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蜀汉时期,刘备错失的三位人才最后结局如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蜀汉错过哪些人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历史上蜀汉的确错失过很多人才,这些英才也许不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可这些人才的确是不可多得!


第一、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
刘备起初投奔公孙瓒,此时的田豫年纪还尚小,却托身于刘备营下。刘备非常的器重他,让他随其左右。任豫州刺史时,田豫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乡,刘备一把鼻涕一把泪和他告别,并对他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创立大业。”不过田豫最后归属了曹魏,也受到了重用。北征代郡,威震北疆这些都和他有关。嘉平四年)252)年,田豫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第二、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
徐庶这个人,早年因为人报仇而改名逃亡。后不再舞枪弄棒虚心求学。因为董卓导致中原大乱,徐庶避乱逃往荆州结识了诸葛亮,成为好朋友。刘备投奔刘表,驻扎新野。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刘备纵然有万般不忍,可是也耐不住徐庶这一片孝心。徐庶进曹营也成为了孝顺的代名词!


与其说蜀汉错过的这些人才,不如说刘备错过的这些人才。刘备错过的人其实不止徐庶和田豫,还有许多,只不过当时这些谋士能臣都选择了投靠他主。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最终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值得注意的是,蜀汉的灭亡,原因自然是多个方面。其中,后期人才的匮乏,无疑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邓艾偷渡阴平后,蜀汉一时间没有良将前去抵抗,只能让从没有领兵作战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前去迎敌,结果是诸葛瞻战死沙场,也没能挡住邓艾。对于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问题,除了是因为蜀地人口较少(不到100万人),还和夷陵之战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了大量精英,直接加剧了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问题。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人口和兵力是最少的。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人口不到100万,兵力则只有10万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人口超200万,兵力超过20万,而实力最强大的曹魏,则拥有400万人口和40万兵马。基于此,人口最少的蜀汉,无疑在人才是相对匮乏的。不过,除此之外,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中的精英,也加剧了蜀汉人才匮乏的问题。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大军进攻东吴。同年秋七月,刘备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退至永安,最终于次年去世。在夷陵之战中,除了5万大军的损失,蜀汉的损失更体现在将领的阵亡或者归降上。
冯习
冯习(?—222年),字休元,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早在赤壁之战后,冯习就跟随刘备了。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冯习也参加了益州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起兵讨伐孙吴,以冯习、吴班为先锋。吴班是蜀汉中期的一员大将,而冯习能够和吴班同时作为先锋,表明其能力获得了刘备的认可。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冯习为吴将潘璋部下所斩。如果没有夷陵之战,冯习无疑会成为诸葛亮、姜维北伐中原的重要帮手。


张南
和冯习一样,张南也是在荆州时期就开始跟随刘备了。刘备和益州牧刘璋决裂后,张南跟随刘备和益州牧刘璋作战。在夷陵之战中,张南也参与其中。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被陆逊击败在猇亭,张南临阵被斩。
傅彤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在夷陵之战中,傅彤为保护刘备而死战吴军,在手下都战死之后,东吴将士劝降傅彤,结果遭到了傅彤的痛骂。最终,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傅彤战死沙场。而这,无疑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程畿
程畿原先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赵云率军攻打益州时,程畿归降。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程畿担任从事祭酒。公元222年,程畿随刘备伐吴,刘备兵败夷陵后,程畿不肯撤退,奋力战死。由此,同样对蜀汉忠心耿耿的程畿,本来可以撤退,却选择奋力战死,这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王甫
和程畿一样,王甫也曾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后来归降了刘备,担任绵竹令等官职。夷陵之战中,王甫跟随刘备征讨东吴,结果在这场战役中阵亡。
杜路、刘宁
对于杜路、刘宁这两位将领的生平事迹,《三国志》等史料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结局上,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败于猇亭,杜路与刘宁等部将穷迫困厄,向吴求降。也即杜路、刘宁最终归降了东吴,这自然也是蜀汉的损失了。


黄权
在夷陵之战中,黄权也当了降将。不过,和杜路、刘宁两人不同的是,黄权归降的是曹魏,而不是东吴。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归降曹魏后,黄权被魏文帝曹丕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景初三年(239年),黄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这已经是曹魏地位较高的武将了。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是归降曹魏的话,黄权很可能取代李严,和诸葛亮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


马良
最后,马良,字季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但是,相对于马谡,马良被人们认为更有才华。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马良也阵亡了。对于马良这位谋士来说,不仅获得了刘备的器重,也和诸葛亮具有良好的友谊。如果没有在夷陵之战中阵亡的话,马良显然会成为诸葛亮的重要帮手。综上,在夷陵之战上,蜀汉损失了以上精英,成为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刘备除了看走眼吕布、麋芳、庞统三人外,还错失三个难得的人才。这三个人,一人威震北疆,一人成曹魏托孤大臣,一人一言不发,他们分别是谁呢?这三人结局如何?

威震北疆:田豫

刘备早年跟着公孙瓒时,田豫便追随刘备,并受到刘备的器重。后刘备因功任豫州刺史后,田豫由于孝顺,以母亲年老为理由,离开刘备请求回乡。刘备虽然不舍,却不能阻止田豫侍奉老母,涕泣着与他告别,只能放田豫离开。刘备感慨:“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田豫回归幽州,被公孙瓒任命为东州县令。后公孙瓒败亡后,田豫说服鲜于辅归顺曹操。曹操征召田豫为丞相府军谋掾,并重用他。田豫常年镇守北疆,和少数民族作战。

想当年,公孙瓒便多次大破北方游牧民族,在北方有一定的威望,现在田豫继承了公孙瓒的作风。他曾带兵斩骨进、破轲比能,稳定北疆。嘉平四年(252年),82岁的田豫去世,他的儿子田彭祖继承了爵位。

曹魏托孤重臣:陈群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陈群提出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并参与制定了曹魏律法《魏律》。陈群出身魏晋时期的望族“颍川陈氏”,他的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


在魏文帝曹丕时期,陈群受到重用,参与朝政,颇有建树。曹丕临终前,指定了四个辅政大臣,其中就有陈群,另外三个是曹真、司马懿、曹休。可知陈群能和曹真、司马懿平起平坐,位高权重。曹叡即位后,封陈群为司空、录尚书事,颍阴侯。公元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是曹魏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他最开始跟随的主公却是刘备。

兴平元年(194年),刘备为豫州刺史,任命陈群为别驾。徐州牧陶谦病死,徐州老百姓感恩刘备曾拯救徐州于水火之中,迎奉刘备。刘备看到徐州老百姓如此爱戴自己,准备前往。陈群对刘备说道:“袁术僭越称帝,兵强马壮,如果他现在攻打徐州,您就会和袁术发生无休止的争斗。最可怕的是吕布虎视眈眈,可能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


陈群劝诫刘备谨慎行事,别被眼前的小利益蒙蔽了眼睛,得不偿失。然而,刘备极度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没有听从陈群的劝诫,执意东进徐州。刘备来到徐州,不可避免与袁术发生了大战。

吕布看到刘备与袁术征战,想到有机可乘,与袁术夹攻刘备军队,奇袭下邳,最终大破刘备。这时候,刘备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可是为时已晚。陈群也离开了刘备,在吕布败亡后,陈群归顺了曹操。

《三国志》中记载: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


一言不发:徐庶

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徐庶是刘备帐下首席谋士,为刘备多次出谋划策,受到重用。徐庶在刘备跟前多次力荐,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复兴汉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恰逢刘表病死,接任的刘琮归顺曹操。依附荆州的刘备不得不再次逃亡。

这次,刘备逃亡之路异常艰辛,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逃亡的,而是拖家带口,还有十余万军民。在当阳长坂坡,刘备十余万军民被曹操的五千虎豹骑追上,展开了一场血战。这一战,刘备损失惨重,孤身一人逃走,将老婆孩子都丢在了乱军之中。


幸好赵云返回曹军,救出甘夫人及小阿斗。然而,徐庶的老母亲却被曹军所掳。徐庶是三国最大的孝子为了保全母亲,在“忠”与“孝”之间,选择了“孝”,毅然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正史上,徐庶进入曹营之后,泯然于众人,只是一个普通官员。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的时候,听闻自己的好朋友徐庶与石韬只是郡守的官职,感叹道:“曹魏的人才到底有多少啊,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这两个安邦兴国的人才呢?” 几年后,徐庶病死,结束了一生。




13076781166入川之后,刘备错失了哪三位忠臣?
任郝陶答:刘璋投降后,郑度隐世不仕,与张任一样“忠臣不仕二主”,所以终其世不效命于刘备,因此,刘备也错过,这个谋略媲美法正的存在。第三:王累 王累,广汉人,刘璋的部下,益州从事,也是一位对刘璋死忠的大臣,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多次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被听从,最后曾倒悬于...

13076781166蜀汉的刘备错失过很多人才,这些人都是何结局?
任郝陶答:众所周知,刘备的身边走前曾有过很多其它意思,但是这些人最后由于其他的原因去投奔到了其他的阵营,现在要说刘备最后悔没能留住的,应该就是陈群了,这个人的能力最为高超,成就也非常高!陈群是一个出生于官宦家庭的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官员,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有很良...

13076781166刘备错过的人才是谁
任郝陶答:在用人方面,刘皇叔比诸葛亮要知人善用得多,可刘备的最大失误点就在于,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却忽视了一位更加重要的绝世高人!1、龙凤之师司马徽 那就是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先生,颍川阳翟人。他是东汉末年的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最主要的是他交友广泛,为人清雅淡泊,颇有识人之...

13076781166蜀汉错过哪些人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任郝陶答:历史上蜀汉的确错失过很多人才,这些英才也许不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可这些人才的确是不可多得!第一、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刘备起初投奔公孙瓒,此时的田豫年纪还尚小,却托身于刘备营下。刘备非常的器重他,让他随其左右。任豫州刺史时,田豫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乡,刘备一把鼻涕一把泪和他...

13076781166刘备一生中错过的三位大将,庞德最可惜,田豫因母亲“抛弃”刘备
任郝陶答:个个令他倍感遗憾!在介绍这三位上将的时候,我们需要事先声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错失这些人才,并不是指刘备在这三位上将明确透露出要归顺他的时候当面拒绝了对方,而属实是在某些情形下,刘备本身都还不知道对方有归顺他的心思。既然如斯,他又怎么还能做到对对方礼贤下士呢?所以,固然刘备错失这三...

13076781166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却错过这三个人 他们到底是谁
任郝陶答:但是!刘备虽然抓住了很多人才,也失之交臂了3位大才,这3人最后到了孙权、曹操的阵营里,成为了刘备兴复汉室的障碍。刘备 第一位是太史慈。很多人可能纳闷,刘备还和太史慈见过面?那是当然的。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太史慈曾经受过孔融的恩惠,太史慈不顾性命,前往城中帮助孔融,还主动请缨出城去请求...

13076781166刘备遗憾错失的三大帅才,留一人是否会改变蜀汉命运?
任郝陶答:实在没有什么能够挽留他的理由。试想一下,若是徐庶能一直被刘备所用的话,蜀汉的整个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能多一个像徐庶这样的人才,对蜀汉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只能说刘备没有这么好的命,接连错失了这样三位极为难得的人才,若是有他们在的话,刘备最终能够问鼎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13076781166刘备错失的哪位人才,后来威震曹魏北疆?
任郝陶答:下一片基业的枭雄,在开创其事业的路途上堪称是最惨的,前半生就是在颠沛流离,后期也是命好,在荆州一下子就起势了,但是他的前期就是一个字跑,经常扔下妻子儿女,还有部属,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原本是刘备的能人,最终在别人那里发光发热,其中之一就是田豫,田豫常年驻守曹魏的北疆,是难得的谋士型将领,可惜刘备没能得到...

13076781166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错过了哪些谋士?他们是何归宿?
任郝陶答:群臣都拍手庆贺,袁涣因为自己曾经被刘备举荐为吏,从而不愿意表达庆贺的态度。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过程中,刘备错失了陈群、徐庶、陈登、袁涣这四位谋士,而就四位谋士来说,最终都被曹操所用。换而言之,曹操正是因为聚集了众多人才,得以成为汉末三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

13076781166三国中刘备遗憾错过了哪些大将,他们后来有什么事迹?
任郝陶答: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有着“主角”光环的刘备,在涿郡起兵之后,前半期大部分是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据点,文不过简雍、糜竺之辈,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等几员,完全不成气候,由于居无定所,长期没有属于自己固定的地盘导致刘备早期错过很多人才,其中有六大杰出的名将,他们到底是谁呢...


(编辑:毋尚胃)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