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读文言文的三个方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解读文言文的三个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观倒读,把握内容通观。

就是快速通读选文,整体把握选文大意,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读懂六七成即可。

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就懂的地步。第一遍不大懂是很正常的。在阅读当中切不可死盯住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而不放,遇到拦路虎,定要绕道走,要坚持把全文读到底。常见的字词句,往往在通观后,会恍然大悟;冷僻的字词,一般题中都有注释,如果没有,那可能与出题点无关。倒读,是指在读试题中,先读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这类试题通常是四选一的选误题。这类题通常是三个正确项和一个错误项。这个特点告诉我们:选项中至少有75%的信息可以利用,就是在那个错误项中也是大体正确,些微小错,就是说错误项中也有可利用的信息。如果在通观之后,先读这道题,便不难把握选文内容。如2009年高考全国题Ⅱ卷第10题,四个选项从四个角度对选文进行分析和概括。在通观之后倒读此题,便不难看出C项分析和概括的不正确之处:C项开头谈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结尾谈郭原平在运瓜时能帮助别人,这两点是正确的,错在中间部分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原文说下渎水与之,意思是放其他沟渠中的水给他,而不是引农田中水。

二、抓住人物,理清脉络考题中的文言文选段,大多数是古代人物传记。

人物是传记的核心要素,抓住人物便可理清故事脉络:写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的属类?是为官之道,是侠义之心,还是忠勇之情?故事的时间、地点有无变化?人物的官职升迁有无变化?这些故事表现了主要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那就要弄清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事件牵涉到哪些人?说明了什么道理?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的选文是《宋史李迪传》,这段选文中写了李迪、真宗、仁宗、寇准、丁谓、章献皇后等人物,主要人物是李迪,写了5个最能体现李迪个性和功绩的故事。如果抓住了李迪等人物,便能理清故事的.眉目,便能把握主要人物李迪有勇有谋、有忠心、有胆量的性格和品格,便为解答第7道信息筛选题、第8道文意理解题作了铺垫。

一般说来,人物传记中的故事大多数是按时间顺序的,但有时为了丰满人物形象,也补叙一些内容。如上述选文《宋史李迪传》的第三段便是: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时间副词初,有当初的意思,常用于追忆往事,文言文中常常用初字领起,插入一段补叙,课文中也常常出现: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三、联系贯通,推断虚实虚词、实词可采用联系贯通法,推断含义。

1、联系相关课文就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利用已知来推断未知。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9题中的①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其中的向,可联系《桃花源记》中的相关句子寻向所志、便扶向路,便不难译出从前、过去、之前的意思。

2、联系相关语境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11题中的①题: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句中的虽,可表已然,译为虽然;也可表假设,译为即使,但联系上文相邻语句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这里只能译为即使,因为被译句子中的虽是承上句假设意思而来的。句中的富、贫是形容词,联系相邻字词臣,便不难看出,富、贫这里是使动用法。

3、联系相关成语上文例句中的箪食,若联系箪食瓢饮,便可推断出粗陋的饮食或贫苦的生活之意。再如2009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中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其中的胜,如果联系成语不可胜计、美不胜收、不可胜算等词语,便不难理解句中胜的含义是尽。




15942047295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甄影梁答: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如下: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

15942047295读文言文的方法
甄影梁答:(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

15942047295文言文的几种阅读方法
甄影梁答: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

15942047295文言文阅读方法
甄影梁答:文言文阅读方法如下:1、掌握常用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对于一些特殊的实词,现代汉语多用“被”(也用“为”)表示,一般用动词“是”表示,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指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表达情况下有省略现象。如:便舍船,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积累,补全应为:(渔人)便舍船, 在...

15942047295如何读懂文言文 有什么方法
甄影梁答:1、多读 2、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3、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 4、注意文章的意境和断句 5、学好文言文中的虚词 方法/步骤 多读:学好文言文需要多读。刚开始可以读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或是《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多读有助于积累文言文词汇量,培养语感,同时也能帮助培养对文言文的...

15942047295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有哪些?
甄影梁答:方法一:三多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3、...

15942047295关于文言文的方法及作用
甄影梁答: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同小异的方法是: 1、多读有趣的文言材料。 阅读始终是学好文言文最根本的方法,但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没有兴趣,学的非常被动。 其实,文言材料浩如烟海,还是有一些充满了趣味的,多读这些,对于提高语感,扩大积累都很有好处。 2、多做断句练习,提高理解水平...

15942047295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
甄影梁答: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我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我让...

15942047295学文言文的三个步骤
甄影梁答:学文言文的三个步骤:有先解决读音问题、多读,直至背诵、正确翻译全文、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多积累,常翻译等等。文言文晦涩难懂,其实就是因为它的“简练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生僻字或者通假字,让孩子读起来不顺口的同时,还有一股奇奇怪怪的感觉。想要读懂一篇文言文,首先我们应该攻克...

15942047295文言文朗读方法指导
甄影梁答:【文言文朗读方法指导】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现代的口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文言文在朗读时更加要掌握好词汇之间的节奏,要增强语感,要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根据内容去朗读。朗读文言文时要将自己融入文言文内容中去,有感情地表达内容里面的情景,这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朗读文言文可没有现代文...


(编辑:龙贩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