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秋天的古诗(只能是五言绝句(只能有4句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秋天的诗(必须是五言绝句)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人们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首诗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

 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象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诗人却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觉悟到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杜甫《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正是明证。
参考资料:http://www.qdhuaxia.com/student/gaozhi/g044/products.htm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

——〔战国楚 〕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长安秋望》[唐]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风引》[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汾上惊秋》[唐] 苏廷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山中》[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微雨夜行》[唐] 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杜牧的《山行》,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秋夕》,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王维的《山中》等。

山行
唐。柳宗元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9770661567描写秋天的古诗或5言绝句有那些?
汪胜花答:1. 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3.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

19770661567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五言绝句)
汪胜花答:1、《长安秋望》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译文: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2、《秋风引》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

19770661567关于秋天的五言绝句诗
汪胜花答:关于秋天的五言绝句诗如下:1、《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2、《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3、《汾上惊秋》唐-苏廷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4、《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19770661567秋天的古诗五言绝句
汪胜花答:《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

19770661567描写秋天的古诗诗人朝代五言绝句
汪胜花答: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19770661567描写秋景的诗句的五言绝句有哪些?
汪胜花答:描写秋天的古诗: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4秋夕杜牧银烛...

19770661567写一首有关于秋天杜鹃的古诗,五言即可,写四句。急用好评。谢谢。_百度...
汪胜花答:回答:秋夜思故乡 布谷窗台访 愁容连心语 飞鸟述离伤 表达思乡情的诗句。秋天,杜鹃,五言绝句~

19770661567描写秋天的古诗诗人朝代五言绝句
汪胜花答: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八阵...

19770661567关于秋天的五字诗句大全
汪胜花答:1.关于秋天的五言绝句 关于秋天的五言绝句有以下诗句: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19770661567描写秋天的五言绝句
汪胜花答:描写秋天的五言绝句如下:1、《长安秋望》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赏析: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2、《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编辑:诸苇虽)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