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黎氏家族历史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黎氏的祖先是谁?

丰舒。
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
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

扩展资料:
黎姓,是黎国直系后裔。它作为中国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2位,普遍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江西、香港一带。
在商王朝时期,尧的裔孙大由就被分封于古滁黎,其族被称为“滁黎”、“黎方”。到殷商晚期,大由的后裔传承之国被称为黎侯国,为殷商的附属国。另据子姓黎氏家谱记载,商代盘庚迁都于殷,庚封其堂叔文魁于山西的西南,建立地方国家——黎国,也作梨国,子姓,侯爵国。
此黎国商末为周武王所灭,周武王另封朝歌殷商遗民到黎国开垦,其后有黎侯丰舒。
春秋时,黎国迁都于今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 距离赤狄潞子国不远。周宣王十五年(公元前812年),晋国灭了黎侯国,随即又复其国。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潞子国攻灭了黎侯国。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国大将军荀林父灭了潞子国,又把逃在异乡的黎侯后裔请回来,重建了黎侯国,不久又为晋国所吞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国

  中文名
  黎元洪
  别 名
  黎宋卿、黎黄陂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武汉黄陂区(今属孝感大悟县)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职 业
  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兴煤矿董事长
  毕业院校
  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主要成就
  修建黎氏宗桐
两次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三次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等
  葬 处
  武汉市洪山区土公山黎元洪墓
  祖 籍
  安徽省宿松县

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资料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79.htm

所谓“九黎”,根据考证,是少昊金天氏之时的诸侯。关于他们当时的活动情形,《国语》《楚语》的一段记载,可资参考。《楚语》指出:“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段记载的注解上并且说明所谓“九黎”是:“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

  自古以来,九黎的名气既然如此之大,那么,黎氏家族究竟跟九黎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根据《风俗通》的记载,九黎的后裔之中的确有人以黎为姓。然而,整个黎氏家族,最主要的组成分子仍然是上古圣君帝尧的后裔,绝大多数的黎姓人,都是最为光彩的炎黄子孙。

  原来,距今3000多年以前,在殷商的众多诸侯之中,有一个黎国。这个国家到了周代初年被西伯所灭,变成周天子名下的领土。当时,周武王大行封建制度,就把这个地方分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沿用黎国的名称。因此,黎侯的子孙后来也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黎,使得黄帝的子孙之中,在3000年以前便已经有了以黎为姓的人。

  关于黎氏的这段古老源流,许多有关的姓氏古籍都有记载。譬如,《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时国,周初为西伯所平,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武王后以封汤后,黎候丰舒之后有黎氏,犁氏”。

  当初黎国的所在地,根据考证,是在现在山西省长治县西南。换言之,黎氏的最早成长温床,也就在这个地方。

  由以上的分析看来,黎氏,真是一个有源有本,历史悠久而光辉的家族。

有鲜卑人后裔

  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黎氏除了帝尧和九黎的两支血缘之外,又有了第三支“人马”的加入,那就是《魏书官氏志》所说的:“素黎氏后改为黎氏。”所谓素黎氏,是当时自北方入据中原的鲜卑人。因此,黎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可说是十分庞大的。

  在早期历史上,黎氏表现得比较岑寂,除了南北朝时的北周有一位官拜车骑大将军,并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而见称的黎景熙;以及于唐玄宗时官拜京兆尹,显赫一时的黎干之外,具有特殊优异表现的黎姓人家,并不多见。

  宋、明以降的1000多年以来,情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整个黎氏家族人材辈出,表现可圈可点,使得黎氏的声名,尽人皆知。


15918838724程氏家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啊?
宫福米答:就程氏得氏的时间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际和宣王时期三种不同说法;就程氏得氏的地点而言,也有广平(今河省北鸡泽)、洛阳上程聚和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三种说法。 5,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关中地区有一个周国,在文...

15918838724中国姓氏家谱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宫福米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

15918838724中国赵氏家族的发展史
宫福米答:赵达之子赵仁因镇守武川镇,举家自洛阳迁至武川。赵仁的孙子赵贵成为武川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跟随宇文泰进兵关陇,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为宇文氏占据关陇、建立北周屡立大功,被赐姓乙弗氏,封楚国公,曾任北周太傅、大冢宰,举家又自武川回迁洛阳。天水南安赵氏还有一支在北魏时迁居。这支赵姓从代又迁居洛阳。天水赵氏的...

15918838724郑氏家族的历史
宫福米答: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 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15918838724历史上的张氏家族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最终走向没落了?
宫福米答: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侄子趁虚而入,因为没有得到他的法剑和玉印,因此整个道教内部是不承认他的这一名号的。就这样,与孔氏家族齐名的张氏家族,并未延续下去。虽然与孔氏家族相比张氏家族的知名度要低的多,但是张氏家族独特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以及探索文化依然有着极高的价值。

15918838724家族衍变的历史
宫福米答:谁知门氏家族的演变历来程 一.姓氏渊源: 1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公卿贵族之家,属于以爵位称号为氏。 门氏为帝尧农官后代,以门第为氏。 据典籍《周礼》记载:凡是公卿化大夫之子,都须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便入仕为宦。 能为宦者,即时出入王公府第时可从正门进出,故称门子。 第...

15918838724王姓家族发展史
宫福米答: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

15918838724魏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是怎样的?
宫福米答:琅琊王氏,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琅琊郡,秦朝时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汉袭秦制,琅琊王氏家族一直居住于琅琊皋虞和临沂之间,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便举族迁居金陵,衣冠南渡。南渡之后因对故乡思念的缘故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又侨置南琅琊郡。琅...

15918838724宋美龄家族的历史及在那一时对共和国所做的贡献。以及宋氏家族对中国...
宫福米答:宋氏家族是指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海南文昌人。原名韩教准,字耀如。乳名:阿虎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倪蕴山之女。母亲姓徐,是徐光启的后裔。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15918838724姓余的家族历史?
宫福米答:四川:长寿余氏族谱一卷、荣县余氏族谱四卷 历史名人: 余栋臣: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余象斗: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经他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


(编辑:家闸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