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结合身边的事情谈谈你对老子物极必反思想的认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请结合身边的事情谈谈你对老子物极必反思想的认识介绍如下:

物极必反的思想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揭示的是事物发展规律,物极必反的反其实也不完全是指实际好处上的相反,而是讲事物发展层面的超越。例如:

在黑暗里站立时刻久了,眼前就会有光亮,能看到行走的道路和远处的景物;若从明亮耀眼的外面走进略暗的房屋门槛,便是一片漆黑。

水浅泛波,喧哗不止;半瓶不满,晃荡起伏。相反水深凝滞无声,水满宁静无语。

大款大富,往往淡化物欲,穿戴朴素;小资小富,反倒追求奢华,西装革履。

喋喋不休的人,未必就是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反之,沉默不语的人,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所谓的人尖子大多命运坎坷,正因人在顶峰,再迈步就要走下坡;相反,身在低谷,抬足就是步步登高。

物极必反的道理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到必须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就是物极必反,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务必适度适量,不必追求极致完美,有点瑕疵的缺憾、有些挫折的人生,才有走向成功的可能。

凡事都留有余地,话不可说尽,事不能做绝,退一步想,必有余乐。好花看在半开,浮生看破半世。在理想和现实、天堂和尘世,这些令人感到矛盾、迷茫,有渴望又很困惑之间,找到一条最为实际、恰当、平衡的人生之路,必须会减少对虚无目标无法时刻的痛苦,从而得到快乐的享受。

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好的贴近现实,真正和眼前的生活到达某种默契,求得最佳的生活方式,也许这正是现代人最可取的生存智慧。




13198121959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结合实际情况怎么理解啊?
山伟谢答:物极必反: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老子这一思想,在以后的《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扬雄的《太玄》等书中,都有所承述.至...

13198121959物极必反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山伟谢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界上任何事物发展都没有真正的极端顶点,只是因为人类的力量十分有限,无法永远向前,最终也只会向夸父逐日那般,彻底被累死在过度追求的路途上。

13198121959道德经第二章的感悟与精髓
山伟谢答: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

13198121959物极必反的作文
山伟谢答:关于物极必反的作文范文篇1 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东西到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一件好事做到了极点就会向坏事的方向开始进行,这就是“物极必反”的意思了。有很多件事情也是物极必反的,比如说:有一天,你看见一只流浪狗,从此你天天给它送吃的,到最后你不给它送吃的了,它可能就会活活...

13198121959谈谈对老子思想的认识
山伟谢答:老子,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

13198121959《道德经》30|物壮则老,盛极必衰
山伟谢答:老子弱弱的一句却比什么都重: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你尽可以持强,但别忘了,事物一旦发展到强盛的时候,就开始走向衰亡。如果已经胜利了还不收敛低调,盛极而衰此为道。老子当然不是吓唬人,前30章都在讲这件事:有归于无,什么时候归于无?满了就归于无,满是节点。整个春秋战国都在绽鸾中,...

13198121959我心目中的老子
山伟谢答:老子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物极必反”要求我们守弱,但是不是消极。又云:“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与弱之间的辩证关系。又云:“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涤除我们的一切主观的偏见,像“无疵”清静一样去“玄鉴”。一般的解释为心如镜但是又根据出土楚简“鉴”:“兰”,水面平静如镜来...

13198121959如何评价老子和孔子?
山伟谢答:通过对孔子提到的所有的圣人和仁人的列举考证,可以看出来,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聪明人。孔子觉得,圣人都是贤明的政治领袖,都建立了类似乌托邦的盛世。从时间上看,这些圣人都远在东周以前。孔子认为自己绝不可能成为圣人,因为从智力来说,他只是“学而知之”的普通人,而不是“...

13198121959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山伟谢答: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

13198121959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
山伟谢答: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1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老子以非同一般的智慧告诉我们为人之道、为学...


(编辑:管雍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