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家面对欺辱自己的人忍让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问佛,面对他人的威逼和软负,无底线忍让,只能受死就行了吗?

这要看你自己对佛法里面这个“忍”字理解多少了,一般人的忍表现为按住情绪,不让对抗的情绪暴发出来,佛法里面的忍辱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六度之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忍辱是建立在前面布施、持戒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你布施、持戒修得不如法,就做不到佛法里的忍辱,布施表面上是一种施予,实则是为了破除内心的贪执,持戒是摄心,令心清净,即忍辱之心不是压抑按住情绪,是以清净心面对逆境,这才是佛法里的忍辱,如此修学,久而久之,自然得禅定,定中发慧,定中所发的智慧,是真实智慧。
当然这很难做到,能尽量接近就好,首先必须深信因果,深信一切逆境皆是往昔自己所作、今日所受,只要你能信是自作自受,心就能趋向坦然,心越坦然就越接近佛法里的忍辱。

  我们经常听到学佛信佛的弟子们宣传忍辱,也经常有人拿寒山拾得的问答来说,什么他人辱我骂我如何如何的,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做应事准则,也让许多不信佛法的人把忍等同于佛法的处世态度手段,说佛法无法应对争端,只知退让没有原则。 其实很多人不晓得什么是修忍辱,缺乏正确的分析思维。在佛法的道理上讲,忍的是个人“自以为”的辱,并不是不见世间事不知世间事。对于别人施加于己的欺负和争执,首先要分析情况,对于这个情况的实际分析理解缘由,佛法讲叫做如理作意:
  1、如果对方仅仅是无聊的挑衅羞辱,没有任何对他人安乐的针对性,没有伤害性,也就是说对方根本就是个无理取闹的人,那么可以有节制的拒绝他,然后回避他。对于无聊的、无理的人,我们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而忍。就比如一只狗咬了我们,我们不可能去跟它学咬然后它去。对无理的无聊的挑逗的人,其实一样。所以说,面对他人的愚痴和无明,我们自身应该有自知之明,和自制力。
  2、如果对方是因为自己、周边他人与他之间的行为冲突而发生打斗,那么一样也需要理智分析对错因由,该承认错误的承认,该反驳的反驳,有理立足不惧威胁,有所行动的目的不是争执“自我”的尊严,而是维护公义。而且特别注意的是当侵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时,自己出面的斗争是维护众生的和谐,是善事义举。即经论上所谓“若见危难困恶,随己堪任,予以解脱,做无畏施”。
  任何处置都需要记住最前面的话,要如理作意,要理智,放下自我的无明,比如说因为维护他人利益时别人打我们,我们得守法,知道轻重,得充分把握自己,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抗衡,要知人知己,避免不在一个力量级别上的无益竞争,那也是无明。所以对事物的处理得使用智慧,想出多种办法,该报警该求助的就得及早。方法很多,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清醒的思路去决策,而不是蛮干。有理、有智、有节,这就是以佛法去处事的态度。

佛教的忍辱和世间人的忍是不一样的。佛教中的忍是和定力、智慧相关的,不是让人硬忍。释迦牟尼佛前世做忍辱仙人时,被人裁割身体,却不生任何嗔恨心。因为他是有智慧的。世间人有时是形势所迫,有时是利益所趋,有时甚至是为了今后报复而暂时忍让,这些都是很有弊端的。
另外,你所说的忍让会让别人得寸进尺可能并不正确,只是按照平常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事实上,不会有人一直欺负你的,他们也只是来讨债罢了,欺负够了自然就会离开。凡夫习惯于通过短时间的观察就得出结论,而佛法讲三世因果,是长时间的观察得出的更正确的结论。
被人欺负,倘若自己不起嗔心,则一切恶果都将出现在那个人身上。真正相信因果,反倒会对那个人起慈悲心。
末学说得不好,你可以搜索一些高僧大德的开示。

如果你忍辱,但不是因为怯懦,对方是能看出区别的。你要是能忍辱,同时又能眼神清明的看着对方,对方就知道你的忍让来自内心的力量,内心的纯净,这时候他多半不会得寸进尺。真到他得寸进尺,你用同样的清明和力量,对他说:你这么做不对,我不会退让了。这时候你一样在忍辱,因为你没有动嗔心。这是佛家的忍辱。如楼上说,这个忍辱来自智慧,来自力量,来自心灵。

相反,要是因为内心怯懦而退让,然后嘴上说是忍辱,这不是真忍辱,这是在借忍辱之名为自己的怯懦遮羞。

忍辱是为了对治嗔心,佛弟子生嗔心的时候,要用忍辱。生怯懦的时候,则当生勇猛精进之心。佛家修行,行事时,处处观察自己的内心,所谓修行,是修心之行,外在行动之行只是心之行的外在结果。所以你见世人和真佛弟子外在行动一样,以为内心两者也一样,这个误会了。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着,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着“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楼上的各位说得都很好,但既然是世人,未必人人都能有三世因果的佛心。
多数人都相信因果,而并不相信轮回。所以现世报永远都是最直接,最符合人心意愿的报应方法。
既然我们只看得到这一世,既然眼界已经狭隘了,那就尽量不要在这一世留下什麽遗憾和悲伤。
轮回或者真的存在,今世欺我之人或许真的是我前世的债主。
但是啊,楼主,你若体会不到其中的玄妙。那么,千万不要勉强。既然我们只是红尘中轮回受苦的众生,那就尽我们的本分吧。
既然今生来到了世上,既然不是慈悲菩萨,那么,欺我之人,必双倍还之。辱我之人,必反辱之。欲杀我者,必诛杀其全部宗室!

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再说,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种下了被人欺负的因,缘分来时就会被人欺负

推荐
心上莲花处处开


17583669823孩子受到欺负,家长一味跟孩子灌输忍让的意识,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_百 ...
薄陶航答:一、会让孩子受到更多的欺负,而且孩子会变得特别自卑特别懦弱其实有点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家长还一味的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忍让,虽然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小摩擦小矛盾,只要是好好处理的话,孩子就不会受到欺负,也不会受到欺凌,不过家长的反应,他的错误...

17583669823被人欺负了忍让是好事吗?
薄陶航答:不是好事,如果你总是忍着,欺负者不仅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可能还会变本加厉,如果被欺负,应该勇敢的反抗,不过反抗也是需要勇气的,不要一味忍让,这样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就更会欺负你,要是真的忍不了了,就找别人帮忙,或者表明不想被欺负的态度,欺负别人是不道德的!人在江湖,不是你欺...

17583669823为什么家人对外人的各种行为(例如损害自己的利益时候),都很忍让,连我...
薄陶航答:奴性,你明白吗?你是会反抗,他们是习惯了,尊重各自的选择,努力使他们也尊重你的选择。你的价值表现在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可能你家人把价值或者成功认为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取中庸则是2者之间。还是价值观问题,长辈很难改变,尽量理解加帮助,至少别再妄加伤害。

17583669823礼让是礼仪,但是过度的忍让真的好吗?
薄陶航答:对待明事理的人,大家这个时候谦让的话就会促进两个人的关系,对待不懂事理的人,这种谦让反而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他们会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三、结语过度的谦让可能就会被人认为是懦弱的表现,所以大家也必须要把握一定的方法。人和人相处的确是相互忍让的,大家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够更好地处理这段关系,...

17583669823家庭关系中忍让不是唯一的出路,余生我要做个心狠的人
薄陶航答:面对这种缺乏人性、无底线的残恶势力,忍让得让人好辛苦,伤得也只能是自己。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东风恶、西风薄,此时哭和忍让最没用,继续内伤自己。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侵略者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穿,这是真理。世间有一种人,就是犯贱,你越对她好,她越觉得你好欺负,把你的善良当做...

17583669823生活中一味的忍让的话,是否反而会导致自己受到更多的欺负?
薄陶航答:一.不要什么事都忍,要学会看情况 大家都知道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那么我们就可能让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生活里面寻找快乐,所以这时候我们不要总是去忍让别人,这样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我们要学会看场合,如果总是忍让,那么别人就会觉得你特别好欺负,很多...

17583669823陕西被家暴的女子发声,爸妈曾说让她忍,遇到家暴忍让会带来什么后果...
薄陶航答:忍让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如果给对方带来了一种家暴没有太大问题的错误想法的话,那么自己今后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的痛苦,所以说希望女孩子们都能够聪明一点,千万不要忍受这种家暴的行为,更不要为了孩子而付出自己一生的幸福。通过视频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女子被打得有多么的惨,由此也可以见得忍让只会...

17583669823对欺负过自己的人该不该巴结?
薄陶航答:对于欺负过自己的人不应该巴结。因为欺负过自己的人,起码都不尊敬自己,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你根本没必要巴结这样人,他只会欺软怕硬,当你默默忍受他的欺负的时候,他总会觉得你,特别的软弱,你越软弱,他越想欺负你,他把你的忍让当成一种任性,然后不断地欺压着你。你不想因为这些小事和他吵...

17583669823老人欺负自己,该忍让吗?
薄陶航答:三:看自己老公的态度。婆媳之间的矛盾对关键的还是看自己的老公会不会处理,高情商的男人能够把婆媳之间的矛盾都处理好,因为他知道他的态度决定了妻子的地位。大是如果说你的丈夫在你受委屈的时候也在指责你,那么这样的家庭可以离开了。所以女人在找老公的时候,也要看看对方的家庭怎么样,毕竟以后是要...

17583669823面对他人的恶意攻击,一味的忍让很容易产生各种哪些心理问题呢?_百度...
薄陶航答:面对他人的恶意攻击,一味的忍让很容易产生是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评价而让自己感受到委屈,从而引发心理障碍,抑郁症等等的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他人恶意的攻击问题,很多人选择的方式都会一味的忍让,这样就会让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好欺负的,之后再来欺负自己。时对此情况小编觉得还是要保持一...


(编辑:贾艳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