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量不足( )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量不足50克。

由于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遣策”(就是墓葬清单),所以马王堆的文物名字基本遵从以下三个系统:

系统一:按照古代服饰命名规则定名;

系统二:参考遣策或记载中当时的名字;

系统三:由于第二种方法会有理解障碍,所以也会参考第一条做调整。

在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报告里,明确写了出土襌衣文物的得名来源并非是遣策,而是《说文》与《释名》里关于“襌”和“襌衣”的内容。《说文解字》:“襌,衣不重。”《释名》:“襌衣,言无里也。褠,襌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宜形如沟也。”

由于出土襌衣采用的是平纹、稀疏、有规则孔洞的面料,所以称为“素纱”。于是,两项结合起来,文物就被称为“素纱襌衣”了,报告里直接简称为“素纱单衣”。

这里需要留意的是,马王堆一号汉墓对于平纹织物只区分了“绢”和“纱”,后者有明显孔洞,而没有采用遣策里提到过的“缣”和《汉书》里提到的“纨”,是因为这两者无法区分。

之所以采用文献参考而没有遵从遣策而定名,是因为马王堆虽然出土了遣策,但是遣策和实际出土的文物并不能一一对应(当然,大部分还是符合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遣策可能有夸大,另一方面是有些东西可能不需要写在遣策上,还有一方面是有文物存在腐朽散失的可能性。

那么报告里明明是“单衣”,为什么后来大家又写作了“襌衣”呢?这是因为马王堆三号墓(一号墓的墓主人是利苍的妻子辛追,三号墓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的遣策。

三号墓的衣衾虽然腐朽严重,但是遣策却较为详尽,出现了许多有关“襌衣”的内容,涉及帛、绪、绮等多种材质,白、霜、青、绀等多种色彩。可见“襌衣”是当时比较常见的服饰种类。

由于“襌”字不是一个常用字,左边的“衤”和“礻”很容易弄混,所以就很容易误认为是一个“禅”字。此外还有一个“褝”字跟着捣乱,不过它是日本汉字,其实对应的就是汉字里的“禅”。然而在马王堆的西汉,作为佛教术语的“禅”可能还没出现呢。





(编辑:简霄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