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集中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日的经营成果,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1、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
2、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二、计算口径不同。
1、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
2、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三、成本内涵不同。
1、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
2、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
四、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
1、会计利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
2、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百度百科——经济利润

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区别:  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财富的增加;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  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可以完整反映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会计收益更强调经营活动,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3.经济收益更强调资本保全,原资本(期初资本)必须得到保全,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  4.经济收益的计量按照“期本净资产一期初净资产”的模式进行,只与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有关,不会因为会计核算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会计收益的计量则根据“收入一费用”的模式进行,因采用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而不同。  5.经济收益的计量结果从属于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计价,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人为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会计收益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很多地方需要估计和判断,从而使会计收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成分,调整的弹性较大。

对。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利润表里的项目,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是根据“收-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

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

扩展资料:

利润表编制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计算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损益)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5、计算利润总额。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6、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是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表



不对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集中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利润反映是期间数。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时点数。

不对,
应该是:收入、费用和利润是集中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它是时期数不是时点数。

肯定是不对的,只能说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no,一定时日的经营状况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科目。
利润表中的收入 费用 利润为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13756316379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衡莉终答:《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集中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集中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

13756316379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衡莉终答: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容所做的分类容。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会计要素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两种,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3756316379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关系
衡莉终答:收入费用利润三者关系:利润=收入-费用,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三大会计要素,利润表中各个具体项目正是三者的具体表现。宏观上,三...

13756316379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哪些
衡莉终答: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13756316379会计的基本要素
衡莉终答: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

13756316379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
衡莉终答: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1、收入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

13756316379反映经营成果要素有哪些
衡莉终答:会计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而会计的3大报表则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静态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动态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

13756316379财务三大报表的关系是什么?
衡莉终答: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因为,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而损益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两个不同时点之间就是一段时期,这两个时点的上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应该等于这段时期内未分配利润的增量。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取得收...

13756316379简述会计要素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衡莉终答:一、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界定和分类可以使财务会计系统更加科学严格,为...

13756316379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经营成果及资源的流动情况请判断正确吗...
衡莉终答: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主要反映企业在该时期内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而非某一时点的经营成果和资源的流动情况。与利润表不同的是,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


(编辑:宣纯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