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马哲题目答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跪求!!!马哲多选题答案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时空客观实在性的不变性和具体特性的可变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也是相对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物质质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点评:

易出辨析题,各种材料均把握一个规律,涉及的科学理论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2)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空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无限性原理告诉我们: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选择ABD

物质: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辩证法基本内核


简答。
1.李大钊。著作:《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
2.A.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的认识只有回归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B。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的认识只有回归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3.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有点决定的。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够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可以检验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4.A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它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B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确定作用。
C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的否定,相反,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的活动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同志,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5.主要代表包括:前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前捷克斯洛伐克制 “存在人类学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
6.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B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体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7.
8.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主要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B自然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
C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9.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
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10.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空着的是不记得的了,还是考研的时候背的东西,好多都忘记了。
先看着吧。对付对付考试。
不会的就编,大学老师,看你写了就给分了,不会很严的。空在那,老师想通融都没办法。

再说一句,你这分太不好拿了。。。。

标准答案!!!!!!!!!
绝对标准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B )。
A. 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
B. 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
C. 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
D. 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
满分:3 分
2.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绝对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满分:3 分
3. 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C )。
A. 形而上学
B. 诡辩论
C. 唯心主义
D. 二元论
满分:3 分
4.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
B.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C. 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
D.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满分:3 分
5.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 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 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C. 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
D. 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满分:3 分
6.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满分:3 分
7. 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 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B. 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C. 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D. 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满分:3 分
8.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B )。
A. 质量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辩证否定的方法
满分:3 分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
B. 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 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 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满分:3 分
10. 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满分:3 分
11. 认为世界是( C)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A. 客观自在的
B. 人的意识创造的
C. 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D. 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满分:3 分
12.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 运动构成联系
D. 联系构成运动
满分:3 分
13. 度是指(B )。
A.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
B. 质和量的统一
C. 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D. 事物的量变状态
满分:3 分
14. 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C )。
A. 唯物论的观点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物活论的观点
D. 唯意志论的观点
满分:3 分
15. 事物的质是指( C)。
A. 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 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 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
满分:3 分
16. 范畴( A)。
A.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B. 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C.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
D.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
满分:3 分
17. 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
B.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C. 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
D. 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满分:3 分
18.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 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 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 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 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满分:3 分
19.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 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C.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满分:3 分
20.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B )。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D. 二元论观点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CD )。
A. 心外无物
B. 世界统一于感觉
C. 理在事先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 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满分:4 分
2. 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CD)。
A.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B.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 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E.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满分:4 分
3. 当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时( AB)。
A. 矛盾双方的力量各有消长,但还没有易位
B. 事物表现为相对静止
C. 矛盾的主次双方已经易位
D.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任何变化
E. 矛盾双方绝对同一
满分:4 分
4.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BC)。
A. 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 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 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 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满分:4 分
5.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 ABDE)。
A. .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B.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 意识能够改变规律
D. 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自我抑制
E.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满分:4 分
6.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BC)。
A.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 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 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 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 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
满分:4 分
7. 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B )。
A. 物是感觉的复合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感觉是与外界隔离 的屏障
D. 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E.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满分:4 分
8. 扬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ABCD)。
A. 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B.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C. 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 变革和继承的统一
E.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满分:4 分
9. 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BD )。
A. 宇宙热寂说
B. 相对论
C. 唯能论
D. 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E. 牛顿力学
满分:4 分
10. 凡是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 ABC)。
A. 世界是可知的
B. 世界是统一的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 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满分:4 分

貌似跟我们学的不一样。。。没听过有困难。。。你还是表明地区吧


17264518344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庆翟答:【参考答案】1、认识的起点是(C )。A、社会存在 B、客观世界 C、感觉 D、表象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

17264518344请帮我分析一道马哲题和4个选项,关于认识论的。
张庆翟答:答案为{A} 题干“尽信书,不如无书”主要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理论也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行,重点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A}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强调“躬行”的重要性,而这就是实践;{B}谈及“无感性的理性则空”则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重点强调感性认识...

17264518344马哲的题目,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和选择的答案
张庆翟答:答案:B

17264518344马哲 多选题 谢谢大家啦
张庆翟答:标准答案:1ABDE , 2ABC,3ABCD 都是老掉牙的题目,题库里搜得到。第一题C选项错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它书本都有 第二题第三题纯粹书本概念

17264518344唉~有些马哲的选择题不是和明白,问问大家,谢谢解答。
张庆翟答:而A项是说意识的起源,C项是说意识的本质,D项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6。马哲是反对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选,也是反对模菱两可的态度的,因此B不能选 基本否定这个词似乎在马哲没见过,马克思也没说过基本否定,马克思的意思是历史是发展的,唯心主义在历史上确实有推动过社会的发展,...

17264518344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张庆翟答:【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②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17264518344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张庆翟答:【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

17264518344马哲的题目,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和选择的答案
张庆翟答:说明的道理是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所以这道题答案应该选C

17264518344马哲思考题: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_百度知 ...
张庆翟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是指成为市场交易对象的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劳动力,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即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本人。②劳动力...

17264518344马哲 论述题
张庆翟答:【答案】(1)这段论述体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两个表现:第一,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即当某种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改变以后,这种社会意识不会立即消灭,而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生作用。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庞柄乖)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