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胜战的定律,其实是哪六个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纵观中国5000年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三皇五帝到近代社会,一直争战不休,奇谋迭出,在此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军事理论和天才,其中最经典的是《孙子兵法》与孙武。

《孙子兵法》出现于春秋晚期,孙武面见吴王阖闾之前就已成书,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受到重视,无论传世文本还是考古发现,都没有此书记载,以至人们以为《孙子兵法》是一本伪书。但在山东银雀山汉墓中,考古专家挖出《孙子兵法》汉简,是国内最早的版本,证明孙武和此书的存在,也说明西汉初年《孙子兵法》已经流行。自汉朝起,《孙子兵法》就成了兵家经典,一直流传至今。

这本兵书虽然写于2000多年前,但书中军事思想却非常先进,一直为兵家奉为圭臬。其中,书中有一条胜战定律,几乎所有胜战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提炼起来只有六个字,即:“以正合,以奇胜”。

所谓奇,有战术奇和战略奇之别,两军酣战之际,突然一声炮响,一支奇兵从侧翼、或从后方杀出等,这是战术上的奇;断了敌人粮道,奇兵占领敌人战略要地等,这是战略上的奇。

我们不妨想一想古今胜战,长平之战白起派出数千骑兵断了赵军粮道,垓下之战韩信让人唱起楚国小曲,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粮仓,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军,魏灭蜀国邓艾奇兵出阴平小道等等,在“以正合”的同时,都有“奇”的谋略,最终奇正结合赢得胜利,这是古今胜战的基本打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空城计等,惊险环生,奇谋迭出,打的酣畅淋漓,胜的轻描淡写,但这只是演义小说,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一生行兵,可以用步步为营、谨小慎微来形容,鲜有敢于出奇的。

诸葛亮军事上的成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平定南中之战,即我们熟知的七擒孟获;二是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是六出祁山。平定南中之战,史书记载非常少,没有过多描述诸葛亮如何出兵的,但五次北伐却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第一次北伐奇正相合,诸葛亮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率领主力向祁山(今甘肃陇南礼县祁山堡)方向进攻,所向披靡,一时关中大震。然而,仅此而已。在此之后四次北伐,诸葛亮一直“以正合”,却无奇兵制胜。每次都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想与魏军决战而不得,最终无奈退兵、劳而无功。

这里还有一个公案,即“子午谷奇谋”案,魏延希望诸葛亮分给他五千精兵,带着五千人的口粮,沿着秦岭向东前进,到了子午谷折而向北,十天之内可以到长安,而镇守长安的是夏侯楙,魏延认为他没什么本事,只要魏延抵达长安,夏侯楙必然直接就吓跑了。一旦拿下长安,那么北伐就成功一小半。

但是,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蜀国和诸葛亮想要打破魏国战略封堵,复兴汉室,正面推进几乎没有希望,而子午谷之谋成功了会有一两成希望。因此,无论子午谷奇谋胜率有多低,诸葛亮都应该试一试,小成本博大胜,不试,就等于彻底放弃了胜利的希望。

归根到底,还是诸葛亮过于谨慎,学不会“以奇胜”,或者说不敢冒险,所以才有后世伟人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古今名人对诸葛亮评价很高,但老对手司马懿却一针见血,指出了诸葛亮的不足:“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权变),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19574062693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胜。
羊郑琰答: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附军形篇的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

19574062693219.尝试解读《孙子兵法》,3大核心思维,慎战慑战胜战
羊郑琰答:所以,兵可以千日不用,战不可一日无备。敢.战、能.战、胜.战,才可能慑止生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这一席话,引出了《孙子兵.法》一书最为核心的思维——胜战——先胜而后求战。现代战.争,首.战即决.战,必须首.战求胜,而且首.战必胜,才能确保决.战.决...

19574062693《孙子兵法》第二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要以战养战
羊郑琰答: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从战略和策略上取胜。战略上,速战速决,以快取胜。策略上,注重粮草的补给,能用敌人的财物增强自己,以战养战。“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意思是说:对夺得来的战车,要更换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车阵之中;对俘虏来的士卒,要给予善待和使用,就是所...

19574062693吴子兵法治兵中吴起在回答兵以何为胜时十分明确的断言以什么为生_百...
羊郑琰答:标准答案:治 《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吴子兵法》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

19574062693百战百胜的军事家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是什么
羊郑琰答: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全文如下:【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

19574062693孙子兵法有云:非必取不出众,非全胜不交兵,原是万举万当,一战而定。这...
羊郑琰答:首先澄清一下,这句话不是孙子兵法中的。意思是:不到一定能够夺取胜利不出动部队,不到获得全部胜利不进行作战。原则是采取举动一万次,要一万次妥当,万无一失,通过一次战争就决定胜败。

19574062693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出自孙子兵法中哪...
羊郑琰答: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是讲下棋的战略战术,出自于《棋经十三篇》。准确的译文应该是:善胜者不争:善于战胜对手的人并不在局部相争 善阵者不战:善于列阵的人并不在局部较量 善战者不败: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 善败者终胜:善于失败的人即使失败了最终也会取胜。...

19574062693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羊郑琰答: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该句出自《孙子兵法·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

19574062693《孙子兵法》中“其用战也胜”是什么意思
羊郑琰答: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意思是指用兵作战,宜速胜,拖延时间长久了就会士兵疲惫,锐气受挫伤。

19574062693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是什么?
羊郑琰答: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制胜之道指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百战百胜。2、出自:出自《孙子·谋攻》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


(编辑:詹媚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