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解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2
如一众生未其佛,不终此取泥洹 是什么意思啊

泥洹-----涅槃 只要众生中还有一人没有成佛,我都不会先入涅槃.据说是 地藏王菩萨 说的, 与观音,文殊,普贤 一起列为佛教四大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意思是: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都不会先证涅槃。这就像地藏王菩萨一样,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这两句出自《楞严经》:“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意思是:很虔诚地请求世尊为我阿难证明这种愿力,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中,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我要先到这罪恶的娑婆世界来度众生。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成就佛果,我始终不会取阿罗汉的果证,亦不会取佛的涅盘果位。



扩展资料

《楞严经》是著名佛教经典,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

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楞严经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居士房融笔受。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清代,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并刊有汉、满、藏、蒙四体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在日本,此经亦流传不断。

《楞严经》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

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从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

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广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楞严经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大意: 佛陀已经证得无上正觉,为度众生随类现身,总持一切佛法,而正觉妙明的体性澄澄湛湛,并没有丝毫变动,在一切众中最为尊贵。楞严经关于自性真心的开示,是颠扑不破的至理,是万法万理之王,在世上最为希有难得,他灭除了我们无数亿劫以来,认物为已的颠倒妄想,从而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摸索修行,便获证自性真心的清净法身。
愿我自今以后,精进修持,早证佛果,而成为法宝之王,还来世间,度尽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众生。我把这救度大众的深心,奉献给无边刹土的所有众生,以此来报答佛陀使我领悟得度的深恩。现在我跪在地上,请世尊为我证明:五浊恶世,我发誓第一个进入,去教化众生,假若还有一个众生没有开悟成佛,我就不会住在常乐我净的果地。
大雄大力、大慈大悲的佛陀啊!希望你再进一步开示,以去除我们还没有觉察到的微细迷惑,使我早日获证无上的觉道,从而在十方世界建立教化众生的道场。纵使虚空之性可以销亡,我的坚固愿心也决不会动摇退转!

意思就是,只要有一个众生还没有成佛,达到常乐净的境界,我就不放弃,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教化引导他成佛,直到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了,都得到常乐净了,我的行愿才会究竟圆满,我才成佛.

成佛=取泥垣 只不过是换了种说法.

泥洹指的就是无余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这句是阿难尊者发愿说:即使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还在生死流转的苦恼大海中漂流,我也不会进入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而弃舍了这个众生而不管他了!

取泥洹,是偏真涅槃的意思,沉空滞寂,只能自了,不求度他,非究竟法。

就是四弘誓愿中的,无量众生誓愿度,无上佛道誓愿成。

菩萨不住涅槃,不着生死,即生死即涅槃即中道,以无所得故,得无上正等正觉。


17765822219如一众生未其佛,不终此取泥洹 是什么意思啊
麻俘宁答: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是楞严咒前面的一个偈颂。意思是说假如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最终我不入涅槃。要时刻不停的渡众生。泥洹就是涅槃之意,表示究竟圆满的意思。

17765822219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解释
麻俘宁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所有众生都还没有成佛之前,我不会选择进入涅槃,也就是不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他誓愿先入五浊恶世,度尽众生,然后才证得菩提。在《楞严经》中,这句话被表述为:“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当最后一个众生都成佛...

17765822219阿罗汉死后才叫无余涅磐吗?菩萨死后叫什么?死后他们立即形成报身吗?报 ...
麻俘宁答:阿罗汉死后没有死前死后。菩萨生死是自在的。阿罗汉与菩萨都不是五蕴的奴婢。都已经解脱者。菩萨智慧已经了达一切法,所没有什么报身不报身。菩萨是靠愿力与智慧度人。阿罗汉是苦已经止息。心得休息。不轮回。

17765822219疑问;凡夫的轮回与诸佛菩萨的乘愿再来是否等同?是否一样是业果的轮回...
麻俘宁答:其一,这是阿罗汉的涅盘,诸佛菩萨永远也不会取无余涅盘。您看《楞严经》(不知您说的“楞严奥义”是什么?若是后人注释,还是直接阅读经典原文为好)中有一偈:“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里的“泥洹”即是涅盘(无余涅盘)。因此,诸佛菩萨一定要等到全部众生都成佛才会取无余涅盘。...

17765822219第75章 恶世说法华,成就忍辱行
麻俘宁答: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法华经》读到这里,于佛的全身已经没有什么疑惑了,这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在这个总持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审除微细惑“。当证到”舜若多性(虚空性)可销亡...

17765822219如何理解我不入地狱,谁入?
麻俘宁答:佛家讲究的是敢于面对和献身,所以当遇到非常可怕或者困难的事情的时候,就挺身而出。表示忘我。

17765822219无漏阿罗汉可以入无余涅盘吗?如果可以 入的无余和如来的无余没什么...
麻俘宁答:《楞严经》有一首偈:“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里的“泥洹”就是无余涅盘。但是,如《普贤行愿品》:“虚空界无有穷尽,众生界无有穷尽,众生业无有穷尽”。所以,永远也不可能有众生全部成佛的可能。由是缘故,当知诸佛永不取无余涅盘。诸佛出世入灭,仅是为众生示现。非是入灭...

17765822219【认真】【仅限佛教同修答】请问谁下辈子还愿意做人?
麻俘宁答:众生不厌生死,不惧轮回。常常观修无常,六道都很苦,做人不如了生脱死。

17765822219请问读诵楞严咒的步骤是怎样的?
麻俘宁答: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

17765822219即然众生没有边际,那实际上众生不可能度尽,即然如此,发愿度尽众生是不...
麻俘宁答:佛经中已经告诉大家,众生是度不尽的,因此才有菩萨誓言:众生无尽誓愿度,佛法无边誓愿学。众生无尽,我愿无尽。如地藏菩萨所说,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是菩萨道的度众生无边愿力。


(编辑:戚岭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