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密宗与显宗修行的差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密宗和显宗有什么区别

显宗此名为密宗根据自己的教判,将与之相区别的佛教诸派别称为“显宗”,即和密宗“秘密之宗”相分别的“显了之宗”。从密宗教理上说,即是由因向果施设,不重密咒修行的诸宗总称。
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和显宗在一致坚持"身口意"修行方式的前提下,有一个主要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
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诸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
而密宗认为要想达到到"身口意"除了公开的佛教以外,还有一套秘密的方法,没有人传授密法修行很难达到"身口意",所以密宗强调传承、真言、密咒和灌顶和福慧双修最后成佛。
这就是密宗和显宗的区别。
显宗的修持方式,尤其是净土宗,一般都以诵念经文、礼拜忏悔,及持念佛菩萨的名号或真言为主;而密宗的修持方法,主要是以身之行为─以双手交结印契、语之行为─以口持念陀罗尼、意之行为─以意念思维观想佛菩萨之形象为主。
在显宗来说,虽没有特别强调三密的修持方法及力用,但当一位净土宗的修行者在念经或念佛之时,其身体亦停止了造作世间的业,可说是已交结了最普通的印契;其口中在念诵经文或佛号已是语密;若其意念集中而不分散,专注在当下修持的一刹那,亦可说是一种意密了。所以在密宗的角度来说,显宗亦具备了密乘行者所修持之普通层次之三密,因为每位佛菩萨或金刚明王及诸天护法圣者,都有与其特定相应相通之印契、真言及观想等等方法。若对显宗而言,这些便是比较特定而又进一步的三密修行形式,这点亦是显宗与密宗在修行模式上最大不同的地方,亦是密宗的特有修持方式。
显宗的修行人亦持念真言咒语,但真言咒语在学理上则属于密宗的范畴;密宗的修行人亦有诵经礼忏,但诵经礼忏在学理上却属于显宗的范畴。但是不论你持念真言亦或诵经礼忏,你所觉醒及证得的内在境界同是“不可思议”、同是秘密,只有你自己及佛菩萨明白了解,没有修持的人却不能共享。

扩展资料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得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
密宗起先就大量吸收中国道教的内容。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阿阇梨、金刚智阿阇梨、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疏》,为《大日经》的注解。此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无上本尊秘法。
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阿阇梨亲自灌顶,不经阿阇梨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显宗 百度百科-密宗

能见者为显,不见者为密;显为性相,密为作用;学显可不学密,但学密必学显。
1、显宗是佛教的宗派之一,亦可以教称为“显教”,其中字义微有差别,于今日则即一词。根据情况,有时候“显宗”可包括小乘,有时则不包括。
2、密宗是一类佛法的法门,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便法门,非常有利于各种具有特殊根器(未必是好的根器)的人来修行。

扩展资料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参考资料
佛教_百度百科
显宗_百度百科
密宗_百度百科

  显宗没有生圆次第的修法,虽然其所抵达的最终境界与密宗一样,但因为缺少这些见解与方便,所以其修行的效果与进展与密宗有着很大区别。经书上讲过,显宗从发心到证得一地,最上等根基的人也需要一个阿僧祗劫。但实际上,即使是显宗的修行者,也不会需要那么长时间,因为菩萨修到一定层次后,有种种方便法门,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积累众多资粮,在资粮道、加行道中,层次越高,能力越大,于一刹那间便能积累不可计数的资粮。即便如此,显宗从发心到一地,还是需要很长时间。而密宗却不是这样,如果已经完全成就了学密的利根法器,则加行道只须六个月,资粮道也不会很长。在显宗无法企及的时间内,就能到达一地。虽然显宗不承认这一点,但无数事例可以证明,密宗修法的确有着显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也就是说,在没有登地之前,显密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在登地以后,就没有差别了。例如,在显宗里没有金刚身的概念,更不可能有其修法,这是密宗特有的一个修法。密宗认为,人的身体虽然是不清净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清净的因素,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因素,使它趋于成熟,在它成熟的同时,有漏的肉体就会逐渐消失,当它完全消失以后,肉身就转换为金刚身。金刚身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地水火风的影响。
  然而,证悟一地的显宗修行者,当他从一地的定中出来以后,立即就有了幻化身,也叫幻身或金刚身。虽然他没有修过生起次第,但因为他证悟了光明,就会有幻化身。所以,在一地以上,显密是没有差别的。一地以上的显宗修行者,最终也自然而然地趋入了密宗。
  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等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因为在登地之后,并不存在显密之分,所以即使根基较差的修行人,在登地之后,也可进入密乘道。麦彭仁波切等成就者甚至认为,如果快的话,显宗的修行者在大资粮道时就会进入密宗。因为修大资粮道的人通过禅定,可以去诸佛刹土,在佛前听法。在这些佛刹中,也有密宗修法的传承,他可以因此而契入密宗。
  显密最终的果报有差别吗?显宗密宗都可以成佛,只是速度的快慢有很大差别。至于最后的果位,虽然有人说有差别,但莲花生大士等很多成就者都认为,其最终果报是没有差别的,两者同样都可以成佛。
  此外,密宗幻身的修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修法,但宁玛派更强调虹身。幻化身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分别,清净的幻化身和虹身是差不多的。如上所讲,修大圆满时虽然从未观想过唐卡,但在其证悟到炉火纯青之际,顿时就可以显现出五方佛的坛城,这时便可见到一切外境都是清净的现象,身体也开始逐渐变成虹光身,此虹光身可以直接带到佛的果位,最后成为佛的报身。
  密宗通过无相圆满次第的修法,就可以证悟龙树菩萨《中论》中所讲的空性;而用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就可以证悟无著菩萨的《宝性论》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中的所有内容。以上简略地介绍了密宗的一些修法及其意义。
  菩萨戒就不同于小乘戒,因为其见解超胜于小乘,所以戒条就不是很多。因为,菩萨戒既要考虑自利,也要考虑利他,既然是利益众生的动机,就没有必要过分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很多方面都可以有一定的宽松度,这样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利益众生。
  在密宗里,如果没有证悟密宗的见解,就另当别论,如果已经证悟了,就不象显宗的戒律那么严,这也是与其见解密不可分的。所以,虽然密宗的修行轻而易举,戒律也张弛有度,然而成就的速度却是迅速快捷的,这就是密宗的特点。你们学密的机会不是很多,仅看一两本书,并不一定能将密宗的全貌一览无遗。所以此处提纲挈领,以简略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密宗的修法,使大家对密宗有一个粗略的概念。
使修行抵达终点的顺缘
  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具体修法这里暂时不讲。在具体修行时,首先不要操之过急,仓卒地去修密法,目前最重要的,是稳扎稳打地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特别是菩提心,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我觉得并不是很容易。我们学佛那么长时间了,也比较精进,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圆满世俗菩提心。显而易见,菩提心的确是得之不易的。
  发菩提心的颂词念满十万遍,是否就意味着菩提心圆满了呢?决非如此!念诵这个偈子虽然有加持,也有善根,但念完后到底有没有菩提心,却并非以此为准绳。
  偶而生起“我要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念头不难,但是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种理念却并不容易。虽然平日打坐或平安无事时,我们也会真诚地发愿:我要为度化众生而成佛!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却不一定能看到 “菩提心”。比如,在为了利益他人自己反要痛苦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犹豫不决,甚至退避三舍。此时此刻,我们的菩提心在哪里呢?早就无影无踪了。
  作为菩萨,必须能够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做到吗?有多少人敢面无愧色地拍胸保证?所以,千万不能轻视出离心与菩提心,以为在此之上还有更好的法门。出离心与菩提心,就是凌驾于一切修法之上的无上大法。
  以前的高僧大德在引导弟子的时候,首先只为弟子传出离心的修法,并告诉他们:“在这些修法之上,没有任何更高的法,所以你们应当精勤修持。”弟子们也坚信这是唯一的解脱道,并严格依教奉行,最终修出了真实、稳固的出离心。
  这时,上师又告诉弟子:“在出离心的上面,还有一种叫做菩提心的无上修法,你就去修菩提心吧。”作为本分的修行人,仍然会一丝不苟地依从上师教言,毫不迟疑、潜心专注地修菩提心,并最终修出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最后,上师告诉弟子:“这些都是很好的,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空性,这个法修好以后就真正没有再高的法了。”弟子于是又再依密宗或显宗的修法而修空性。因为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证悟空性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只有不玩弄技巧、不耍小聪明,视上师的一切教言为究竟的弟子,才能够窥探到与上师智慧无二无别的奇妙风景。
  也许有的自以为根基上乘的人,会对这种作法不屑一顾,认为这是针对下等根基的迂回之途。就自作主张,径直趋入正行修法,修了几年之后,不但没有收获,反而每况愈下,最终连原有的信心都丧失殆尽。劳而无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以为是,不重视基础的铺垫。有些居士会自命不凡地说:“某某上师已经开许我不修加行,所以我不用修了。”于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道:这样的所谓开许,就是开许你不走解脱道。如果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样的开许又有何意义呢?
  从前色尔坝有个修行的地方,那里有一位大圆满成就者叫秋央让珠上师,他引导弟子的方式,也是十分讲究次第的。到他那里已经三四年的人,还不能听到他亲自传的一句法。只是由其他堪布为他们传皈依及出离心等修法,并让他们去实修。在出离心、菩提心修得非常扎实的时候,他才为其传讲大圆满。
  文革期间,由于他的弟子们具备了强烈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所以对世间事务也不感兴趣,这样反而避免了很多挨打挨斗的可能,很多人都在山洞里坚持修行。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上师的弟子们都纷纷辞世,令人惊叹的是,几乎所有的弟子,都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就相。虽然这一切,无不归功于秋央上师的不共加持力,但与他老人家注重基础的引导方法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上师们只是一味地传讲高深法要,居士们也是千方百计地想尽快得到灌顶,以便翻阅只有灌顶之后才能看的法本,在了解法本的所有内容后,仍是永无餍足地追求所谓“更高”的法要,却将基础修法弃置不顾。这种弃本逐末的作法,无异于担雪填井、缘木求鱼。最终结果,只会自取其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与证悟空性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良伴,我们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要知道,只有从出离心和菩提心出发,才能抵达究竟实相的终点!


18498802239藏传佛教密宗和显宗区别
祁虹怡答:两种教派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不同,密宗更加注重直接领悟和体验,而显宗更加注重经典和教义的传承和研究。藏传佛教密宗和显宗都是佛教的分支,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18498802239密宗和显宗有什么区别
祁虹怡答: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和显宗在一致坚持"身口意"修行方式的前提下,有一个主要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诸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而密宗认为要想达到到"身口意"除了公开的佛教以外...

18498802239显宗和密宗的区别
祁虹怡答:三、修行方式的不同 显宗以方便(法门)修行,积集福德和智慧为因,通过修行十善法,以求得离苦得乐;而密宗则坚持二谛无别,把果当作道修行,道即果,果即道。四、饶益众生的方式不同 显宗注重生命,对众生慈悲为怀;而密宗则有着具体而微的做法,以息灾、增长、收摄、降伏诸法饶益众生。

18498802239佛教密宗与显宗的区别
祁虹怡答:学显可不学密,但学密必学显。1、显宗是佛教的宗派之一,亦可以教称为“显教”,其中字义微有差别,于今日则即一词。根据情况,有时候“显宗”可包括小乘,有时则不包括。2、密宗是一类佛法的法门,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便法门,非常有利于各种具有特殊根器(未必是好的根器)的人来修行。

18498802239藏传佛教中显宗与密宗的区别
祁虹怡答: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身口意的途径、修持的方法。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许多不同。1、证悟空性的方法 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一种理论...

18498802239达真堪布:怎样看待显宗和密宗的差异
祁虹怡答:则无法入于佛道。因此,出家的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的皈依,而成为“四皈依”;并以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完全供养归投于上师。从上面的介绍中,似乎正是密宗修行的方法不同于显宗,因为有人传授密法、咒语和灌顶才使得道行高的密宗修行者在临终时得以“虹身”。

18498802239密宗,显宗,禅宗有什么不同,那位
祁虹怡答:百度也看到的啊,简单的说,密宗;秘密修行、直接与佛界心传心学习。显宗,好比上学、在学校读书一样。一个班级几十人,老师带着课本讲课。禅宗;境界所地、心灵的境界,修心

18498802239佛教显宗和密宗有什么区别
祁虹怡答:此名为密宗根据自己的教判,将与之相区别的佛教诸派别称为“显宗”,即和密宗“秘密之宗”相分别的“显了之宗”。从密宗教理上说,即是由因向果施设,不重密呪修行的诸宗总称。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诸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而...

18498802239密宗和显宗的主要区别
祁虹怡答:从教主上看,显宗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密教教主是毗卢遮那佛。从义理上看,显宗教理是释迦牟尼佛根据不同根器众生所说,因而是公开的,浅显的,随他义的,而密教教理是毗卢遮那佛自说内心所证悟的真理,因而是秘密的,深奥的,随自意的。显教教理可以自学,不需要师资传授。密教教理,必须有师父...

18498802239慧明之光五 显宗和密宗的区别
祁虹怡答:这里所讲的密宗和显宗,并不是通常所指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而是雍仲本教里的显宗和密宗,本教的经典里提倡显宗和密宗两个宗派,这二者之间在证悟、方便、智慧、正见、事业、精进、成就等七个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主要讲二者在方便上的六个区别。1.快速修行的方便:本教显宗、密宗和大圆满,有...


(编辑:崔俘奋)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