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阿娇的性格如何?关于金屋藏娇的典故,以及阿娇被废的真正原因.她值得同情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3
“金屋藏娇”的陈阿娇为何最后会成为废后?

金屋藏娇这个典故好像已经被很多人误解了,其实在我看来,刘彻根本就没有爱过陈阿娇,所以说哪来的移情别恋,只能说是本来就不那么喜欢,后来更不喜欢罢了,而且这个金屋藏娇里面关于爱情的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政治意味,所以那些问刘彻为什么不爱陈阿娇的人可以不用那么多内心戏了。

再者,刘彻本来就花心,想想在陈阿娇之后还有那么多女人,就连皇后都有过四任,而且贵为皇帝,前赴后继的女人多的是,又怎么会在乎原本就没有多少感情的陈阿娇。更何况,令刘彻不喜欢她的原因正是因为她的身份和性格,身份自然是不必说,刘彻能够当得上皇帝自然是少不了有馆陶的成分,这点让自尊心爆棚的刘彻很是不愿提起。

其次,陈阿娇善妒也让刘彻很不喜欢,因为刘彻宠爱卫子夫,陈阿娇和他闹过很多次,这样一次次地哭闹反而让刘彻离陈阿娇越来越远。最关键的是陈阿娇不能生育这个问题,对于这场政治婚姻来说,身为皇后却不能生育本来就是罪,不仅如此,还迫害其他的后宫嫔妃,这样又如何能让刘彻喜欢。

至于陈阿娇为什么会被废后,这在我看来是注定的,也是必然的,或者说陈阿娇成为皇后就是她人生的一个悲剧。以她的身份如果是嫁入其他的人家,或许会被当成女王,或许会受宠,但是她却被嫁入帝王家,自古帝王多半是无情的,她又能如何。

我是木槿,欢迎关注木槿谈文化

“金屋藏娇”是一个美丽的爱情童话,汉武帝在还是孩童之际,就曾经发过誓言,长大之后要娶阿娇姐姐为妻,为她建造一个金屋,把她藏起来”。也就是这句话,在刘彻登基之后,阿娇被封为皇后,相当于兑现了当初的承诺,金屋藏娇也演变成了成语。

后来汉武帝之所以废除阿娇,有这么几种说法
阿娇自幼娇生惯养,性格跋扈,逐渐变得目中无人。当她成为皇后以后,更是变本加厉。虽然她贵为皇后,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宠爱她,而是宠爱卫子夫,为了这个事情,她经常在汉武帝面前哭闹,弄得汉武帝对她很烦厌。

阿娇一直没有子嗣,卫子夫进宫不久就有孕在身,这更让阿娇羡慕嫉妒恨,为了阻止卫子顺利生孩子,刘彻和女巫串通好,借巫蛊之术整治卫子夫,被汉武帝知道后,废除了她的后位,被贬在长门宫居住。
貌似爱情童话破灭了,但是我们看帝王家族的婚姻,不能等同于普通人的婚姻,除了个人的感情之外,还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皇室家族中,皇后就是个政治名词,包括得宠的贵妃,都是和娘家的政治背景有关系。
阿娇的出身较为高贵,汉文帝刘恒是她的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的外婆,汉景帝刘启是她的舅舅。她的母亲是大长公主又称馆陶公主,在她的帮助下,刘彻成功登基登上皇帝宝座。


但是后来在汉武帝的领域疆土扩大过程中,阿娇出身的陈氏家族还有她背后的窦氏家族都不是汉武帝要扶持的政治势力。
他需要扶持的是独立于功臣后裔和旧的外戚家族之外的其他心的外戚家族,他需要心的利益集团。
而卫子夫是卫青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卫青是汉武帝依赖的大将,揭开汉朝和匈奴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子夫在卫青大捷之后,被立为皇后,所以对于汉武帝刘彻来说,就是政治生物,根本没有爱情可言。

陈阿娇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也就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却拒绝了。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馆陶公主于是转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刘彻因为娶了阿娇,通过姑妈兼岳母刘嫖的活动,才得立为太子,并做了皇帝,遂册立阿娇为皇后,陈皇后自恃其母有恩于武帝,骄横擅宠,激起武帝的反感,原本就不喜欢陈皇后的武帝越来越疏远、冷落陈氏,另寻新欢。陈皇后多年没有生育,为了求得生个儿子,仅医药费就花了九千万钱,仍毫无效果,她又比汉武帝大了好几岁,夫妻生活很难和谐,一天,武帝去灞水岸祭神,在回京的路上,他却姐姐平旭公主的家。在公主家里,见到了有倾城之貌的歌伎卫子夫,武帝为之倾倒。皇姐见状,将卫子夫送给了武帝。武帝十分宠爱卫子夫,使陈皇后妒火中烧,几次对她下毒手,却没将之弄死,反而被卫子夫查觉,卫子夫奏告武帝,武帝龙颜大怒,但杨起馆陶长公主对自己的罪行,便压下怒火,没有处置陈皇后,只是再也不去她那里了。武帝更加的宠爱卫子夫了,没有多久,卫子夫怀孕了,如果陈皇后心胸旷达,稍微忍让,也就过去了,陈皇后却大吵大闹,多次企图迫死卫子夫,并请来巫婆,在宫中施巫术,这是琥帝无法容忍的,琥帝愤而废去陈氏的后位,立卫子夫为皇后,把阿娇迁到长门宫居住,从此阿娇被打入冷宫,陈阿娇听说司马相如写赋很感人,花了一千金求他写了《长门赋》,这就是所谓“千金买赋”的故事,赋的首段说“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大意是说:“为什么一位佳人,逍遥忧虑,魂魄失散,形容枯稿而独居呢?你曾许下朝去夕来,竟有了饮食之乐而把我抛在脑后,一点也不顾今故人,而找上了称心如意的新人,赋末去:“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表示自己虽遭冷遇,暗自悲叹,即使长年累月如此,仍然不敢忘君。”《长门赋》表现了封建宫廷妇女在失宠时的苦闷抑郁的情绪,是很感人的。

陈阿娇令宫女背熟,希望汉武帝听后能回心转意,但终归于事无补,几年后,陈阿娇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埋在她祖父汉文帝的霸陵附近。

提到陈阿娇,不得不提到《大汉天子》,因为剧情的需要,阿娇被刻画成那样一个目空一切,骄傲放纵的高贵女子……(偶不服啊~~~)

阿娇可爱,美丽,纯粹,真实……
再也没有人能够比阿娇更爱刘彻,因为她对他只是爱,是真的爱,没有任何他心,任何目的,爱的疯狂,爱的痴醉,爱的纯净,爱的伟大,爱到天地境界,以至看不清现实。
她爱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更是一个帝王,所以注定受伤,黯然销魂。
因为看不清这样的现实,所以推心置腹,将自己全全交出,没留后路……

元朔二年,上亲迎后归来,使之居于昭阳殿中,恩宠日深,竟过昔日后在位之时,先后诞下一女一子,女为广玉长公主,男即昭帝。然则,帝终身不复议再立后之事,世人遂隐指其为“昭阳殿中人”。今民间以昭阳为中宫正殿,竟不知武帝之前,历代皇后皆以椒房为中宫。
……
陈太后薨,昭帝葬其于茂陵,与武帝合陵。后镇国广玉主及其夫皆陪陵于此。
赞曰:夫古圣后贤妃多矣,然容与德皆极美却遭幽废,废而复宠终诞昭帝,惟汉陈皇后一人耳。其在汉室,有三大功,辅佐武帝,安定天下,此其一也;劝退武帝旧臣,严令陈氏者不得以帝之舅氏为尊,使昭帝令得以行天下,定人心,而外戚之祸除,遂成汉之旧例,此其二也;后善百工之技,理墨门,终使得儒墨并行与世,此其功之最盛者也。昭帝临位,天下安靖,后之教子亦有功也。

究竟那一个才是真相呢?大概也没有人能说的清吧!
我宁愿是后者,因为悲剧是在是太多了,而我也不希望那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有那样一个凄惨的结局。就算是谎言,我也想要去相信。

怪只怪阿娇的爱太绝对太纯粹,而方式又太激烈太倔强,她抱住一个用美好誓言堆砌成的梦,看不清天已变了梦已蚀。当现实逼到了面前,兀自不能相信,愣愣回不了神,那个人是她的丈夫,但更是大汉的皇帝。她不能将这两个身份统一起来,他已经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了太远,她却始终跟不上。他厌了,烦了,她不肯如他的意,更兼他不能让外戚坐大,终究生生走到了这样的地步。

陈阿娇:汉武帝废后,堂邑候陈午、馆陶长公主之女,汉武帝的表姐,武帝为东胶王时曾有提亲婚配之事,有金屋藏娇的典故。刘彻为太子时被聘为太子妃,太子即位为帝,她被立为皇后,擅宠娇贵。立十余年而无子,闻宫人卫子夫得宠异常愤怒,以巫蛊之术害之,被发觉。元光五年被废,退居长门宫。
哎,后宫争宠,都一类货色,麻木了.........

陈阿娇颇有吕后遗风性格好得了么!!!金屋藏娇是以讹传讹 她的被废是皇帝不满外戚干政 要收会自己的权力


18056876259求“金屋藏娇”的典故
吕萱瑗答:【解 释】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姐陈氏(小名阿娇,世人又称陈阿娇或陈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表姐陈阿娇,并当众承诺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出 处】汉...

18056876259金屋藏娇成语故事
吕萱瑗答:有一次,她问刘彻愿不愿意娶阿娇做妻子,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汉景帝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金字开头的成语 金屋藏娇 金玉其外 包含有金字的成语 千金市骨 金屋藏娇 点石成金 一诺...

18056876259金屋藏娇里的“女主”,陈阿娇为何会被汉武帝抛弃呢?
吕萱瑗答:一、阿娇恃母亲功而娇。金屋藏娇的典故其实是被后代错误解读了。要知道汉武帝的妈妈王夫人是结婚生了孩子后重新改嫁给了汉景帝,这种女人胆量和厚黑功夫绝对一流,为达目的会不择手段,有其母必有其子,刘彻当年金屋藏娇无非是哄姑母、堂邑长公主开心。王夫人想联手长公主搞定窦皇太后婆婆,最终自己上皇...

18056876259陈阿娇从金屋藏娇到视之如草芥,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吕萱瑗答:故事的核心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女子,名为阿娇。她是馆陶公主的女儿,窦太后宠爱的外孙女,享尽荣宠。她的一生崎岖起伏,经历了金屋藏娇的荣宠,最后却落得一个长门宫冷,青灯为伴的结局。(一)表亲联姻:金屋藏娇表象下的政治权谋 故事要追溯到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汉景帝时期,当时薄皇后无...

18056876259汉武帝曾说 若得阿娇 必定金屋藏娇 可阿娇最终还是郁郁寡欢 终此一生...
吕萱瑗答: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景帝离世后梁王夺位,当初刘彻是中宫太子,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扶了刘彻一把,让他顺利的坐上了皇位.他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其祖母窦太后问他长大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他言要娶表姐阿娇为妻并为阿娇盖一座金屋子,自此有了金屋藏娇一戏言....

18056876259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是如何从金屋藏娇最后沦为被打入冷宫?
吕萱瑗答:第一个就是恃宠而骄,这个是一个皇后最不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母仪天下,当时的陈阿娇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这个老公就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你要是敢来,我就要弄死你。谁知道,自己的老公也不帮自己,结果就出现了被打入冷宫的境地,虽然没有杀她,但是也是自己孤灯残影度过一生了。第二个...

18056876259“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历史故事?
吕萱瑗答:金屋藏娇是汉武帝对馆陶公主说的,他说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娶陈阿娇为妻,一定要用黄金修一座宫殿,把陈阿娇藏在里面,这其实是表明自己非常的喜欢他,一定会把最好的都给她,把她放在手心里好好地呵护着。故事背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当时汉景帝已经立了太子刘荣,馆陶公主想让自己的女儿能当皇后,于是...

18056876259金屋藏娇的典故
吕萱瑗答:金屋藏娇成语,出自《汉武故事》,小说讲述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后指纳妾。 1、典故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

18056876259刘彻金屋藏娇的阿娇为何会被废?
吕萱瑗答: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个皇后,“金屋藏娇”就是关于她和刘彻爱情的开端,一直受宠的她,最后却被刘彻废了皇后的位子,主要是因为阿娇蛮横无理,嚣张跋扈,而且在皇后之位多年,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刘彻在忍无可忍之后,就废了陈阿娇。陈阿娇出于名门望族,自己的母亲是馆陶公主,外祖母是...

18056876259金屋藏娇的典故
吕萱瑗答:关于金屋藏娇的典故如下:金屋藏娇(拼音:jīn wū cáng jiā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后以“金屋藏娇”称娶妻或纳妾。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武故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


(编辑:全复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