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中国山水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求关于中国水墨画的所有资料

关于水墨画的资料一尽一二∴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
主要代表: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山水画之先河;
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的青绿山水,富丽堂皇;及王维的水墨风格,纯净自然;
五代号称“荆、关、董、巨”之盛名;(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宋代是山水画繁荣时代,范宽、李成等为一时名家;
元代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元四家”名噪南北;
明朝“四王”,堪称坚守传统之典范,风格高古;
清代“四僧”,亦为水墨高手;
近代,黄宾虹“浑厚华滋”开一代之先河。

画死的 心是活的 心有多大 意境就有多深...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用中国特制的烟墨构成的“水墨画”成为中国画特有的一个画种。墨可分作墨、淡墨、浓墨、极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浓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层次。
  墨是寒色,由五墨构成的画应该有寒感,它的调子应该是灰暗的。但又为何好的“水墨画”会使人有温感而不感觉它的调子灰暗呢?这是因为好画善于利用白地(空白)来与黑的寒色相对比、相调和,因而使人有介于寒热之间的温感。而且,好的烟墨并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强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泽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会让人有灰暗感的。
董源的山水画技法
  (一)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凡有巨变,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种用笔墨的方法,专用于描绘山、石的脉络和质感,也以此表现近树主干的皮纹和质地。盛唐王维“始用渲淡,一变构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开始,出现皴法。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完全取决于对当地地貌的感受。这在传为唐代的山水卷轴画和墓室壁画中的配景可略见一斑。北方的山水画风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图画院的山水画风与北方没有大大的差异。董源由于掌理皇家林苑,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切身的审美感受。他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意向平和沉静。因这种线条随意性极强,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犹如披麻(散开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长短参差不齐,长者即长披麻,短者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创新不知启迪了后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画家。
  (二)造型。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险峰,多作平峦缓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渔者、渡客等星星点点,饶有生机。远景的山峦顶上聚集着成片的矾头,即垒叠的巨石,形同矾石的结晶体,一簇簇的苦点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平列展开于画面上。
  (三)构图。以平视为主,略带俯视,景深较大,多取横向的全景式布局。现存与董源画风相关的古画多属长卷。
  (四)植被。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实地实景。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和山脉多石,浮土上的林木与裸露的岩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江南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草木极易覆盖在以土质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董源的山水画意境注重乡野间的生活气息,饶有情趣,与李思训讲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画迥然不同。
  董源山水画法有两类,“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可见他既能作水墨意笔,又长于青绿山水。今在传为董源的画迹中可略见他的小青绿手法,如《龙宿郊民图》轴。
  董源才艺广博,还兼工人物、龙水、牛虎等画科,当时有不少权贵之家请董源绘龙水屏风,享誉颇久。可惜他在这些画科方面的造诣已无画迹可寻,我们只能把焦点聚集在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上。
  今传为董源山水画佳作者近十幅,其鉴定结论多出自明人。对这几件山水画进行综合比较后,可分为三个层次:(1)《潇湘图》卷、《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和《夏山图》卷的造型程式、表现手法颇为相近,与画史中记载的董源山水画风完全一致,且流传有绪,代表了董源山水画的艺术特征。(2)《龙宿郊民图》轴、《秋山行旅图》轴、《溪山行旅图》轴及《寒林重汀图》轴是接近董源山水画风的精品,可资探讨董源画法的丰富性。(3)《溪岸图》轴、《洞天山堂图》轴等等,是后世画家仿制品中的精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董源的一些艺术手法。这类作品留存最多,有的是出于造假的目的,有的是由于后人误鉴所致,但从侧面反映了董源山水画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芥子园画谱,荷叶皴的画法



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洋画是焦点透视。中国画在于写意,西洋画在于写实。

山水画是以自然形成的山水风景为原型,抒发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除了画面优美吸引人,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内心所要抒发的情感,好的作品能让人有种身临其境到感觉,让人有美的享受,好像进入了仙境不愿出来了。而西方表达的是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我看没有中国的山水画的那种柔美与飘逸,还有那种引人遐想的境界是西方山水画所不能表达的。

中国山不画是以山水为素材的绘画艺术。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


17815218298中国十大山水画
禹樊须答:王希孟于北宋宋徽宗时期创作,以长卷形式,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属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级文物。作为著名国画山水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3、《游春图》展子虔在隋代创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中承...

17815218298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禹樊须答: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 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

17815218298中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山水画?
禹樊须答:1、《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

17815218298中国十大著名的山水画
禹樊须答:中国十大著名的山水画如下:1、《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2、《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宋徽宗时期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的绘画画卷作品,为...

17815218298中国古代山水名画有哪些
禹樊须答: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 此幅全景构图,但...

17815218298有哪些著名的山水国画?
禹樊须答:《辋川图》开启了后人诗画并重的先河。《辋川图》在韩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并对韩国古代的文人山水画和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评价中国文人山水画时,韩国文人往往以《辋川图》作为最高的境界或标准。4、《匡庐图》五代荆浩的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7815218298十大山水画
禹樊须答:1、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赵佶:这幅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的笔法和深邃的山水氛围展示了中国南方山水的壮丽景色。画中的山、水、树木和人物都被精细地刻画,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2、黄山游览图—顾恺之: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之一,画家以清新淡雅的笔墨表现了中国著名的黄山...

17815218298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画法
禹樊须答:一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画法:1 初唐以前是以勾肋+填色为基本特征的工笔画法为主,由于当时尚未发明皴法,所以没有皴擦的笔法,线条也较单调,大多用高古游丝描作线条,尽管当时技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意味着山水画巳脱离作为人物画背景而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影响极其深远,其代表作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17815218298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哪一个
禹樊须答: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画是:展子虔的《游春图》。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

17815218298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主要是哪几个时期
禹樊须答: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如荆浩、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领域的一大画科。宋代山水画倾于自然,侧重“真”和“实”,提倡山水画的写实风格。多使用绢,不仅勾勒细致、刻画严谨,而且用墨对画面进行层层渲染,展现出一份凝重恬静之美。宋代的...


(编辑:杜制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