、金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非实心球体;故A不正确;B、有的α粒子被弹回,说明金原子的原子核比α粒子的原子的质量大得多,故B正确;C、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带正电的,结合题中信息有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也说明了金原子的原子核带的是正电;故C正确;D、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其质量肯定是不相同的.故D不正确.故选BC.

此题选B。
因为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就可以看出金箔的结构中有很多空隙,从而证明了原子核体积很小,而使少部分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证明金原子核带正电,并且质量很大。从而知道A错。
C: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它是中性的。
D:该实验不能证明这个结论。

A、金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非实心球体;故A不正确;
B、在金原子内,其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的质量相对原子的质量来说很大;金的质子数远远大于氦的质子数,所以金的原子核质量比氦的大得多,故B正确;
C、任何原子原子核所占的空间在整个原子中都很小;故C不正确;
D、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其质量肯定是不相同的.故D不正确.
故选B




19386055437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什么实验,提出了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
宓翁邹答: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 --- 1937年10月19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

19386055437居里夫人的实验过程
宓翁邹答:1.精心设计实验 卢瑟福为了研究原子结构,精心设计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整个 实验设计的非常巧妙,它不仅实验目的明确,思考周密,而且还能抓住关 键,出奇制胜.α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原子内部电子和其它粒 子的分布状况,以检验 J·J 汤姆逊提出的原子的正电子球模型,即认为 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

19386055437剑桥大学创建于什么时间?哪些名人曾经在那里求学?
宓翁邹答:进入20世纪以后,著名物理学家上瑟福担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在实验物理学,特别是原子核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其中包括在量子力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莫特,在生物的分子结构方面取得许多研究进展的布拉格父子,以及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等。迄今,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共有25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1986年5月5日,《...


(编辑:叶厘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