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佩荣的主要作品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傅佩荣在大陆共出版了几本书?都是什么书名?谢谢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共10册)】 《解读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听傅佩荣讲国学》 【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共9册)】 《自我的觉醒》《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哲学与人生》《智慧与人生》《心灵导师》《赢的人生哲学》《智者的生活哲学》 《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读孔孟论人生》《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抗压有方法》《人生需要几座灯塔》《生命重心在何处》《孔子的生活智慧》《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人生问卷》等。

傅佩荣:“人性本善”是对孔孟的误读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代表作品有《成功人生》、《傅佩荣国学精品集》等。心理学和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根源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年代上来说是很晚、很新的学科,但它发展非常迅速、有效。对人类来说,心理学对于现代人的帮助要远远超过哲学所产生的作用。哲学是很老的学科,而心理学讨论的主题,在古代来说也是哲学的范围之一,就是有关人的内心状态。这两个学科怎么到今天又连接到在一起?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会想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观察。荣格教授是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心理学从事教学工作,累积三十多年的心得,说了一句话:到这里来找我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大部分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并不快乐。这句话很简单,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可以过日常生活,但并不快乐,说明一个人要快乐,除了身跟心两方面条件外,还需要第三个元素——“灵”。怎么来看待“灵”?因为“身”的问题很容易,“心”也不难,可以跟别人互动,别人说话可以听懂,在社会上,工作发展没什么困难,说明你的心智、心理方面都正常。但什么是“灵”?灵根本看不到。我长期思考这个问题时,对于我个人研究国学这一套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看人的生命时要从比较立体的角度去看。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下一步该往哪走?从个人开始怎么活得快乐、幸福?从社会来说,大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等等。灵是没有办法证明的,但它的存在是被要求的。什么叫“被要求”?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生有意义吗?我在台湾大学教书三十几年,每年都有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很简单,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不断地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就是不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个人在生命过程里去体会的。只有人类才需要意义,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关于“意义”的问题。而理解的能力,就代表你有办法找到这个意义。所以人生怎么样才能被理解?如果没有灵,人生不可能被理解,这是简单的结论。身心活动的最后是坟墓,人最后都要离开世界,做到没有,甚至什么都不做,基本没有差别。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人物,但不要忘记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文明消失了,成为考古学的对象,而那个文明里很多人立德、立功、立言,到今天不知道立什么。哲学这两个字很尴尬,是日本人翻译的,把“哲”和“学”构成两个词,原来的意思叫做“爱”和“智慧”。爱和智慧合在一起,意思很深。第一个,爱和智慧并不代表拥有智慧。根据希腊人的观点,柏拉图就可以作为代表,他认为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拥有智慧的,因为人有身体。身体一定输于感官,只能带来偏差和谬误。当时的观念把身体当作灵魂的监狱,灵魂是本质,所以死了之后才能得到解脱、智慧。智慧是神的性格。爱有什么特色?人活在世界上,问每天这样生活有什么动力?有什么明显的对象值得你引发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吗?德国学者歌德,是有名的作家。歌德曾说,每天早上起床时,如果想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抱怨,我跟他们说,你早上起来知道今天还要上学,多么幸福,至少比歌德幸福。一个人最大的恐惧是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活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可做,可不做;可过,可不过。这时,生命的动力从何而来?很多人有学问,得到诺贝尔奖,成为伟大的学者,但照样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一个人越有学问就越发现自己无知,从苏格拉底开始,别人问他:你知道什么?他说我无知,但在雅典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在《论语》里,孔子也说自己无知,“有鄙夫问于吾,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傅佩荣:人生不能没有憧憬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一一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我搭飞机从美国回台北,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乘客。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后来3个孩子还全部在美国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国的子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呢?他的英文不灵光,以致成了瞎子、聋子、哑子;他又不会开车,简直是个跛子;然后呢?他承认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十足是个傻子。“瞎子、聋子、哑子、跛子、傻子”也算是“五子登科”,实在反讽之至。

“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
这套书作品共有六本,是一套措辞严谨、学术水准、为大众正确理解和领会经典而多年锤炼的著作,囊括了国学领域中地位最高的七本经典传统文献:《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和《论语》。作者以哲学思辨为重点,把握“澄清概念,设定标准,建构系统”的原则,对古文区分章节,加注拼音,用白话释义,配以义理注释,并对书中的关键概念以及价值判断作了清楚的说明,希望借此建构中国古代贤哲们的哲学体系,为当代公众阅读和研学典籍提供参考。 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他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是名实相符的。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我还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没有门户之见,在他的课程中做到了两个打通。一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讲哲学而不局限于哲学学科,分别列出专章论述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把人生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学,西方的重点放在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中国则着重阐述了儒道二家哲学的内在理路及其价值,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
人们是否赞同本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这丝毫不重要。一个优秀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对哲学课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使他们约略领悟到哲学的爱智魅力,但这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学教学的结果是南辕北辙,使学生听见哲学一词就头痛,看见贴着哲学标签的门就扭头,其实那些门哪里是通往哲学的呢。因此,在向读者推荐本书的同时,我期待我们通识课程的改革,从而出现一批真正能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的哲学教师和哲学教材。 易经位居十三经之首,在年代上极为悠远,在内容上深奥难解,但总能吸引每个时代的读书人认真研究并且由之获益。今天也是如此。易经与人生有何关系?尤其是与今天现代人的生活有何关系?这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跨过易经的门槛,进入易经的世界。
本书是由电视讲稿改写而成,希望能让从未接触过易经的人也能产生阅读兴趣。我们谈国学,终究不能回避易经这一关。目的不是要成为易经专家,而是想为自己的人生找到良师益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效果。即使不谈后续的研究,这本小书对我们思考人生问题也会产生奇效,有如打开一扇窗,就算不去欣赏窗外风景,天光也会流泻进来。
作者以“易经与人生”为名,介绍了《易经》的由来,卦象等知识,并以通俗易晓的文字解读这一传统经典,让现代人更方便地接近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并可以付诸实践。《易经》提示我们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我们当全面客观地认识《易经》,学会其中的方法和智慧,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人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本书作者将为你解读哲学家的心灵故事,把握现代人的生命智慧。
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本书犹如一片桃花源,通过对西方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像我们阐述了这些先哲们伟大的思想后面所给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个人怀抱虔诚的心,寻索人生的经纬,品味生命的定位。 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年轻的时候,也许侧重身(衍申至有形可见的外貌、体力、财富、地位等)。身的活动当然不能脱离心,而心的运作主要在于“知、情、意”这三项潜能的实现过程,因而具体展示于获取特定知识、发展人际情感,以及培养个人志趣上。然后,在一个看来抽象,其实扮演主导作用的层次,还有灵的存在。灵的运作可以表现于宗教信仰的灵修活动中,但是宗教并非灵的运作的唯一领域。
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必须针对上述身、心、灵三个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适当关系。《心灵导师》就是作者谈论身心灵的整合之道。该书储存了作者长期以来的读书心得,呈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也代表了作者对21世纪所有爱智者最真诚的心意。
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请看台湾最高文艺奖得主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谈身心灵整合之道。傅佩荣教授在“心灵的旅程”一书中投入了极深的情感,使它呈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




17894953459看见的作者简介
郑成命答:凭诗集《看见》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此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全国各地推荐了140余部诗集,荣荣的诗集《看见》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奖的五部作品之一。评委吕进认为, “荣荣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她的诗落脚在小的生活入口处,通过对现象的穿越,写出了 ‘上升的蔚蓝’。”

17894953459带佩字的男孩名字
郑成命答:佩贤 佩荣 佩伦 佩山 佩榕 佩福 佩元 佩楠 佩江 佩迅 佩军 佩俊 佩恩 佩宏 佩辉 佩善 佩文 佩钦 佩祥 佩任 佩胜 佩锋 佩嘉 佩衡 佩琮 佩晖 佩丰 佩德 佩卓 佩宁 佩岩 佩成 佩钧 佩雄 佩谊 佩耀 佩钊 佩鹏 佩兴 佩航 佩哲 佩蔚 佩中 佩禹 佩坤 佩强 佩民 佩建 佩勇 ...

17894953459佟林简介及详细资料
郑成命答:八十年代 1980:《扮猪吃老虎》、《金剑残骨令》扮猪吃老虎(1980) 副导演作品 《凤阳花鼓》(1967)空山灵雨(1979) 《北极风情画》(1969)《空山灵雨》(1979)《山中传奇》(1979)风雨双流星(1976)

17894953459杨降的所有作品
郑成命答:软红尘里·楔子 赵佩荣与强英雄 阿福和阿灵 记杨必 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 [附]钱钟书致钱穆书 顺姐的“自由恋爱”小吹牛 第一次下乡 洗澡 (长篇)<我们仨>

17894953459求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赛获奖名单
郑成命答:四大展设奖:凡入选参展作品均为优秀奖。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在入选参展作品中评出,并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精品集》以纪盛。五大展征稿日期从3月至6月底截止。六展出日期、地点:1989年8月在著名旅游文化名城桂林展出。七来稿请挂号寄:广西桂林市甲山路127号神漓印社大展办...

17894953459谁了解民国时期的天南美术社
郑成命答:湖社以“领略古法生新意,广学古之各派,集其大成,发扬光大,脱胎出新”为学术主张,特别重视国画工具的表现力,强调画家作画的功力,所画作品,期能做到“古、新、力、美、意、趣”六字,即“古法、新意、功力、美涵、意境、趣味”的艺术品风格特色。 其他如1910年成立的有广州的竞美美术会(由李凤公、郑文轩、...

17894953459宜芳公主的坟墓考证
郑成命答:光绪《山西通志》:“鹿径岭,在岚县北六十里,古洪谷隘也。西连乏马,东通静乐“。岭上不远处的锥形山丘,当地人称为“皇姑坟”。岚县摄影协会的靳佩荣曾两次登上岚县河口乡的鹿颈岭上进行实地考察,下面是他的考察内容:那是一座巨大的古墓,坐东北朝西南,东面连山,三面临谷,底围约七十多米,...

17894953459杨绛散文特点
郑成命答:写普通人的散文主要有《顺姐的“自由恋爱”》《阿福和阿灵》《赵佩荣与强英雄》《林奶奶》《老王》等。对于这些身处社会下层的人,杨绛充满了爱心和同情。她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摄取富有典型性的语言和细节,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美质和弱点,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可怜的顺姐、能干的林奶奶、厚道的老王,还是痴...

17894953459他们这样谈论爱情:亲密与心碎的爱之艺术 | 情人节
郑成命答:[法]罗兰·巴特 著 汪耀进 武佩荣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7 程然的录像装置作品《信》在未来剧场(Future Theater)展出。该作品由刘嘉玲演绎,呈现了一个艳丽女子的心事独白,她穿梭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向观众诉说一些朦胧的心迹与真假参半的回忆。刘嘉玲独白内容的灵感来自于程然收到的一封包装成 *** 邀请函的欺诈...

17894953459唐朝宜芳公主简介,宜芳公主是被斩首死的吗?
郑成命答:《虚池驿题屏风》是宜芳公主公诸于世的唯一作品,也是她留给后世的最后遗言。而“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也该是她当年伫立宜芳县鹿颈岭遥望故乡的心理写照吧? 史料记载 《资治通鉴》 卷215: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天宝四年(乙酉,公元七四五年) 三月,壬申,上以外孙独孤氏为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


(编辑:滑阁斌)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