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个经典哲学问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1、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这种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积累、演化,最后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2、芝诺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因此也会骄傲自满,举步不前。
3、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其他物质,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4、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5、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他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看来,这位科学伟人的一生,是在科学和宗教两大思想体系中度过的。无论如何,一种超然于智能生命的自然力,是可以被普遍感受到的。宗教把这种自然力的来源,归结于神;而科学,对此尚没有完美的回答。
6、霍布斯认为:一个没有国家和社会的人的“自然状态”是这样的。第一,像一出生就被弃在荒野的孤儿,形单影只,只能自己管自己,处于“自保”状态。与之伴随的是无助、凄凉和存在的野兽带给他的恐惧;第二,为了自求生存,不得不餐风宿露,四处漂泊,靠有限的野果饱腹,而此时恰巧碰到许多和他一样要靠这野果活命的人,因为自然资源稀缺,他们不得不像几条丧家的狗,为块骨头加入战斗,咬得你死我活。因为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在不断冲突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在随时会被伤害的不安全中朝不保夕,甚至快速死掉。
7、柏拉图用洞穴里的囚徒来比喻群众,对他们来说,真理是刺眼的,讨厌的,只有生活在无知的洞穴里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定。而通过洞穴隐喻,柏拉图还传达出一个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在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即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至高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8、波普尔对人类建立的归纳法发出了质疑。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由此得出,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
9、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家。他批判神学和形而上学,强调知识产生于感官体验,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认为,人所知的只是经验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科学就是要寻求这些关系,用最简化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产生各种规律。
10、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家。他批判神学和形而上学,强调知识产生于感官体验,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认为,人所知的只是经验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科学就是要寻求这些关系,用最简化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产生各种规律。



13413657756十个经典哲学问题 十个经典哲学问题分别是什么
郑叛龚答:9、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家。他批判神学和形而上学,强调知识产生于感官体验,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认为,人所知的只是经验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科学就是要寻求这些关系,用最简化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产生各种规律。10、奥古...

13413657756人类哲学史上最著名的三问:我是谁
郑叛龚答:1、三个问题 ①我是谁(我是什么人)?②我从哪里来?③我到哪里去?2、多种认定 ①“三个人生哲学难题”;②“三个西方哲学永恒命题”③“世界上最终极的三大哲学问题”。二、三个问题的人生意义 笔者认为,这三个问题不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而是人生观和人生哲学的三个重要问题。很少有人经常思考...

13413657756十个经典哲学问题是什么?
郑叛龚答:第九个问题:人的自由 存在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了“自由的选择”,而“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选择了就要承担。第十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 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我们都是上帝的赐福”。这一带有浓厚悲剧性的名言并没有给西方人带来多少悲观,因为西...

13413657756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
郑叛龚答:17、【营销哲学】一害羞男孩在教室自习,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女孩,眼看女孩看完书要离开了,害羞的男孩憋红了脸上前搭讪:同学能借我10块钱吃面条吗?钱包丢宿舍了,这是我的学生证,你给我手机号,回头还你钱。女孩想了想说:行吧。正掏钱,男孩又说:要是能借20,我请你也吃一碗。18、【琐事】...

13413657756哲学问题 急问
郑叛龚答:从哲学角度分析: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是对我国面临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国企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我国“三农”的实际问题作出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必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正确意识的推动作用原理。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体现了主观...

13413657756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个最经典的哲学问题,请深刻回答。
郑叛龚答:我从哪里来?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我生于无)我要到哪里去?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从哪里来自然往哪里去!(所以我从无中来,自然从无中去)这世间本没有我,我是父母所生。这世间本没有父母,父母为祖辈所生。...

13413657756有哪些经典哲学问题?
郑叛龚答:树倒下的声音 这是哲学里的经典问题:在空旷的山谷中,了无一人,一棵树倒下了,请问有声音吗?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有,因为他们觉得树倒下的声音是客观存在的,跟有没有人在场无关,但如果确实没有人在场,谁能说它有声音呢?这种“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被称为唯心主义,它有点类似于王阳明的心学...

13413657756有哪些经典的哲学辩题?
郑叛龚答:流氓和贵族的最终宿命

13413657756有三个哲学问题,希望有大神可以帮助解答!!分不多,不过这是我所有的...
郑叛龚答:一 哲学学科有哪三大基础理论分支?请结合哲学史谈谈自己的理解。二 西方哲学的核心部分是Ontology,它的研究对象是being,being的含义有哪些?这些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流变情况怎样?三 请紧紧结合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篇》和康德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这两个经典文本回答,谈谈什么是启蒙运动和启蒙运动...


(编辑:汲琳古)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