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多罗密心经》全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8
般若多罗密心经,有谁知道原文吗?我想要梵文的啊.

梵文?去印度找吧

黄慧音梵唱http://music1.fjnet.com/attachment/wma/20090601/20090601174427_115.wma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 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陀,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 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扩展资料:

本文的主旨就是:明白真实的道理,迈向生命的圆满。

般若:(bo re)智慧。 

般若有几种: 

文字般若:文字,即经的字句,经里头的种种道理,全靠文字来叙述,来表达。但 是文字本身并不是真如本性。所以六祖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故禅宗有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性,见性成佛。” 

境界般若:又名观照般若。观就是观察,观察研究种种法的景象。照就是烛照,用 光明心去照见万象的义理。一切法和义理,如果不经过观察照见的功夫,又那里能 够彻底明白呢。

有境界,就有次第。如:“昨夜西风凋碧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实相般若:实相,就是真实相。实相无相,凡是真实的,都是没有形相的。所以金 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无相的,才是真实的。那么无相的究竟是什 么呢?就是自心的本体,如来藏心。

五蕴: 色、受、想、行、识五种。 

色:眼、耳、鼻、舌、身五根。 

受:领受。通过眼、耳、鼻、舌、身五根领受色、声、香、味、触五尘。 

想:转念头。由五根领受到五尘而产生出的种种妄心。 

行:急水上打球,念念不停留。一个接一个的乱念头时起时灭,没有停歇。 

识:就是分别。 分别那种种东西境界。 

由于有了这色、受、想、行、识五种蕴,积聚盘结在心头里,就使得人迷迷惑惑, 把原来的真实心,智慧光,一齐遮盖住了,这真心的清净光明,也就显露不出来了。

参考资料:般若般罗密多心经_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密心经

般若波罗密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舌、鼻、身、受,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棰,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语释
有一位菩萨,名字叫做观自在。当他从内心深处运用起解脱智慧的时候,渐渐地发现,原来组成我们身心的五蕴等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的。从而证知整日困扰我们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苦恼,乃至种种不幸都因其幻化不实而了无踪影。
于是他感慨地告诉佛的大****舍利弗说:“舍利弗啊,原来一切物质存在与虚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虚空与物质本来就毫无差别。换句话说,物质即是虚空,虚空既是物质。甚至于我们的受、想、行、识等内心活动也是一样,与虚空完全平等,毫无差别,本来就是一体的。
舍利弗,我们不妨把这个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与虚空平等共有的本质叫做诸法空相,这个名字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一切法,也就是一切存在,它的本来面目是无自性的空相。通过深入的解脱智慧的观照,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诸法空相不曾产生,也不会消亡;它不可能被染污,也谈不上清净;任何情况下它也不会增长,更不会减少。于是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从本质上来讲,这个虚空当中从来就不曾有过我们把它叫做色的那些物质;也从来就不曾有过我们把它叫做受、想、行、识的一切心理活动。
进一步来讲,我们身体的五根和我们的思维心从来就不曾有过;我们眼睛所观看到的形状、色彩和光线不曾有过;我们耳朵所听闻到的声音不曾有过;我们鼻子所嗅到的气味不曾有过;我们舌头所品尝到的味道不曾有过;我们皮肤所感触到的冷、暖、涩、滑不曾有过;乃至于我们意识当中所忆念、思考以及计划的一切都不曾有过。于是,所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识从来就不曾产生,它们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我们怎么能够把幻觉当做真实的存在呢?由此可知,整个世间法,包括一切物质和一切心灵,都只不过是一种犹如梦中的虚假存在而已。
在这个虚假的生死轮回当中,纵然我们努力地观照十二因缘,可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无明”的家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无始以来生死轮回的根本迷惑;更何况由无明而生起的“行”,也就是过去世我们因无明故身心迁流造做所形成的业;由行业的驱使而被迫前往投胎的“识”心;以及投胎之时,识心与父精母血相结合所形成的生命种子“名色”;名色在母胎当中逐渐生长发育成熟之后,形成的胎儿所具备的六根“六入”;胎儿出生之后,六根对外界的直接感受“触”;有了接触就必然会导致身心的感知——“受”;有了深刻的感受之后,就会产生“爱”的憎爱分别之心;有了贪爱就必然会采取种种方法去“取”得所爱的事物;这个取的过程则又造下了今生的业,即“有”;既然造下了今生的业,则必然导致来生的重新投胎“生”;乃至后世的生必将导致后世“老死”的结局。所有的这十二因缘都不过是一个假设而已,它们根本就不曾在在。当然,我们也根本不必要去通过什么修行把它们断尽。
同理,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和生死轮回当中,我们也不必去了解什么“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因为一切出世间的佛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而虚设的。既然已知生死轮回的虚幻,这些假设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这个时候,我们不必再去运用什么“般若波罗密”的解脱智慧,因为我们已经解脱,我们本来解脱!在解脱的人看来,所谓智慧,只是一个美妙的虚名;面对这个虚幻的世界,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竭力追求乃至拥有,因为所谓得失都只是一种假相而已。
正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得失之心,所以我们才得以超越现世物相而达成自己的觉悟;同时,我们也才具备了帮助众生觉悟的能力,以及不求回报的大慈大悲之心。这样的人,我们把他叫做菩提萨多,译为“自觉觉他的人”或“大心众生”,简称为“菩萨”。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于“般若波罗密多”这种解脱智慧已经运用纯熟的缘故,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一切法的空相本质,从而对它们了无牵挂之心。这个无牵挂指的是我们既不贪恋一切,也不厌恶一切。彻底没有了牵挂的缘故,我们不再因为失去任何东西而恐怖,甚至包括我们的身体、思想和生命。对这些现象过于认真与执着之情可以统称为颠倒梦想,而没有了牵挂与恐怖之后,我们也就彻底远离了这种颠倒梦想,于是我们便成就了究竟自在与解脱的大般涅槃,汉译为“大灭度”,灭一切烦恼,度一切苦厄。这时我们已经超越了身体、思想和生命,我们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但我们与虚空一样洒脱自在。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佛,都是由于修习并通达般若波罗密多这个解脱智慧法门的缘故,才得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修证已经圆满名为“无上”;泯灭了人、我、物的差别情执名为“正等”;明了一切而没有能明之心与所明之境的对待名为“正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般若波罗密多”这个法门实在是一个非常神妙的咒语,是一个具备广大智慧光明的咒语,更是一个最神圣乃至于无与伦比的咒语。这个“咒”的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法门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泯灭一切苦恼与苦难,虽然它的本质也是“诸法空相”,了不可得,可是它帮助我们解脱的这个作用却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我要告诉大家如何来持诵这个般若波罗密多咒,大家应该如下诵念: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个咒语不需要翻译,否则即失去了它的秘密功用。另外,真正实践“般若波罗密多”法门,不仅仅是持诵这最后一句咒语,正确的方法是,在没有外缘杂务牵挂和干扰的前提下,静心诵持整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适当思维和观想经文中的义理,也就是“随文入观”,但必须准备随时放弃这种思维和观想。当诵持和观想的功夫纯熟之后,终有一刻,我们心中的种种情执将冰销瓦解,我们也将从此踏上远离颠倒梦想的涅槃之路。


18349075283《多罗密心经》全文。!
阎齿阳答: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棰,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

18349075283求《般若波罗多密心经》全文!
阎齿阳答:般若波罗多密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

18349075283西游记里《多心经》
阎齿阳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 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

18349075283心经全文
阎齿阳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18349075283心经拼音全文 原文
阎齿阳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拼音全文如下:一、拼音 1、guānzìzàipúsà,xíngshēnbōrěbōluómìduōshí,zhàojiànwǔyùnjiēkōngdùyīqiēkǔè。shělìzǐ,sèbùyìkōng,kōngbùyìsè。sèjíshìkōng,kōngjíshìsè。shòuxiǎngxíngshí。2、yìfùrúshì。shělìzǐ,shìzhūfǎkōngxiāng,...

18349075283佛书说心经共有240个字,我数怎么有260多字,到底有多少个字?_百度知 ...
阎齿阳答:《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只有260字,在佛教界的地位即举足轻重。它摄取600卷《大般若经》心髓,讲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被认为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

18349075283《多罗密心经》全文。!
阎齿阳答:1. 观自在菩萨,在深入修行智慧时,洞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性,从而超越了所有的痛苦和困难。2. 舍利子,物质世界并非真实存在,空无和物质世界并无分别,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无,空无的本质就是物质世界。3. 舍利子,一切法都是空性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此,在空性中,没有物质现象...

18349075283《般若菠萝密多心经》
阎齿阳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宋施护法师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

18349075283藏文和梵文版的波若波罗密心经
阎齿阳答:提供一个“悉昙古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手书版...http://www.siddham.cn/yuan1/mantra/g_mantra_heart2.html

18349075283心经全文及译文
阎齿阳答:心经全文如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编辑:温固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