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分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分享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分享,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1,风低削碎中原路2。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3。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1堵:座。 2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3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2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2“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
      答题示例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O1风吹袖清。


19575309691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滑士盼答: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19575309691初中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滑士盼答: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

19575309691语文古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滑士盼答: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四、分析主旨型题古诗文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

19575309691语文古诗答题技巧
滑士盼答: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

19575309691语文古诗鉴赏题的答题技巧,答题格式
滑士盼答:语文古诗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格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仔细阅读题目和古诗文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2、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以及作者使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3、分析诗的结构和思路,注意诗的起承转合和前后呼应,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组织...

19575309691求高考语文古诗的答题格式。不同类型的题不同的答题格式。比如作者的情...
滑士盼答: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满分答题公式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整理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

19575309691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滑士盼答:【一】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 1.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

19575309691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急需...
滑士盼答: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9575309691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滑士盼答: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

19575309691语文古诗答题技巧是什么?
滑士盼答: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编辑:连便须)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