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是不是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16
哲学是什么意思?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有所不同的。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人类从其诞生时开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需要同周围的现实世界打交道。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也要逐渐地积累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实践中人们就是凭借这些认识向自然界索取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开始,人们只是对个别的具体事物有所认识,久而久之,这种认识逐渐丰富并联贯起来,就形成了对诸如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就是世界观。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和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
当人们形成了一定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人们的世界观并不都是一样的。因为:第一,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由于实践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的所不同。第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生活中分工的不同,使得各自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会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不仅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的世界观,即使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发展时期,其世界观也会呈现出差别性。所以,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之间,其内容和形态也有许多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只能在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从而一部分人得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因此,哲学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为剥削阶级所垄断并且为他们服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才意味着劳动人民真正有了自己的哲学。

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扩展资料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

正确的,体现量变引起质变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对✔,量变影响着质变。


15120285204下列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
穆晴茅答:【答案】:A 知识点:对哲学基本观点的区分。注意考察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的是量变不断积累促进了质变的过程。A项正确。B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意为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了。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是...

15120285204下面哪一句体现出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穆晴茅答:体现出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要注意防微杜渐,符合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符合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勿以恶...

1512028520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穆晴茅答: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A项正确。B项: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指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B项正确。C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

15120285204下列选项中哪些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
穆晴茅答: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C项正确,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项错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而不是质量互变规律。故本题答案是ABC。

15120285204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格言或成语
穆晴茅答: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也是中国古代的,它表达的是即使是最坚硬的木头和石头,也能被持续的、微小的力量所摧毁。这句话强调了持续的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的道理。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成语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荀子》,它意味着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被切割开。这...

1512028520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穆晴茅答: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正确答案:ABCE

1512028520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哲学道理
穆晴茅答: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完成质的转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出自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意思是:用绳当锯子不停的去锯,也能把木头锯断;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此句与荀子《劝学》里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的是一个道理。成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绳锯...

15120285204急需关于质变与量变的谚语,俗语
穆晴茅答: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有关于质变和量变的谚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丈高楼平地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15120285204质变到量变的名句
穆晴茅答: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名句有: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 9、欲速则不达 10、锲而不...

15120285204关于质变量变的成语,故事
穆晴茅答:出处: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译文:一天偷一文钱,一千天就偷一千文钱,用绳子去锯木头锯到最后木头也会断,水滴一滴一滴也能把石头滴穿。2、水滴石穿:释义: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出处...


(编辑:屈凤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