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伦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伦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其西方历史十分悠久,其源头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诗与神话中考究。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伦理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本着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人类永无止境地追求一种能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至善”法则的哲学智慧。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人文科学,伦理学亦称“道德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既探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规范的方法、途径,又从哲学认识论的普遍一般中研究人类道德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问题。伦理始终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人们观念中由思辩把握的伦理,另一种是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如伦理关系、伦理现象、伦理生活等。伦理现象总是与其他的社会现象浑然一体、无法分离。伦理与法律、政治一样,是主体从文化属性与文化功能的角度在主观思辩中进行的抽象。相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由历史积淀形成的真、善、美三大领域,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伦理学
ethics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
伦理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人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人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伦理学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将不断提高。

楼主,我建议您可以登以下网址,里面有最详细完备的资料供您参考,小生略作铺垫

伦理学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其西方历史十分悠久,其源头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诗与神话中考究。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伦理学分类
希腊罗马伦理学
早期阶段:毕达格拉派——苏格拉底派
中期阶段:苏格拉底派——亚里斯多德派
晚期阶段:亚里斯多德派——基督教神学兴起
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
前期阶段: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相应于教父哲学
中期阶段:以阿奎那代表,相应于经院哲学
后期阶段:以培根、司各特等人为代表,相应于异端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伦理学
第一部分:人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以瓦拉与蒙田等人为代表
第二部分:宗教改革的伦理思想,以加尔文为代表
第三部分:政治的伦理学,以马基雅维利等人为代表
近代伦理学
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休谟等
17-18世纪,欧陆理性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斯宾诺莎等
18世纪,法国启蒙派伦理学,代表人物:伏尔泰等
18-19世纪,德国学院派伦理学,代表人物:康德与黑格尔等
18-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边沁与西基维克等
19世纪,英国进化论伦理学,代表人物:史宾塞与赫胥黎等
19世纪后期,德国新康德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李凯儿等
19世纪后期,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格林等
过渡时期伦理学
非理性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克尔凯郭儿、叔本华与尼采等
现代伦理学
分析伦理学(又称:元伦理学),代表人物:摩尔
现象伦理学,代表人物:胡塞尔
实用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杜威
情感主义伦理学
存在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沙特等
精神分析伦理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等
人格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霍金等
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马里坦等
新正教派伦理学,代表人物:巴尔特等
语言分析伦理学,代表人物:图尔敏等
道德发生伦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等
人本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等
新行为主义心理伦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

伦理学(ethics)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 、习惯 、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

伦理学(ethics)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 、习惯 、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磊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兴起。本教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

目录
导论
一 伦理学界说
二 伦理学对象
三 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学科分类
上卷 无伦理学
第一章 无伦理范畴:“应该”的范畴体系
导言
一 价值
二 善
三 应该与正当
四 事实
第二章 元伦理确证:“应该”的存在本性
一 “应该”的存在本质
二 应该的存在结构
三 应该的存在性质
四 关于应该存在本性的理论
第三章 元伦理确证:“应该”的产生和推导过程
一 “应该”的本体论的产生和推导过程
二 “应该”的认识论的产生和推导过程
三 “应该”的真理论产生和推导过程
四 “应该”的规范论的产生和推导过程
五 关于“应该”的产生和推导理论
中卷 规范伦理学
第一篇 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
第四章 道德本性
一 道德界说
二 道德结构
三 道德的类型
四 关于道德本性的理论
第五章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一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道德共同体看
二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社会道德需要看
三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个人道德需要看
四 道德起源和目的之理论
第六章 道德终极标准
一 道德终权标准体系
二 道德终级标准性质
三 道德终极标准理论
第二篇 道德价值实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
第七章 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
导论 两种人性概念
一 伦理行为概念
二 爱与恨:一切伦理行为之动因
三 目的利人与目的害人行为之动因
四 目的害已与目的的利已行为之动因
五 心理利已主义:一种关于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的理论
第三篇 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
第八章 善:道德总原则
第九章 公正:社会治理的最重要道德原则
第十章 人道:社会治理的最完美道德原则
第十一章 幸福:善待自己的普遍原则
第十二章 贵生:善待自己的根本原则
第十三章 道德规则
下卷 美德伦理学
第十四章 良心与名誉
第十五章 口德
后记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和心学
莘货珊答: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

13033872719理学的通俗理解
莘货珊答:理学是指研究自然规律和普遍性现象的学问,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他还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
莘货珊答:,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研究内容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还有“经世致用”和“格物致之”分别...
莘货珊答: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还有“经世致用”和“格物致之”分别...
莘货珊答:理学是融合儒、释、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可以说,宋明理学对汉代以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新的反省,并通过这种反省致力于儒学的复兴。理学直接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同时理学...

13033872719理学是什么
莘货珊答: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程颢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包括哪些专业?
莘货珊答:理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学科门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等专业。理学解释:理学,中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学科门类,是研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差或律的科学。理学研究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

13033872719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莘货珊答: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背景: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时期佛教徒提出佛为正,儒道为邪教,三教归佛,又称“三教合一,隋朝时期...

13033872719到底啥是理学?什么是理学中的“气”?什么是“理”?我为啥就理解不了这些...
莘货珊答:“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以理解为人和万物,理学中有种观点叫做“理在气先”,字面解释就是“理”在“气”的前面,就是先有“理”而后有“气”,也就是说,是先有了客观规律之后才有了遵循规律运动的物体,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理气论”是一种完整,思辨的思想体系,并所形成的一...

13033872719理学是什么哲学?为什么?
莘货珊答:理 :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另一种则是由南宋陆九渊和明中期的王守仁两种思想相统筹起来合称的陆王心学。即认为理(心)在人本身,即是一种人的主观精神,由此,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编辑:堵泥鸣)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