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0
1.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诗句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诗句 1. 证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名言或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 1。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

革命路线确定以后,革命干部就起决定作用。 毛泽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2. 证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名言或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

1。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革命路线确定以后,革命干部就起决定作用。 毛泽东

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3. 论述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理论层出不穷,新学科不断出现,新知识爆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认识在快速发展。

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更多方面发展。

同学们知道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吗?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这个定律是怎样得来的呢?17世纪以前,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人们用人力、畜力、风力、水力带动一些简单的机械。

后来,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纺织、采矿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机器。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关于动力测量以及机械运动传递的学说,在机械运动范围内也有了运动守恒的初步概念。

到了18世纪,有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计温学和量热学也逐步建立起来了。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18世纪后期,热机出现了。

首先出现的热机是蒸汽机,并广泛运用于生产,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但实践证明蒸汽机还存在不少缺点,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加以改进。

在改进蒸汽机的同时,人们又制成了一些新的热机。如为了交通运输的需要,制成了柴油机和汽油机;为了适应电力工业的需要,制成了蒸汽轮机。

当时的热机一般效率很低,怎样用较少的燃料来使热机尽可能地多作功,即一定量的热到底可以转化为多少功?这是物理学和实际生产技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人们就从事热功当量的研究。

1840年至1878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测出了热功当量的数值:J=4. 18焦耳/卡=427公斤米/千卡。这就从实验上证明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同时,又有人在理论上从气体的定压和定容比热之差推算了热功当量的数值。这时,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才以科学定律的形式被确立起来。

为什么蒸汽机不在中世纪出现?为什么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要到19世纪后期才被人们发现呢?我们知道,认识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发明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了一定实践的需要,才能提出某种认识的任务。

蒸汽机是在工场手工业发展起来,迫切需要强大的动力机以后产生的。因此,蒸汽机就不可能在中世纪出现。

蒸汽机在生产上广泛运用以后,为了提高它的工作效率,人们就得不断改进它,这也是实践的需要。以后生产又向前发展,实践又向人们提出了更新的任务,为了满足各生产部门的需要,又制成各种更新的热机,这样又必然促成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热机效率以及生产中遇到的能量转化的新问题,人们就要从事各种科学实验,这样就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最后导致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可见,这个定律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发展的基础上发现的,没有近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定律是不可能发现的。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说明,认识不仅从实践中产生,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量。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去思索、去解答,从而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例如,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发报机、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还有,畜牧业和农业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水利工程和建筑的需要产生了力学,测量土地面积的需要产生了几何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实践的发展还能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就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

生活在大森林里的老猎人,听到鸟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蛇医看见被蛇咬伤过的伤口,能够立刻指出这是眼镜蛇还是响尾蛇,等等。

这些都表明,谁在哪一方面的实践多,而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谁对哪一方面的知识就多,人的认识能力正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强。

社会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一代比一代更聪明。实践的发展还能给人们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人靠自身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实践提供的科学仪器大大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从一滴血迹、一根毛发或一个烟头验出其血型和其他成分,帮助破案。

飞驰在高空中的人造卫星,可以把地面行人拍摄下来。实践发展所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人类认识的视野,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些人并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不懂得人的认识从产生到发展都要依靠实践,而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全靠有一个好的头脑。

诚然,有一个健康的头脑,是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人的。
4. 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理论层出不穷,新学科不断出现,新知识爆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认识在快速发展。

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更多方面发展。

同学们知道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吗?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这个定律是怎样得来的呢?17世纪以前,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人们用人力、畜力、风力、水力带动一些简单的机械。

后来,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纺织、采矿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机器。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关于动力测量以及机械运动传递的学说,在机械运动范围内也有了运动守恒的初步概念。

到了18世纪,有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计温学和量热学也逐步建立起来了。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18世纪后期,热机出现了。

首先出现的热机是蒸汽机,并广泛运用于生产,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但实践证明蒸汽机还存在不少缺点,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加以改进。

在改进蒸汽机的同时,人们又制成了一些新的热机。如为了交通运输的需要,制成了柴油机和汽油机;为了适应电力工业的需要,制成了蒸汽轮机。

当时的热机一般效率很低,怎样用较少的燃料来使热机尽可能地多作功,即一定量的热到底可以转化为多少功?这是物理学和实际生产技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人们就从事热功当量的研究。

1840年至1878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测出了热功当量的数值:J=4. 18焦耳/卡=427公斤米/千卡。这就从实验上证明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同时,又有人在理论上从气体的定压和定容比热之差推算了热功当量的数值。这时,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才以科学定律的形式被确立起来。

为什么蒸汽机不在中世纪出现?为什么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要到19世纪后期才被人们发现呢?我们知道,认识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发明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了一定实践的需要,才能提出某种认识的任务。

蒸汽机是在工场手工业发展起来,迫切需要强大的动力机以后产生的。因此,蒸汽机就不可能在中世纪出现。

蒸汽机在生产上广泛运用以后,为了提高它的工作效率,人们就得不断改进它,这也是实践的需要。以后生产又向前发展,实践又向人们提出了更新的任务,为了满足各生产部门的需要,又制成各种更新的热机,这样又必然促成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热机效率以及生产中遇到的能量转化的新问题,人们就要从事各种科学实验,这样就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最后导致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可见,这个定律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发展的基础上发现的,没有近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定律是不可能发现的。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说明,认识不仅从实践中产生,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量。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去思索、去解答,从而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例如,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发报机、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还有,畜牧业和农业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水利工程和建筑的需要产生了力学,测量土地面积的需要产生了几何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实践的发展还能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就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

生活在大森林里的老猎人,听到鸟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蛇医看见被蛇咬伤过的伤口,能够立刻指出这是眼镜蛇还是响尾蛇,等等。

这些都表明,谁在哪一方面的实践多,而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谁对哪一方面的知识就多,人的认识能力正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强。

社会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一代比一代更聪明。实践的发展还能给人们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人靠自身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实践提供的科学仪器大大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从一滴血迹、一根毛发或一个烟头验出其血型和其他成分,帮助破案。

飞驰在高空中的人造卫星,可以把地面行人拍摄下来。实践发展所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人类认识的视野,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些人并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不懂得人的认识从产生到发展都要依靠实践,而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全靠有一个好的头脑。

诚然,有一个健康的头脑,是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人的生理只是能力发展的一个物质条件,它本身并不是能力。
5. 那些名言俗语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的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 1。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

革命路线确定以后,革命干部就起决定作用。 毛泽东。
6. 有关实践 联系发展矛盾的诗句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其共同点,又要看各自的特点

6、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古诗与哲学2008-08-31 20:0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1709051557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什么
关友中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实践是人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

1709051557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
关友中答:1、实践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到真实的情境和问题,能够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事物。2、实践促使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实践能够促进综合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709051557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什么
关友中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1.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2. 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3.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4.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709051557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什么
关友中答:1.实践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2.实践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日益完备的工具。3.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1709051557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
关友中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的事物为对象的,但是只有那些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事物,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

1709051557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友中答: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

1709051557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关友中答: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不断涌现,这就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17090515575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吗?
关友中答: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生生不息,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正是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天文学最初是适应古代畜牧业和农业...

1709051557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关友中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正如毛泽东所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再比如“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家方知柴米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均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

1709051557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里
关友中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第三:实践使...


(编辑:宰进卓)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