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那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匠心独运的结构

一、 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犹如金线串珠

《醉翁亭记》虽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上,看似散,实则散而不乱,散中有神。文章围绕一个“乐”字着墨,“乐”是体现全文内在的文眼,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作者手中的一条金线。

文章先从醉翁饮宴引出一个“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饮酒微醉已含一点“乐”意,而作者又巧妙地将赏山水的乐趣寄寓其中。“乐”的内容用一种“乐”的形式来表现。醉翁心目中的山水之乐,隐含两层涵义:一是从秀丽的自然景色中引发的乐,一是从太守与滁州人共享这一美景而产生的乐趣。两种乐趣在太守的情怀中融为一体。

接着在第二段,作者将“山水之乐”具体化,以绚丽的笔触描绘琅琊山早晚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程度,意在强调这里的山水是值得玩赏游乐的。段末从朝暮、四时的角度来小结一日之景和四时之景,并以“乐以无穷”作主观感受的总概括,这一无穷之“乐”,呼应首段的“山水之乐”,并引出下段对“人之乐”的记叙。

第三段分四个层次先后描绘了“滁人游山图”、“太守筵席图”、“宾客欢饮图”和“太守醉酒图”。一个“游”字,一个“宴”字,一个“欢”字和一个“醉”字,就是“乐以无穷也”的具体生动的体现。

最后一段将太守之乐、宾客之乐和游禽之乐结合起来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先以禽鸟之乐来衬托众人之乐,再以众人之乐来衬托太守之乐:鸟乐不如人乐,人乐不如太守乐,逐层递进,归于一点,突出太守之乐不同寻常,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一个“乐”字概括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整篇文章没有一层不含乐意,没有一段不为突出主题而写乐意。一个“乐”字将全文的各个段落、各个层次的文字贯穿起来,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

二、逐层缩小记叙范围,突出中心景物和人物

《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此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点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和五光十色的琅琊风貌,可谓苦心经营。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作者下了一番心思。不径直言之,先从勾勒醉翁亭所处的大环境着笔,采用“剥笋法”逐层缩小叙述范围,由“环滁皆山也”缩小到“西南诸峰”,由“西南诸峰”缩小到“深秀琅琊山”,再由“深秀琅琊山”缩小到“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又由酿泉缩小到“翼然临于泉上”的一个亭。作者所敷设的这五个层次,不是用墨均衡、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前一层环境包含后一层或几层环境,层层相衔,每一层的环境描写都抓住了各自的景色特征,而这种景色又是一层胜过一层的,暗示醉翁亭座落在滁州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作者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逐层脱卸,逐步收缩,突出全文的中心景物醉翁亭,点出太守醉心山水,与民同乐的主要场所。作者也同样用逐步缩小记叙范围的手法,使文章的中心人物在篇中占据突出的位置。作者先总写滁人畅游琅琊山的热闹景象,然后将范围缩小到太守的酒席上来,接着专写酒席上宾客的欢饮,最后才把全部笔墨集中到太守一个人身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饮少辄醉”,推出太守在欢悦的人群中颓然而醉的特写镜头。这样,太守之乐就在如此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倒颠峰,更能突出作品主人翁特有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众人的欢乐就是我太守感受的欢乐,我太守感受的欢乐已经融化到众人的欢乐之中。

三、 呼应有方,层层相因

前面设伏,后面显豁,是本文结构的又一特色。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而太守名谁呢?却不表述,这里蛰设伏笔,犹如悬念,引人就读。直到文末,“太守”已出现九次,方才显出端倪:“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就收到首尾呼应的效果。还有“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已高,又放情于山水,太守之醉就有了着落。处处注意照应的同时,本文的句与句、层次与层次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日出”两句和“野花”四句内含因果:由“日出”归结出“林霏开”,由“云归”归结出“岩穴瞑”,由“野芳发”归结出“幽香”,由“佳木秀”归结出“繁阴”,由“风高”归结出“霜洁”,由“水落”归结出“石出”。

总之,前半句是因,后半句是果。“日出”两句用“晦明”和“朝暮”作结,“野花”四句用“山间之四时也”作结。“而乐亦无穷也”则从感情色彩上对全段做了总结。琅琊山的早晚,四时之景已成为“乐亦无穷也”的依据。再看,“夕阳在山”是人影散乱的原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结果;“树林阴翳”是“鸣声上下”的原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是结果。可见,无论从谋篇布局的大处看还是从层层交错的小处看,《醉翁亭记》的结构都显得严谨周密、上下贯通、浑然天成。


15814913474阳修在北宋的散文创作上有哪些贡献?
扶枯彼答: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从柳开、穆修到石介,复古主义的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完全把文学看作道统之附庸的倾向。欧阳修则与之不同,他...

15814913474六一居士是欧阳修阳修的什么称呼
扶枯彼答: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欧阳修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卓越的文学家、政治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欧阳修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创作了大量诗文,影响十分深远。

15814913474六一居士是欧阳修阳修的什么称呼
扶枯彼答: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的自号。他的《六一居士传》中解释此号由来: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

15814913474阳修之死里的阳修是宋代欧阳修吗?
扶枯彼答:不是,阳修是三国的,欧阳修是宋朝,差的千年,欧阳修是姓欧阳,和阳修没有任何的关系

15814913474带阳字的网名
扶枯彼答:迤阳、阳修。1、迤阳(yǐyáng),迤意为往某方向延伸,同时也指曲折绵延的样子,用作网名意指坚强、有毅力之义。2、阳修(yángxiū),用作网名意勤奋、好学、智慧、脚踏实地、出类拔萃之义。

15814913474欧阳定稿的翻译,开头是欧公文亦多是修道妙处找不到啊!
扶枯彼答:译文释义:欧(阳修)公的文章,也多是(通过不断)修改(才达)到妙处的。不久前有人买到了他的《醉翁亭记》原稿,(原稿开头)最早是写的是“滁州四面有山……”,总共有数十字,最后改定的时候只有“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而已。这段话,是通过欧阳修对《醉翁亭记》开头的修改过程,说明文章不...

15814913474修阳修的朝代那国人
扶枯彼答:欧阳修是南宋人,做过兵部尚书请采纳

15814913474阳配什么字最好听,带阳字的男孩名字寓意
扶枯彼答:用于人名:形容人开朗、阳光、积极向上、生机盎然。 带阳字寓意好的男孩名字 以阳开头的男孩名字 阳程、阳铭、阳舒、阳晖、阳灿、阳江、阳修、阳清 阳波、阳东、阳光、阳贤、阳曦、阳凡、阳宗、阳懿 阳刚、阳成、阳州、阳楠、阳俊、阳荣、阳福、阳升 阳嘉、阳全、阳华、...

15814913474欧阳修勤学的译文
扶枯彼答:释义: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抄写还没完成,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原文:...

15814913474欧阳姓的历史发展
扶枯彼答:“画荻’’堂号阳修。欧阳修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母亲以地作纸,用荻当笔,教子识字。后来官进翰林院侍读,与宋祁等同修《新唐书》,又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后人遂以“画荻”怀念先人,以此为堂号。 四言望出渤海;姓启欧余:全联典指欧阳氏的...


(编辑:薛殷宙)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