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世民杀兄欺嫂,为何不敢杀掉他的父亲李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李世民杀兄娶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呢?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李世民生平有几件可圈可点的事情。第一件:义聚瓦岗众英杰。
第二件:帮助李渊打下大唐江山。
第三件:玄武门事变,杀兄娶嫂。
第四件:和谏臣魏征的故事。第五件:父子共享美人武则天。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可谓是经典。

一方面展示了他在治理国家的丰功伟绩,但在私人生活上却是一点也不检点,和兄弟争女人,甚至和自己的儿子抢女人,可谓色到了极致。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玄武门事变。
话说626年,眼看着全国已经统一了,在李渊父子几人的努力下,大唐王朝的版图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李世民发起了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没有永绝后患,杀了李渊?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最高权利,父杀子,子弑父,屡见不鲜,什么亲情伦理都是虚的,李世民并非不敢杀父亲李渊,而是因为李渊见风使舵的政治觉悟太高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过程可谓精彩刺激,大家却忽略了后续故事,大局已定后,李世民马上派刚刚杀了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进宫护驾父亲李渊,其实是去控制李渊,李渊的反应很是顺势而为,耐人寻味,尉迟恭一面之词诉说太子齐王犯上作乱而被秦王诛杀,李渊一向偏袒太子李建成,第一时间没有一怒之下要拿下李世民也没有追问太子齐王是否真的死了,而是问身边臣子该怎么办,臣子回答太子齐王无功而嫉妒陷害秦王,现已被诛杀,而秦王是人心所向,如果立他为太子,肯定不会再有事了。
李渊马上同意,并说这就是自己素来的心愿。

李渊的反应说明他很配合,短短时间内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并转变思想,保全自身而封李世民为太子,而李世民派杀气腾腾的尉迟恭进宫护驾更没有那样简单,尉迟恭是死忠于李世民,为了保护李世民可以亲手诛杀齐王,杀李渊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换了其他将领面对皇帝之威,又怎么敢下手,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尉迟恭进宫护驾,李渊配合就保护,李渊不配合就灭口,事后找借口掩盖,大不了丢车保帅,杀尉迟恭以谢天下。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虽然是先发制人,但也是险象丛生,要不是事先策反玄武门守将,把玄武门关的老紧老紧,自己差点就报销在玄武门。后来,李世民部将尉迟恭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首级示众,外面围攻的东宫兵马才知道大势已去,不得已散去。那么,李世民杀兄娶嫂,为什么却不敢杀了父亲李渊呢?


李世民发动政变,针对的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尽管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争夺皇位,却可以任意编造个理由,嫁祸给已经死掉的两个手足。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故而可以说是他们企图行凶在先,自己反击在后。事实上,李世民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拉着李渊唱了一出双簧。
可是,如果李世民一鼓作气,顺势把李渊也给做掉,那事情就不好收手了。古往今来,我们崇尚的都是儒家的孝道,如果背上了个弑父的罪名,李世民一辈子都洗不清。


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多半只是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会反击,但他们的势力毕竟有限。而杀掉李渊则完全不一样,一旦将当朝天子一并解决,那么李世民必然会成为被征讨的对象。
当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的消息传开后,他们的部将开始奋力攻击玄武门,誓要报仇。而李渊则下旨声称错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派人安抚了城外的士卒。


同时,李渊又封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又来了个禅让,自己躲一边去做太上皇了。李渊如此配合,李世民又何必多此一举,再去杀掉一个已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老人呢?
这可能就是李世民不杀父亲李渊的原因吧,诸君以为然否?

野史相传,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并胁迫父皇李渊退位后,本欲放过李建成、李元吉所生的十个年幼侄子,然而一个谋士却以西汉淮南王刘长自杀,其子刘安继任淮南王,继续潜心筹划谋反为例,终于劝得李世民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然而,这个故事虽然很符合”草根历史学家“茶余饭后的想象认知,可惜却是假的。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谋士以西汉淮南王刘安故事”劝谏李世民,促成他杀戮十个侄子的记载。

李世民是什么人?文治武功横越千古,连老爹李渊这个堂堂开国皇帝都逼他退位了,难道真会忌惮几个奶娃娃不成?

李世民之所以要连杀十个侄子,固然极其残忍,确实可以说是为了“杜绝后患”,但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皇位更加安稳,他为的另有其人——那就是豁出性命跟着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天策府诸将们。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更是历史上罕见的温情。

唐高祖李渊任用次子秦王李世民为主帅,主持统一战争,并给他种种荣衔权柄,许他自行招降纳叛,开府治事。而李世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太原公子英才天纵,藉此机会反客为主,得到众多英雄豪杰归心。

李世民杀兄后,假如李渊抵制了李世民的威逼,后果会怎么样?李世民也许会杀父。但无论杀不杀,没有李渊的圣旨,李建成的部下就会坚持攻打皇宫和秦王宫。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过程可谓精彩刺激,大家却忽略了后续故事,大局已定后,李世民马上派刚刚杀了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进宫护驾父亲李渊,其实是去控制李渊,李渊的反应很是顺势而为,耐人寻味,尉迟恭一面之词诉说太子齐王犯上作乱而被秦王诛杀,李渊一向偏袒太子李建成,第一时间没有一怒之下要拿下李世民也没有追问太子齐王是否真的死了,而是问身边臣子该怎么办,臣子回答太子齐王无功而嫉妒陷害秦王,现已被诛杀,而秦王是人心所向,如果立他为太子,肯定不会再有事了。李渊马上同意,并说这就是自己素来的心愿。

这时的李渊正和裴寂等人在南海池中泛舟,见尉迟敬德一身铠甲地站到岸边,非常惊慌。尉迟敬德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反,秦王已经将他们处死,为防不测,派我来护驾。李渊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下诏命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部下听从李世民的调遣。

六月一日,李渊颁布诏书正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李渊只好将皇位让出来,自己去做了太上皇。

李渊的反应说明他很配合,短短时间内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并转变思想,保全自身而封李世民为太子,而李世民派杀气腾腾的尉迟恭进宫护驾更没有那样简单,尉迟恭是死忠于李世民,为了保护李世民可以亲手诛杀齐王,杀李渊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换了其他将领面对皇帝之威,又怎么敢下手,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尉迟恭进宫护驾,李渊配合就保护,李渊不配合就灭口,事后找借口掩盖,大不了丢车保帅,杀尉迟恭以谢天下。

李建成绝非史书描写的那么差,他在军队中的实力大于李世民,在长安内更是占据优势。他的部下很快攻破两宫,杀李世民,扶持李建成的儿子继位或立储。

换你是李渊你下不下圣旨?换你是军方将领,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还在,自己的靠山又死了,你又会怎么样?造反到一半人爷俩和好,你是选择自杀呢还是被杀?

李建成死了以后,断了李渊的念想, 毕竟李世民也是李渊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成了唯一选择,即便采取了激烈行动,李渊经过审慎思考还是做出了合理选择, 退一万步讲,就算李渊不屈服, 李建成的部下攻下两宫以后,继续支持李渊?还是杀李渊?栽赃李世民?还是扶植李建成的儿子,挟天子令诸候。

李建成死后,部下群龙无首,根本就丧失了合力击杀李世民的能力,再说李世民也不是傻瓜,再没有节制兵权的条件下是不会放了李渊的。再说了,杀了李世民,唐帝国有更合适的继承人吗,李渊也要考虑江山社稷。

那如果杀了李渊呢?性质就完全变了,要知道,李世民杀掉李建成的借口就是太子和齐王作乱,尉迟敬德带着这个理由,以及全副武装的士兵,逼着李渊进行颁布下谕旨,让秦王李世民统领各军,拥有紧急事态处置权。

这样李世民政治上就站不住脚了,失去了上位的合法性基础,那他就不会再有政治权威去统御全国官僚系统以及军队系统了,全国范围轻则爆发两派内战(谁敢保证李勣等军事大佬不会起兵勤王呢?),重则爆发类似唐朝中后期那样的各方势力群殴。

所以,李渊必须活着,还得好好活着,以太上皇的身份发挥余热,给李世民统治的合法性提供来源和基础。

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夺权过程中,李渊体现出了大政治家的洞察时务和顺应时势,明知没有胜算,何必逆流而动,没有对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夺权做什么抵抗。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就迅速发布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仅仅两个月后,这一新的权力结构就在法统上得到了确认——李世民登基,李渊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杀了哥哥和弟弟,但是对功臣杀的并不多,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很可贵的是他启用了李建成的谋臣魏征,魏征多次顶撞,李世民始终重用魏征,传为千古佳话。

李世民的皇后也是一个贤后,李世民有时被魏征气的发怒,和长孙皇后抱怨想杀了魏征,但是长孙皇后多次劝阻李世民不要杀魏征,要做明君。可惜长孙皇后寿命很短,李世民失去长孙皇后后非常痛苦和思念。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自为长孙皇后写了碑文。之后李世民又做了一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只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远远不能表达自己的思念,更要求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让宫人居住在里面,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




18385224224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漂亮嫂子,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因为李渊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生父亲,何况当时唐朝刚刚建立,政权不稳固,李世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做出杀父亲的事情。唐朝君王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他聪明伶俐又胆大包天,抓住机会推翻了哥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之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手段之狠辣令人闻风丧胆,而李世民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成就了...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害哥哥霸占弟媳妇,却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杀死,劫后余生给李世民带来庆幸的同时,也让他对于李元吉的怨恨更深了,尽管后者已经死去,但这并不影响李世民对他进行更深层次的报复,例如霸占齐王妃杨氏。 因此,李世民选择在李元吉死后霸占他的王妃,是为了宣泄心中的怒火并复仇。 齐王妃杨氏 二、争取政治上的帮助 李...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娶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因为李建成是长兄,所谓“长兄为父”,杀兄相当于弑父。还有,李建成又是东宫,其他皇子与东宫的关系,就相当于臣子和皇帝的关系。因此,杀掉东宫太子,也就相当于弑君。既然已经做出了不忠不孝的事情,再多一件,似乎也是无所谓的。那么,李世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其实,我认为,李世民实际上已经做出了...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娶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呢?
鬱柿蚀答: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最高权利,父杀子,子弑父,屡见不鲜,什么亲情伦理都是虚的,李世民并非不敢杀父亲李渊,而是因为李渊见风使舵的政治觉悟太高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过程可谓精彩刺激,大家却忽略了后续故事,大局已定后,李世民马上派刚刚杀了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进宫护驾父亲李渊...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夺嫂,却不杀父亲李渊,这是为何?
鬱柿蚀答: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李世民是一个很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李渊又这么配合他,没有理由杀他,如果反而执意杀了他,会遭到很多人背后的议论。其二,如果刚刚登基就杀了自己父亲,恐怕会引起朝中很多的不满,威胁自己的位置。01:李世民是一个很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李渊又这么配合他,没有理由杀他,如果反而...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杀嫂,为何不敢杀父夺位?
鬱柿蚀答: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最高权力,父杀子,子弑父,屡见不鲜,什么亲情伦理都是虚的,李世民并非不敢杀父亲李渊,而是因为李渊见风使舵的政治觉悟太高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却没有杀父夺位。大局已定后,李世民马上派刚刚杀了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去控制李渊,李渊的反应很是顺势而为...

18385224224李世民为了皇位可以弑兄杀弟,他为何没有杀死自己的父亲?
鬱柿蚀答:李世民即使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别人也只会认为这是皇家内部的政治斗争,不会在背后说李世民的闲话。可是如果李世民杀掉父亲的话,那么他就会背负上不孝以及弑君的恶名。别人不仅会唾骂他,而且他的皇位也会坐得不安稳。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完全是因为兄弟三人的政见不同,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

18385224224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实际上就已经取得皇位,他为什么不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其次,杀兄跟弑父的概念完全不同,杀兄的事情在历史上常有发生,但是杀父的事情几乎没有。再者,杀兄已给李世民带来了良心上的不安,如果再杀父,则良心就过不去了!除此之外,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世对自己的评价,本来,杀兄的罪名已经给自己招来了骂名,如果在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李渊,那么恐怕会被后人...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娶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首先要指出的是,李世民是娶弟妹,而不是娶嫂,因为他娶的杨妃不是大哥太子李建成的王妃,而是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李世民不是不敢杀李渊,而是完全没有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与隋炀帝不同,隋炀帝因为弑父而留下骂名(当然也有人认为隋文帝是病死的),隋文帝发现...

18385224224李世民杀兄娶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鬱柿蚀答:但梁孝王仍是臣,李世民从心里是不会接受的。这段话的真实性也值得推敲。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等李建成继位,他就被收拾了,也可能都等不到那时候。事变中,李世民杀了大哥、四弟齐王李元吉,杀了他们所有的儿子,够狠的,但女眷没杀。而且这兄弟三人是同父同母的。资治通鉴载「建成子安陆...


(编辑:包董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