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文中,人名的“字”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人名中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苏轼,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是表字,号相当于别称。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
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字在十六岁由有文化的人取,一般与名有联想或含义互补,号一般是人出名后,由他人或自己取得的。

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扩展资料:
名是名,字是字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为美玉,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参考资料:人民网-古代名、字分指 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要行冠礼,字是这个时候取的,一般是长辈或老师给取的,字以表德.(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和亮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称呼别人都叫字,而不叫名的,这是礼节.
一般称呼自己叫名的,这个是礼貌.


15025027573姓名中的“字”是什么意思,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盛雄庙答:字,既“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

15025027573人名中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苏轼,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是表字,号相当于别称。 古人刚生下...

15025027573人名中的字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在中文姓名中,往往包含着许多意义。比如,人名中的“芳”字,意为香气,本意是一个美好的品质。又如,人名中的“信”字,意为信任、忠诚,代表了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立场。因此,在取名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希望,来选择一个寓意美好的字作为名字的构成部分。姓名学是研究姓名与个性、命运...

15025027573古代的人名字都有"字","字"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到了20岁就要取字,女子则15岁的时候取字。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

15025027573古人姓名中的“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字孔明)
盛雄庙答: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

15025027573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

15025027573古代人名字中的字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所以就多取了个字,在与平辈人交往之时,往往都是称呼的字,而与长辈相处之时,才会用上名,而这时候名也是可以作为自己的谦称来使用的。而在近代之时,名字还是分开来使用的,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合二为一,开始了名字一体的时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就只有名而没有字。

15025027573古代人名中的“字”是干什么的?
盛雄庙答: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

15025027573人名中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

15025027573古人为什么有了姓名还有字呢?‘字’是什么意思?
盛雄庙答:而且,字与名并用时的排列顺序也发生变化。先秦时是先称 字,后称名,如楚将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代以后,改为先称名,后称字,如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论及“建安七子”时称孔融文举、陈琳孔璋、王粲仲宣……这里的孔融、陈琳、王粲是姓名 ,文举、孔璋、仲宣则分别是...


(编辑:和音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