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悟空人物绰号、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情节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孙悟空的性格品质主要事例和学到了什么

一、人物绰号

1、美猴王:孙悟空在水帘洞称王时被众猴尊称为美猴王。

2、弼马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34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

3、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差使,就一气之下回了家,自封为"齐天大圣"。

4、斗战圣佛:孙悟空在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圣佛。

二、性格特点

本领超群,善恶分明,忌恶如仇。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魔诡计,不被妖精的外表所迷惑,勇于降妖伏魔,毫不留情。不畏强权。

三、主要事迹及情节

1、大闹天宫

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扩展资料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

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日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孙悟空的形象一直难脱京剧表演的根。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为加害唐僧,先变成美女妇,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遭悟空棒打,但她使出解尸法的手段,真身逃脱,猪八戒搬弄口舌,唐山藏念紧箍咒惩罚悟空;妖精再变老婆婆,孙悟空再打,妖精元神又逃,而悟空再次受紧箍咒折磨。
妖精三变老公公,孙悟空经过思想斗争,决心除妖,在众神的照应下,最终打死白骨精。为此,唐僧深恨孙悟空不听教诲,恣意行凶,坚决将他赶走。孙悟空嘱托沙僧保护师父,自己驾云回到花果山。
性格特点:除恶务尽,英勇善战 ,机智勇敢, 坚持正义, 仁义忠诚,敢作敢为,身手不凡,斩妖除魔。

扩展资料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悟空

一、人物绰号

1、美猴王:孙悟空在水帘洞称王时被众猴尊称为美猴王。

2、弼马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

3、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差使,就一气之下回了家,自封为"齐天大圣"。

4、斗战圣佛:孙悟空在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圣佛。

二、性格特点

本领超群,善恶分明,忌恶如仇。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魔诡计,不被妖精的外表所迷惑,勇于降妖伏魔,毫不留情。不畏强权。

三、主要事迹及情节

1、大闹天宫

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扩展资料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

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日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孙悟空的形象一直难脱京剧表演的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悟空



一、绰号及性格

别名:孙行者、心猿、金公、斗战胜佛。性格特点: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疾恶如仇、是非分明。

二、主要事迹

1、龙宫寻宝:孙悟空自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龙王赠予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作为披挂。龙王怀恨在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

2、大闹天宫:孙悟空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关于他和世上的猴子猴孙的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是在养马,大怒,打出南天门。

3、西天取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观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孙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孙悟空的手段。

4、斩妖除魔:在白虎岭,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孙悟空识破,将白骨精打死。猪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孙悟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施法杀死捕猎的千余人马,到四海龙王处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重振花果山。[24] 

5、得成正果: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孙悟空因功劳极大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扩展资料: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悟空



别名:孙行者、心猿、金公、斗战胜佛

性格特点: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疾恶如仇、是非分明
道与魔不两立,出乎道即入乎魔。彼心猿当日之在花果山水帘洞,固居然一魔耳。幸而归正三藏,身心合而为一,然后化魔而成道。

主要事迹及情节
猴王出世
孙悟空出生于娑婆世界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但仙石并非毫无来历,处于十洲三岛的祖脉上,其高围按二十四气,其上窍孔对应九宫八卦。一天仙石迸裂,产一石卵, 经风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后,眼里冒出两道神光,射冲斗府,惊动的天上的玉皇大帝。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拜师学艺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乐天真,过了三四百年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地煞变化术(即七十二般变化)的变化和筋斗云等,其用时二十年。后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

龙宫寻宝
孙悟空自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得一口大刀,又从傲来国内以法力得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龙王赠予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作为披挂。龙王怀恨在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孙悟空在此时正兴旺发达、广交朋友,结拜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结拜为七兄弟。

大闹天宫
孙悟空在第342岁时,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关于他和世上的猴子猴孙的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是在养马,大怒,打出南天门。回花果山时,两个独角鬼王前来投奔,建议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反下天宫,命托塔天王李靖派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天庭封孙悟空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并掌管蟠桃园。不料孙悟空桀骜不驯,反而偷吃蟠桃、偷喝仙酒、偷吃仙丹并扰乱蟠桃盛宴,玉帝震怒,命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带十八架天罗地网,去擒此妖猴,孙悟空打败九曜恶星,五个天王、哪吒三太子,使分身术战胜十万天兵,因为此战,孙悟空名扬天下。
前来赴蟠桃宴的观音菩萨先让弟子惠岸行者助战,惠岸不敌孙悟空,与李靖返回天庭求助。观音菩萨见孙悟空见孙悟空神通广大,推荐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去拿孙悟空。二郎神率部来到花果山,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高下,随后二人均变化法相,大显神通。梅山六兄弟趁花果山后方空虚,放火烧山,孙悟空无心恋战,变化逃走,与二郎神大赌变化,经过一天苦战,观音欲用净瓶助二郎神擒拿孙悟空,被太上老君阻止,换金刚琢丢下,另外腿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了一口,于是被擒拿。
孙悟空被擒,到斩妖台问斩,因先前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成金刚之躯[9] ,所以多种刑罚均无效,最后被太上老君带到兜率宫冶炼七七四十九天,然而适得其反让悟空练成一双火眼金睛。于是孙悟空蹬倒火炉,大闹天宫,使用金箍棒东打西敌,一时间无一神可挡。直至打到通明殿,与王灵官战到一处,佑圣真君派遣三十六员雷将围困孙悟空,正在争斗时,如来佛祖出现,孙悟空斗法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

西天取经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六名强盗(一说为孙悟空的六意),唐僧数落,孙悟空一怒离去,观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苏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孙悟空的手段。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孙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孙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黑熊精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熊精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高太公女儿高翠兰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孙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因调戏霓裳仙子(属于嫦娥中的一员,《西游记》中“嫦娥”是对月府所有仙女的称呼。并非民间传说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黄风岭遇到黄风怪刮三昧神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孙悟空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斩妖除魔
在白虎岭,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孙悟空识破,将白骨精打死。猪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孙悟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施法杀死捕猎的千余人马,到四海龙王处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重振花果山。
在黑松林,唐僧被被黄袍怪拿住。幸得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相救,百花羞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猪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猪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孙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
乌鸡国国王因不敬文殊菩萨被狮猁怪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联合乌鸡国太子揭露假国王的真面目,狮猁怪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因火眼金睛怕烟,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鼍龙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鲤鱼修炼成精,自称灵感大王,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孙悟空和猪八戒变作童子,打退灵感大王。灵感大王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菩萨赶来,把灵感大王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金箍棒被收,请来火德真君、李靖、天兵天将、邓辛天君、黄河水伯、十八罗汉等,都被青牛精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猪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孙悟空击败如意真仙,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女儿国国王正欲招唐僧做夫婿,孙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精摄去。孙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蝎子精现了原形,死在坡前。
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观音、唐僧、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祖处,才被如来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孙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灵山做童子,不肯借,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借各路神佛的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
在祭赛国,师徒扫塔辨奇冤枉,在二郎神和梅山七圣的相助下,孙悟空等荡平碧波潭,打死万圣龙王、万圣公主,击伤九头虫。在小雷音寺,弥勒佛坐下敲磬的童子趁弥勒佛不在家时,偷了金钹、人种袋两件宝贝,下界成精,号称黄眉大王。黄眉大王假设雷音寺诱使唐僧师徒上当,并把孙悟空扣在金钹里。又施展人种袋,将孙悟空请来的救兵二十八星宿、五大龙神、龟蛇二将、小张太子、四大神将收入袋子。紧急关头,弥勒佛笑呵呵踏云而来,教悟空诱使妖怪出洞,弥勒佛变成种瓜叟,让黄眉大王把悟空变成的西瓜吃进肚子,一时痛苦不已,百般求饶,终治服了黄眉大王,弥勒佛也趁机收回了人种袋子等宝物。在盘丝洞和黄花观,孙悟空大战蜘蛛精和蜈蚣精,在毗蓝婆菩萨的相助,降服妖魔。
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金翅大鹏雕霸占狮驼岭和狮驼国,势力庞大,孙悟空几经斗智斗勇,降服青毛狮子怪和黄牙老象,但不敌三魔联手,后听说唐僧被吃,无计可施之下到西天求如来解除紧箍咒,于是如来告知实情,带来诸佛、菩萨亲临狮驼国收服三魔。
比丘国国王被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孙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鼠精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几探无底洞,访知金鼻白鼠精是李靖的义女,上天庭告状,李靖、哪吒把白鼠精押回天曹发落。
灭法国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僧国。隐雾山南山大王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孙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头狮子所化。孙悟空至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九灵元圣。来到金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孙悟空请来四木禽星擒拿三怪,斩首示众。
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孙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孙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得成正果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上古燃灯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孙悟空因功劳极大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一,性格
1积极向上
你看他有时候打妖怪都跟玩似的,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师父的。
2嫉恶如仇,不用说
二,绰号
1弼马温
孙悟空以前在天宫当看马的。有些妖怪叫他弼马温,猪八戒有时也这么叫他
2齐天大圣(大圣)
孙悟空得知弼马温这个官低的没品级,气的回花果山,给自己封了“齐天大圣”这个官。土地、神仙(观音菩萨除外),都这么叫他。
3斗战圣佛
孙悟空成佛之后的名字
4美猴王
孙悟空在水帘洞的称呼,虽然有的时候小猴叫他“大圣爷爷”
三,主要事迹
1石猴出世
2大闹天宫
3三打白骨精
4取得真经

、美猴王:孙悟空在水帘洞称王时被众猴尊称为美猴王。

2、弼马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

3、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差使,就一气之下回了家,自封为"齐天大圣"。


18043232130孙悟空人物绰号、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情节
符斩苑答:一、绰号及性格 别名:孙行者、心猿、金公、斗战胜佛。性格特点: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疾恶如仇、是非分明。二、主要事迹 1、龙宫寻宝:孙悟空自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龙王赠予凤翅紫金冠、锁...

18043232130孙悟空人物绰号、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情节
符斩苑答:一、人物绰号 1. 美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称王时,被众猴尊称为美猴王。2. 弼马温:孙悟空在天宫任“弼马温”一职,负责看管天马,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3. 齐天大圣: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彰显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4. 斗战胜佛:取经成功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以表彰其战胜...

18043232130西游记的人物,外号,相关故事,性格特点,人物评价
符斩苑答:孙悟空,外号齐天大圣(自封)、弼马温(招安后)、行者(唐僧起的)、斗战胜佛(取经成功后封的),相关故事:学艺、闹龙宫地府、当弼马温、大闹天宫、被困五行山、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火烧盘丝洞、天竺国招亲、灵山取真经 ,性格特点:孙悟空生性...

18043232130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别称,性格,主要情节
符斩苑答: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

18043232130《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人物特点,绰号,两件相关事件。(字数尽量少...
符斩苑答:唐僧 吃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 愚笨 爱念紧箍咒 唐三藏 唐御弟 唐玄奘 金蝉子 三打白骨精时赶走悟空女儿国喝子母河水怀孕 孙悟空 聪明睿智 嫉恶如仇 对师傅衷心 孙行者 齐天大圣 大师兄 弼马温 猢狲 大闹天宫 三取芭蕉扇 真假美猴王 三打白骨精 猪八戒 贪色贪吃贪睡 笨 懒 猪...

18043232130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绰号的全部简介
符斩苑答:1、美猴王:孙悟空在水帘洞称王时被众猴尊称为美猴王。2、孙行者:因为要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所以称为行者。3、弼马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4、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

18043232130西游记人物介绍 西游记里面主要人物,考试常考的介绍, 介绍他们的外貌特 ...
符斩苑答:西海龙王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龙王告他忤逆,被贬蛇盘山鹰愁涧,经观音菩萨点化等候唐僧。因吃了唐僧的白马,后变化白马。修成正果后被佛祖封为“八部天龙马”,跳入化龙池中,长出鳞角,飞起盘在擎天华表柱上。其主要事迹为三十回斗魔,劝八戒寻悟空。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

18043232130孙悟空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符斩苑答:美猴王大闹天宫 2、孙悟空拜师战熊怪 3、收服八戒黄风岭 4、流沙河收服沙僧 5、五庄观偷吃人参果 6、悟空三打白骨精 7、平顶山智斗金角银角大王 8、乌鸡国真假国王 9、降伏纵火红孩儿 10、车迟国三仙斗法 11、大战通天河鱼怪 12、降伏独角兕大王 13、女儿国琵琶洞 14、真假美猴王 15、火焰山借芭蕉扇...

18043232130孙悟空的人物简介50字
符斩苑答: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由石头孕育而生,手持如意金箍棒,拥有火眼金睛和筋斗云。他个性顽皮,勇敢无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孙悟空,又称美猴王,是《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他聪明机智,武艺高强,曾大闹天宫,后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加入唐僧取经团队后,他始终忠诚勇敢,成为团队的守护者。 孙悟空是...

18043232130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及事例是什么?
符斩苑答:一、唐僧 性格特点:唐僧不畏艰险、严守戒律、立场坚定,但有时昏庸顽固、是非不分。唐僧事例:在取经团队中,从武力值看,唐僧手无缚鸡之力,时常被各种妖怪捉去,是需要三位徒弟奋力保护的弱者。作为师傅,他对团队的主要贡献是在漫长的旅途中稳定军心,团结众人,坚定前往西天的意志。二、孙悟空 性格...


(编辑:庞物左)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