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儿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很多小孩子都有面部抽动的习惯,有的时候是因为小孩子的心理原因,这种就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但是有的时候是因为疾病导致的,比如有的小孩子有抽动症中,这其实是一种神经性的疾病,那么,一般小儿抽动症是什么症状呢?导致小儿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1、小儿抽动症的原因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除了癫痫或脑功能障碍造成的抽动外,几乎所有的抽动行为和抽动症都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诱因,主要类别有:
A、模仿别人的行为。当某人的行为引起孩子害怕、好奇或羡慕时,孩子容易有意识甚至无意识地去模仿。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班里有个男生,每次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都要先迅速眨几下眼再使劲挤一下,引起大家的哄笑。很快,这个男生故意这样做逗引大家笑,后来想改都改不掉了,班上也有四五个孩子跟着学。有两个孩子很快就不再学了,另外两个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才改掉。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有一次妈妈要出门,他非要跟着,妈妈不让,他就拽着妈妈闹,不小心妈妈的头撞到了柜子,妈妈就顺势说自己死了。孩子很着急,过来扒她的眼皮,扒开了她又闭上。孩子用手使劲撑着她的眼皮她就翻着白眼一动不动。后来孩子真的害怕了,也不跟她出门了。从那以后,孩子就经常没事的时候翻白眼。
B、有一定的生理原因,例如看手机或ipad时间长了,眼睛干涩,或乳牙活动了,总是去舔,同时伴随。
C、缓解无聊或紧张。有的孩子由于外部环境或养育方式的原因,常常感到紧张。例如,父母经常吵架,家长经常责问等,有的孩子则会无聊,如被忽略而又环境单调的孩子,不知道该干什么。这些时候,孩子容易无意识地重复一些动作来缓解不舒服感。
有一个10岁的女孩儿,父亲工作繁忙,经常不回家。女孩儿的姐姐在4年前因车祸去世后,孩子的妈妈就一直不太正常。她不敢跟孩子玩闹,不靠近孩子,同时又特别担心孩子,怕冷怕热怕渴怕饿,物质关怀无微不至。不让孩子下楼玩儿,不让孩子去别人家玩,也不让别的孩子来她家,孩子有一点问题如感冒、磕破点皮等,妈妈一方面如临大敌,上医院各种治,另一方面又会不断埋怨孩子不小心,不听话。这个孩子只要无事可做时,就会感到心慌,并四肢抽动。
D、刺激过强。有个三岁的男孩,长得比较瘦小,妈妈决定给他注射生长素,要往肚脐旁边打一针。每次打针前孩子都用各种办法拒绝,有时藏起来,有时满屋跑,有时哀求,有时哭闹最长的一次劝了近两个小时才打上针。孩子经常玩着玩着,无缘无故地就抽两下肚子。另一个也是近三岁的男孩,修牙的时候没有打麻药,怕麻醉后影响不好,爸爸妈妈按着他的头和胳膊把牙修完,之后孩子就经常无缘无故地摇头晃肩。
E、被压抑的愿望。前面举的两个例子中,本身就有对孩子不打针、不看牙的愿望的压抑。有一个10岁的男孩,天生智力上对数学就不敏感,智商总分只有75,但家长不知道,就恶补奥数,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在数学上。这个孩子后来有明显的抽动,一方面是紧张的时间安排和家长的督促令孩子不安,另一方面孩子真心不愿做题。还有一个6岁的女孩,小时曾经大便干燥,两三天不解大便。妈妈上网查到的信息是,孩子饭后2—3小时就产生大便了,于是,每天晚上8盯着孩子大便。无论孩子当时在干什么,必须去马桶上坐着。几个月的训练后,孩子真的能做到每晚8点大便了,但却发展出挤眉弄眼摇头的重复行为。
F、适应新环境时缓解紧张、焦虑或困惑。外界环境有大的变化时,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需要更警觉,不放松。一个五岁的女孩,在3岁到5岁的两年间,因父母工作变动,她换了三个城市,4个幼儿园。在新幼儿园两个月,有抽鼻子撇嘴的习惯性动作。另一个8岁的女孩,从一岁起就陪她的驻家保姆因老家有突发事件,没跟孩子道别就走了,而且几年内应该回不来了。保姆走后一个月左右,孩子出现经常挤眼的行为。
上面列举的这些诱因,有的是单一原因,有的只是导火索事件,孩子的环境和养育方式还有更多、更深层的、不易被察觉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孩子的年龄、性别和先天的气质,体质不同,有的孩子不用干预或家人稍作努力就好了,有的却发展成神经抽动症,或抽动秽语症。
儿童青少年时期,大脑神经系统等都在成长发育中。长期的紧张造成抽动,抽动造成更多的紧张或紧张持续累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很多孩子就不仅需要心理行为上的矫治和治疗,还需要服药等生物性治疗。一般说来,如果抽动行为重复三个月,且不论场合都发生,孩子自己想停止却无法控制,家长必须要引起重视了。
抽动症除了常见的面部、四肢的抖动外,还有的有喉部发声的症状,象打嗝或者象尖叫,也有的连续“啊啊啊”的发声或咳嗽一样的发声。有些十岁以上的孩子,还会伴发不自觉的脏话,或“操操操”一连串地发音,或者“同房同房同房”一连串地说。孩子都是无意地、无法控制地说出这些话的。这类症状被定义为抽动秽语症。
2、抽动症怎么治疗
对于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儿童癫痫、风湿等疾病,以明确诊断。
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主要有:
(1)首先消除沙眼、咽炎等诱因,少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多户外活动,劳逸结合。
(2)心理治疗:认识孩子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毛病,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抽动严重时适当转移孩子注意力。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的食物如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
(3)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增强孩子大脑统合能力,减轻抽动症状。
(4)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对孩子采用放松训练,教会孩子肌肉放松的技巧。
(5)药物治疗:慢性抽动的患儿,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常用药物主要有泰必利、阿立哌唑、肌苷等。也可用中药治疗等。



15549861613孩子频繁眨眼,可能是小儿抽动症的迹象
寇到宰答:眨眼睛、摇头、耸肩、挺肚子、甩手、踢腿,甚至喉咙里发出吭吭声,这些都是小儿抽动症的常见表现。如果孩子只有眨眼这一种症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孩子的日常表现小儿抽动症的孩子往往性格较为急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这类孩子偏爱肉食,而对蔬菜的摄入较少。特别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烧或是紧张、压力大、劳累...

15549861613儿童抽动症的症状表现
寇到宰答:可能大家对于儿童抽动症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儿童抽动症对孩子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儿童抽动症在发作之后,孩子会出现学习障碍、强迫症以及多动症等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小儿多动症患者主要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或者会有性格冲动、多动等等症状...

15549861613儿童抽动症:如何识别和治疗
寇到宰答:宝宝频繁眨眼、揉眼,可能是结膜炎、沙眼、倒睫等眼部疾病,也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表现。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多种症状表现儿童抽动症的标志性症状有挤眼、眨眼、歪嘴、清嗓子等。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两个以上部位的不自主抽动,建议您寻求专业抽动症医院的帮助。

15549861613抽动症儿童的症状和诊断
寇到宰答:抽动症症状抽动症儿童会有挤眉、耸鼻等表现,但要排查癫痫发作、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舞蹈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口唇发绀等伴随症状,需要注意有无前驱感染史、有无特殊家族史,注意听诊心脏有无杂音等;抽动症症状如果儿童除挤眼、耸鼻外,还有伸舌、摇头、缩脖子、甩臂、清嗓子、发出怪声等...

15549861613小儿抽动症:了解症状与治疗方法的关键要点
寇到宰答: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面部症状小儿抽动症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面部症状,如眨眼、耸鼻子、努嘴、嘴角抽动。这些症状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裸多种发病原因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孩子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也有些与链球菌感染等有关。家长需要...

15549861613儿童抽动症,你了解吗?
寇到宰答:抽动症症状多种多样,从眨眼开始,逐渐可能发展为耸肩、扭颈、摇头等。本文将深入探讨抽动症的症状和影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问题。多种症状抽动症症状多种多样,从眨眼开始,逐渐可能发展为耸肩、扭颈、摇头等。尤其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为明显。蘿发声抽动发声抽动也是抽动症的一大特点。孩子们...

15549861613孩子调皮小动作不断,可能是抽动症!
寇到宰答:抽动的症状 (一)动的形式 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两种,每一种抽动又分为简单和复杂性抽动。 1运动抽动 简单运动抽动:眨眼、挤眉、耸鼻、张口、努嘴、歪嘴、做鬼脸、摇头、点头、耸肩、腹部收缩等。复杂运动抽动:表现为似乎有“目的”的动作,如:转眼睛、做鬼脸、蹲下、跳起、触摸、转圈、模仿动作等。 2发声抽...

15549861613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及表现
寇到宰答:儿童抽动症的症状主要有几种,即单一或复合的快速反复的突发肌群收缩,儿童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儿童抽动症先从面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有些患儿在抽动的同时会发声和秽语。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及表现。多种多样的抽动形式儿童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儿童抽动症先从面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

15549861613小儿抽动症怎样的症状表现啊
寇到宰答:你好,多发生在5~10岁的男孩。为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在一个时期以某一组肌肉抽动为主,表现为同一个症状 ...

15549861613一般小儿抽动症怎样的症状表现啊
寇到宰答:你好,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


(编辑:莫荆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