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为: 147N+ 42He→ 178O+ 11H.已知氮核质量为mN=14.0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完成其核反应方程: 147N+ 42He→______

物理学家卢瑟福用该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该核反应方程是: 147N+ 42He→ 178O+ 11H.故答案为: 178O+ 11H.

A、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 94Be+ 42He→ 126C+ 10n,故A错误;B、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能量,故B正确;C、根据核反应方程书写规律,则有:211H+210n→ 42He,因此质量亏损为△m=2m1+2m2-m3,根据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能量为(2m1+2m2-m3)c2,故C正确;D、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的,故D错误;故选:BC.

(1)、这一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mN+mHe-mO-mp=14.00753+4.00387-17.00454-1.00815=-0.00129u
由质能方程,则有△E=△m c2=-0.00129×931=-1.20MeV
故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20Me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则有:mHe v0=mH vH+mOvO
又:vO:vH=1:5
解得:vO=1.8×106m/s
答:(1)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相应的能量变化为1.20MeV;
(2)氧核的速度大小1.8×106m/s.


17369469318质子、中子是谁发现的 核反应方程分别是什么
咎通晏答:质子由卢瑟福1918年发现。尽管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但是,直到12年以后的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才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射线粒子轰击氮核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这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式:查德威克用α射线粒子轰击铍,这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 ...

17369469318最早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谁 首先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谁
咎通晏答:最早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欧内斯特·卢瑟福,他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人们称之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质子的发现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个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

17369469318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
咎通晏答: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

17369469318...几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现质子的装置是( ) A. B.
咎通晏答:原子内部结构图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注:位元即比特

17369469318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是?
咎通晏答: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

17369469318质子是由谁发现的他并提出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图
咎通晏答:如图所示是瑟福首先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夸构成的.故答案为:卢瑟福;电子;夸克.

17369469318居里夫人的实验过程
咎通晏答:其装置如图.这个装置共分三部分.实 验源:由放射源 R 放射出α粒子流.实验对象是一张极薄的金箔,作为α 粒子轰击的目标;实验效果显示装置是一闪烁屏 S,用以收集实验数据, 当一个α粒子打在屏 S 上时,屏上就发出一个脉冲,荧光屏 S 与放大镜 M 组合在一起,可以调节不同的角度,对被散射的α粒子进行观察....


(编辑:林垂黄)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