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果一个人不想投胎,是不是可以不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如果中阴身有定力不想投胎,将是什么情形

  身不由己的。如果不能成就,就只能依业力流转于六道。
  有定力,有禅定功夫,如果具备一定的福报,就可能会转于天道的色界。
  色界天共分二十二层,每高一层,对色之著就减一分,因色著所造诸业就轻一分,所得福报就多一分。
  分别为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严饰天)、少广天(小严饰天)、无量广天(无量严饰天)、广果天(严饰果实天)、无想天、无烦天(无造天)、无恼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阿迦腻吒天)。

  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
  此四天为修四禅定初禅得业清净的过程。
  梵身天者,一切所行皆依离一切恶念而起;
  梵辅天者,以离一切恶念择法行之,所行恶行减少;
  梵众天,于一切恶行皆择法令不行;
  大梵天,不需择法恶行亦不起,始得行清净。

  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由行净故而得净念增长,由净念增长故而生光明,能识不净之念。
  光天者,初能识不净之念,初入光天;
  少光天,所能识之不净念渐渐增长;
  无量光天,能识己所有不净念(除却父母二念,父为助入佛法之无明,母为于法所生法喜等乐);
  光音天,能以净念所得光明为人宣说。

  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此四天为因具光明能照己不善念故,渐渐能令不善念不起之过程。
  净天,初能令部分不善念不起;
  少净天,熄灭之不善念渐渐增加;
  无量净天,一切发现之不善念皆令不起;
  遍净天,令欲恶念不起时得喜乐(烦恼),依喜乐而住。得初禅行,所谓种种身(种种欲恶念)一想(乐想)。

  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
  此四天为得初禅行后,渐渐能不依喜乐令欲恶念不生之过程。
  广天,始能不依喜乐,而有欲恶念不生;心念能行之处从此渐广故曰广天;能以其他心念之行以庄严清净故,曰严饰天;
  少广天,能不依喜乐而不生之欲恶念渐渐增加;
  无量广天,初得一切欲恶念可不依喜乐不生;
  广果天,不依喜乐烦恼而得住欲恶念不生,心念不必再系缚于喜乐,所行得广。得第二禅行,所谓一身(善念身)种种想(心念不复系缚喜乐)

  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
  此三天为渐渐消除喜乐烦恼之过程。
  无想天,以不依乐受烦恼故,喜乐烦恼所生乐想渐渐不起;
  无烦天,喜乐烦恼之行渐渐不行,不造喜乐业故曰无造天;
  无恼天,喜乐烦恼所行诸根余念渐渐减弱不复热而得清凉。得第三禅行。所谓一身(善念身)一想(离欲恶不善念念)

  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此三天为清凉身渐渐扩展至得清凉见、清凉行、清凉定之过程
  善见天,渐渐得至于外尘诸法予以了知而热不生;
  善现天,能行诸清净(梵)行而热不生;
  色究竟天,舍离欲恶不善念念,住于身见行清凉。得第四禅行。

除非是部分见性的菩萨,和彻见自性的佛,才能选择。因为他们没有业障系缚,自然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无明众生,因为其造业的缘故,就会被业力牵引,那个业力大,就先去哪一道投胎,根本不可能自己掌握。所以,纯善则升天,兼半则人中,纯恶则三途地狱。好事坏事都做过,那么下辈子还在人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做的坏事多,自然就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了。

如果想用不投胎,最好的办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就永远不用去投胎了。这就是佛教净土宗的修行原理。
除了念佛求生净土,凡夫是不能自己决定是否投胎的。
凡夫被业力牵引,好比就是“无常鬼”牵引着,想不去投胎,是不可能。而且六道中投胎,也不是自己凡夫可以选择的,如果生前作恶多端,那就会下地狱,或者投胎到畜生中,这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般人不能自主,会被业力摄持,依据善恶业会受相应身,在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修罗,天人中轮回投胎受身。
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常住,不生不灭,摄持世间一切业因变化,众生无明,不能明见佛性,不知佛性的存在,迷失在妄想中,把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当作我,而此六根尘色声香味触法只是相,虽是我,但不是真实我。比喻说:梦中的人言行虽是做梦人的相,但是幻化梦相,无有真实。这个不生灭的佛性就是真心本性真我。
又比喻说:1、我发出指令不要思考,睡觉。可思想还是一个个冒出来,已经指令了,为什么没执行?我想好可好不了,是我自己,为什么我说了不算?可见必有我不知之处。
2、过了很久,又想起某事,当时并没有说记下这一切,为什么就记下了?又是谁记下这一切的?不是我自心还有谁?
3、下一刻出什么念?我为什么不知我要出什么念想呢?不可能是别人指挥我出什么念想?肯定有一个不被我所知的真我在暗中支配我。
如果不了解这个真我,必然会被业力转,各处投胎受生。只有明了真心佛性真我,才可以转业,自由受生或不受生。
如果愿意,可看看《楞严经》《大般涅槃经》等。个人此时见解,但愿利益到见闻者。

自己定力坚固,心地自己做主,决断淫欲妄念就可以做到。
“佛言:一切罪中,杀生吃肉其业最重,何以故,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千万生中,相啖无休,是故菩萨欲出轮回,先学慈悲,不食不杀。二犯偷盗,破人富贵,本小息大,千万生中,酬他宿债,何以故,若物属他,不与自取,一文一粒,皆用填还,是故菩萨欲求富贵财物如意,先学布施。三犯淫欲,恩爱相缠,千万生中,不得解脱,何以故,生死根本,淫为种子,是故菩萨欲出生死,先断爱渴。四犯妄语,口业相诬,千万生中,是非相攻,何以故,冤冤相报,世世相吞,是故菩萨欲求入道,先学诚实。五犯饮酒,昏迷自性,千万生中,智暗心昏,何以故,酒力迷心,世世暗钝,身体臭秽,闷乱颠倒,是故菩萨欲求定心聪明智慧,当断酒业。此五种业,最大最重,若人全持,直成圣道,若全不持,永堕沉沦,一失人生,万劫不复。——摘于《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不可能 都是随业流转的 基本是六道轮回的
轮回六道一般指六道轮回(宗教用语),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不要听楼上乱吹,能不能投胎死了才知道。现在也只有鬼知道。一个个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13682316283请问人死后成为鬼是否可以拒绝投胎转世继续修行成仙?
程彪舍答:从佛家角度讲,人的来去福祸,全靠业力牵引。什么是业力?就是一个人生生世世 (佛家认为人有前生后世,而且前生未必是人类,后世未必得人身)所做的事情形成的综合结果。之所以用“牵引”这个词,意思就是说,既然前面是自己所造,后面的一切结果都要自然去承担,善业大先受善业的果报,恶业大先受恶...

13682316283人死后可以住在阴间吗,不去投胎可以吗
程彪舍答:人死后到阴间进行总结和接受惩罚,百年之后再次投胎进行修炼,只有你修成正果才不会投胎。所以今生要好好的修炼,才能不再轮回。多做善事,勿做坏事,清心寡欲,不要生气,一切看的平淡些。

13682316283按照传统习俗中的说法,人死之后要转世投胎。如果真的有投胎转世,那不是...
程彪舍答:人死以后不一定还能转世成人,有可能转成动物。当然,上辈子是动物,也能转世成人。而且各个不同的世界的灵魂可以穿越空间到另外的世界去托生。由此,人类多了,是正常的。因为有许多人是从别的世界或者六道中别的道转来的。这个只要熟读佛经的都知道。

13682316283一想到还要轮回我就想哭,我不想投胎,我不想来这个世界,我不想在受...
程彪舍答: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人死了以后,灵魂是随之消失的,也不会有转世,再说了,就算有转世,那你也是。下辈子的事情,不用担心过好自己,这辈子就行了。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人死了以后,灵魂是随之消失的,也不会有转世,再说了,就算有转世,那你也是。下辈子的事情,不用担心过好自己,这辈子就行...

13682316283如果下辈子可以选择,你还会选择投胎吗?
程彪舍答:这种选择不在你投胎之后,而是在今世.如果你今世多做善事,你下辈子不想做人也不行,想不快乐也不行.一个人的生生世世就是在报前世因,享今世福,结来世缘中不断循环的.

13682316283人死后真的能投胎转世吗?
程彪舍答:人死后会轮回,不一定 一定能在转世为人。可能做天人,可能做人,可能做阿修罗,可能做畜生,可能做恶鬼,也可能去地狱。这就看你自己个人的造化,和你自己的果报,这就是所有宗教为什么要大家行善的原因。因为你今生的行为会对你来生轮回在哪一道里面有所影响。如果你从看到的这一刻开始,决定不想轮回...

13682316283如何不再投胎,而且不用成佛
程彪舍答:修行成阿罗汉,可以超越三界,就永远不会再投胎了。

13682316283往生疑问~阿弥陀佛
程彪舍答:若生前就不信佛,那超度他,他也会排斥,此时就没有超度效果。而死后,有的人很快就投胎了,超度也白费。超度通常对于「半调子」的人有效,譬如,想投胎又不想投胎者,超度一下让他安心投胎。意识状态介于二道之间者,超度一下可以让他升级。但吾人若生前就学佛修行,那根本不会投胎恶道,也用不着...

13682316283人死后,是不是就要投胎?
程彪舍答:是的,不仅是人,还有动物,鬼神等,死后都会轮回投胎,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都有。所以要止恶行善,不要投胎去三恶道。

13682316283人死了以后会投胎吗
程彪舍答:问题一:人死了之后真的会投胎吗 还是会一直在天堂 是这样的。用现代话来理解,人是由物质(肉体)和精神(灵魂)组成,一旦去世,肉体渐渐腐烂,而灵魂则被生前的习性业力所牵引,继续去往下一个躯壳,由于没有经过修行,自己无法控制灵魂的走向,生生世世就会在六个不同的生命的空间反复投胎转世、然后死亡,然后又投胎转世...


(编辑:伏霭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