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念完早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怎么会向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宗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佛教与西方宗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扩展资料: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做功课诵经,应该诵全部,不能只选择一部分念诵(《普门品》等是特例,可以单独选出来,但《无量寿经》不可以,而且应该念诵康僧铠法师翻译的版本,这是印光法师选定的),做功课前最好先礼拜,修净土的就念《阿弥陀经》《往生咒》,最后回向,就用1楼的回向文即可

中间有间断,可重新启请加持
回向的话,用古大德楷定的或经文偈就好

如: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这个就圆满了众生了,一样的)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hinese.org/

1.摘自:《大乘妙法莲华经 -化城喻品第七》

1.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身报,同生极乐国。


13225931097念完早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怎么会向
全钧购答:5. 修净土宗的信徒在早课中应当诵念《阿弥陀经》和《往生咒》。6. 早课结束时,进行回向,可以使用楼中所提供的回向文。

13225931097你不知道的佛教往生极乐法
全钧购答:师兄您好: 净土宗是个方便法门,是个特殊法门,是个特别法门,因为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发下四十八愿,愿 愿度无量众生,只需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向专念,一心专念。其中以十八愿最为殊胜,名为:若有众 生、欲生我国、至心信要、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都能够往生,何况七日...

13225931097佛教的早晚课一般是什么内容?
全钧购答:佛教早课:《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祝愿偈》《普贤十大愿王》《三皈依》《祝韦陀》《大吉祥天女咒》《韦陀赞》《回向偈》。晚课:《阿弥陀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仪》《净土文》《普贤警众偈》《三皈依》《祝伽蓝(寺院)》《伽蓝赞(寺院)》《观音赞(居士信众)...

13225931097佛教 对上早晚课的意思作何解释,和内容是怎样的呢?
全钧购答:愿念经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阿弥陀佛 (一拜)恭请阿弥陀佛 恭请释迦牟尼佛 恭请大愿藏王菩萨 恭请诸佛祖,诸菩萨慈悲 恭请文殊普贤,观音势至 恭请天龙护法,护法善神 来此道场接引众生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知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13225931097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全钧购答:师父在病中经历种种病苦和折磨,切身体会到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的伟大和亲切,所以她一生中最大的悲愿就是弘扬弥陀大愿,作阿弥陀佛的广告员—— 广告阿弥陀佛的各种好处,帮助众生念佛往生西方,永离众苦。师父曾在火车上大声念佛,只为了要让同车的人听闻到这句佛号,而能够「一经于耳,假使百千万劫后,...

13225931097佛书上标注此句唯玉林国师派下诸刹念之,除方不念什么意思?
全钧购答:三途八难具离苦。 四恩三有尽沾恩。 国界安宁兵革销。 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 十地顿超无难事。 三门清净绝非虞。 众等皈依增福慧。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13225931097净空老法师关于如何学佛的解答
全钧购答:我们看到一些不认识字的老太婆、老阿公,他从来没有听过经,教他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了几年,居然能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这是什么道理?他相信,没有, 怀疑。这样就可以不要读经了;如果有怀疑,信心还不坚固,不读经不行。 问:专修的寺院道场,早晨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晚课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及忏悔,...

13225931097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复杂人际之中
全钧购答:早课是《无量寿经》第六品,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晚课是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五戒十善。平时没有时间听整部《无量寿经》,这两段经文总要多听几遍,你的早晚课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相应。这个相应就是「信解行证」,我们相信佛的教诲,理解佛所讲的道理,依照方法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思想、...

13225931097佛教中 ,学习中如何心平气静,好好学习,心无杂念
全钧购答:施,持戒,忍辱,苦行。勤修六度万行,破除妄想执著,深入经藏,循经觅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悟后起修,勤除习气,才能打成一片,获证解脱。或者积功垒德,带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能花开见佛悟无生,并得到莲花化身。 第一个问题:佛的弟子怎么修行?佛曾经讲过:凡我弟子,非禅即诵,非...

13225931097请问每天读阿弥陀经和地藏经,应该先读那部经才正确?
全钧购答:刚接触佛法,《阿弥陀经》和《地藏经》可以同时读诵,读诵时顺序没有关系,不过最好分清主次,以及回向的重点。《阿弥陀经》是描写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劝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转凡成圣。这是佛法修学的主要目的。《地藏经》是佛法修学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深信因果,学习孝亲尊师,对於消除粗重的业障、...


(编辑:严修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