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艺术家的故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著名的艺术家的故事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毕加索
  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就连老师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毕加索的母亲听了觉得无脸见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只有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既有天赋的。他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带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齐白石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梅兰芳
  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时,曾带往香港存入银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统治下的香港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梅兰芳,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兰芳日夜思考的难题。他问夫人怎么办?夫人说:“最近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现在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近日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然而此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上海当局的报纸抢先发布头号新闻,言称:“褚部长目瞪口呆,一场画展一场虚惊!”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广大群众也纷纷寄来书信,支持梅兰芳的爱国行动。梅兰芳看到全国人民对他如此赞赏和支援,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贝多芬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一、丢勒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1471-1528),一个金银手饰匠的儿子,生于德国纽伦堡。丢勒从小继承了父亲艰苦奋斗、勤奋求实的品德,即热衷于对一切事物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探求精神。从师于纽伦堡艺术大师米·沃尔格穆特的丢勒,不愧是一个神童,他13岁就能独立创作完成一幅相当成熟的自画像,18岁时的自画像,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大艺术家的水准。作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完全可以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遥相呼应。

丢勒是一位全才的大帅,他永不满足已知的世界,在生活与艺术的领域里不断探索和发现其规律。丢勒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雕刻家和建筑家,他在几何学、建筑学和造型比例的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历十年心血写出的《比例论》,是对世界绘画理论的杰出贡献。在丢勒的作品中,素描与黑白版画约占他全部代表性作品的一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版画是德国早期绘画的传统;二,他在1486-1489年从师沃尔格穆特期间,老师向他传授的也上要是素描和版画。

丢勒的炭笔素描特点是粗扩、雄劲,用线的轻重缓急极有分寸,而且比较洗炼。他在1500-1594年间,主要集中精力画人体与动物的素描练习。目的是要掌握写实的确切理解力,通过人体素描探究男女两件的比例差异,从中发现两性完美的人体比例标准。丢勒在游历意大利之前,在艺术上的创造性早为意大利许多知名画家所注目。1505年,丢勒在意大利时,比他年长40岁的名画家乔凡尼·贝利尼曾向他索要一支他用过的普通画笔,丢勒让其挑选,并当场作了示范.画了“一缕柔软纤细的女性波浪式秀发”,这使贝利尼大为惊讶。贝刊尼认为画如此精细的对象一定用特殊的画笔,可见丢勒技艺之高。

德国的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尼德兰在内容上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的影响:一是城市下层群众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二是在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鼓动下展开的“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德国三位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丢勒、格伦瓦尔德、小荷尔拜因,就产生在这一时代,其中,以丢勒和小荷尔拜国的艺术功绩最富有世界意义。

德国艺术家很少表现人体美,因为他们不像意大利人那样接受过古希腊、罗马雕像的人体美的启迪。德国艺术一般重在表现精神气质,也许这正是日耳曼民族性格的一种绘画传统。小荷尔拜因留给后世的,除油画作品外,主要是杰出的素描肖像;丢勒的素描和版画侧是他毕生创作的主要方向。如素描肖像《母亲》是世界素描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丢勒笔下的《母亲》,不仅成功地刻画了自己母亲的形象,表现了儿子对慈母最深厚的爱,而且还表现出德国民族极为坚强的性格特征。又如 《93岁老人》,是为创作《圣哲罗姆》所画的素描稿,该作品的力度实为世界素描典范之一。丢勒的作品不仅属于德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荷尔拜因

汉斯·荷尔拜因(1497-1543)生于德国的奥格斯堡,该城仅次于纽伦堡,是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它将欧洲商品传播到地球的另一端,同时又将东方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故此地极为繁荣。荷尔拜因是同名画家老汉斯·荷尔拜因之子。他在父亲建立的画室完成学徒时期。这座美术作坊成为奥格斯堡美术学校的奠基。荷尔拜因从青少年时代就倾向于自由的艺术风格。1515年,他离开父亲的作坊来到巴塞尔,开始受到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感召,并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Erasmus von Rotterdan,尤崇拜其作《愚昧颂》等,该书对荷尔拜因的画风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巴塞尔从事插图艺术时,他将首批插图作品献给他崇拜的不朽作品《愚昧颂》。

荷尔拜因的艺术才华仅倾注于人物肖像,对描绘风景没有兴趣,尤笃尚苏格拉底的名言:“让我们 觉得有兴趣的不是树木,而是人。”故集中全力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神态特征,追求的画品能将人物的瞬间性格与永恒性格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在巴塞尔逗留两年后迁居洛桑。用三年时间为该城市政官员设计室内装璜工作,其所有壁画体现了文艺复兴精神,其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他父亲。1519年又回到巴塞尔,被当地行会接纳为画师,并获得该市公民权。1521年,荷尔拜因为巴塞尔议会大厅绘制作品,表现希腊、罗马的历史故事及各种图案,富有鲜明的希腊、罗马精神,并体现出绘画与建筑艺术的非凡和谐。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思想与前期纯自由风格相比,更加紧密地和人的生存与命运连接在一起。152O年,画家与一个年长4岁有钱的寡妇结婚,遂安居于巴塞尔,但不久又去英国。

宗教改革运动来势凶猛,把巴塞尔所有教堂绘画毁之一炬,迫使政府官员宣布——禁止创作教堂画和所有宗教艺术。唯一被抢救的作品是画家夫人及两个孩子的画像。

1529年,荷尔拜因又离巴市前往伦敦。他联络英国的德籍同胞,为他们画肖像,这些画大部分都保留卜来。1536年.他被命为宫廷画师,成为英国“王室画家”。他画亨利王、皇太后及皇室人员,画得最多的是国王,同时也画过科学家、艺术家及陌生公民。由于技艺超群,小荷尔拜因倍受赏识并名声远扬,故获得了16世纪艺术家所能得到的全部荣誉。他的中晚期岁月,都是在伦敦度过的,全力为亨利王和王室效忠。

荷尔拜因贡献给亨利国王的宫庭女士们和其他王室人员的创作,均具有明显的理性风格,全力忠实再现被画对象、突出表现其客观性,画家不受他们瞬息万变的情绪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客观性。因此,画家把视点调节到在人物的面部进行现实的客观的观察,除此以外,他什么都不关心,这几乎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似。所以,他以绝对淡化、冷峻的态度作画。可贵的是,画家追求的不是神化的人,而是表现现实人的真实面貌。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具有与现实作品同等的吸引力。他的艺术富有平静和谐的高度美感。画家不仅吸收了文艺复兴时代形式的美学部分,同时在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过程中又再现了他日益精湛的素描肖像艺术才能。他在巴塞尔时期的作品,为前期之作,均被该市收藏;在英国时期的作品,主要为中晚期作品,则被英国温索尔宫及部分私人珍藏。

荷尔拜因的素描艺术高度超过了他的油画。他的素描作品,有着精湛绝伦的艺术造诣,堪称世界一流素描人师之作。他继承了丢勒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简约传神的肖像画风格。荷尔拜因从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志趣和表现的方面,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特有的线描表现技法。他的线条准确到位,依据线条的粗细、浓淡以及转折变化,暗示出人物头像的内部结构关系,而运用在衣饰等部位的线条则放松自如,具有简洁活泼的感觉。在作画过程中,他开始用“银笔”画在柔软的画纸上,最后用鹅毛笔蘸上褐锈色加重线条来提高力度。同时也多用炭笔画素描,他喜欢在自己处理过的画纸上,用米色、茶色或浅赭或各类冷色等水色染纸,经过加工的画纸最适宜发挥画家的技法。有时在素描上略敷淡彩,上有时使用粉笔,这此都依据表现对象而定。素描作品完成后,用一种阿拉伯树胶加骨粉混合的溶液喷固画面。此法是丢勒从意大利传至德国的。

荷尔拜因性情平和朴实,画风谨慎稳健。罗丹说:“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三、门采尔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出生于德国布罗斯劳。从小在父亲开办的一所石印工厂中干活,逐渐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30年,举家迁居柏林。不久,父亲病逝,年仅15岁的门采尔继承父业,独白担负全家四口人的生活来源。

18岁时,几经周折考进了柏林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但时隔不久,只因给学院院长留下缺乏天资、不可造就之名,被迫离开了他所向往的学府,从而踏上一条艰苦的自学之路。

门采尔最初的成名之作,是1838-1844年为歌德的诗《艺术家生活的道路》而作的一套版画插图,及后来陆续创作出的版画,这些作品显示了门采尔杰出的素描才华,并引起了德国艺术界的广泛注意,同时被“青年艺术家协会”接纳为会员。此后,门采尔的艺术声誉不断提高,并挤身于德国宫廷画家行列。

当时的德国,是腓特烈大帝执政的时代。在门采尔成为宫廷画家后,他的绘画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和刻画腓特烈大帝时期皇宫贵族让层人物的豪华生活。大量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皇宫礼仪、庆典宴会及皇帝生活等内容。其二,以平民及工人为素材,尤其是以工人为上题的作品以极强的感染力反映出工人生产劳动的场面。代表作是1872-1875年的《轧钢工厂》。

19世纪40年代,德国美术占有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落后陈腐的拿撒勒画派和杜塞尔朵夫画派。门采尔在早期曾受一定的影响,但后期将创作方向转入了现实生活。门采尔在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和刻画的一切物象都来自于其他艺术家所不及的速写之中,即使在别人所不屑一顾的物象,他却能在凝神静气之后,激发情趣以至灵感奔涌.表现出势不可遏的劲头。他对浩瀚雄奇或悲壮贫瘠的自然景象皆一往情深,深情凝聚笔端,其疾笔速写有一种意气奋发、震撼心灵的昂扬精神。美是有生命的,生命永远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生动的物象往往呈现在过程中,画家最善于捕捉运动中的形象,甚至转瞬即逝的物象。从而锻炼了自己一手坚实、潇洒、泼辣而熟练的造型硬功。对于表现物象繁杂的庞大场面更具有惊人的概括才能,对于光的处理,他能用素描充分表现出空气的颤动和阳光的闪烁。

门采尔是一位很重理性的艺术家,为创作一幅画,必须先画大量的素描,人物、道具、环境……如创作《轧钢工厂》之前,他在工厂的火光和机器喧闹声中画了几百幅现场素描。世界上尚无哪位画家像门采尔那样肯在素描中沿着最为精湛的艺术峰脊走钢丝,一旦失足就会落入矫揉造作的无底深渊。他作的用心之细,使人感到他和落笔成画的粗豪的印象派同样都是天才。他是精心创伤的巨匠。

另外,门采尔始终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幅作品,对同一个题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一再深入研究后又反复重画,直至完全满意为止,决不半途而废。他深知,艺术不可能在空设的庭院和假想的楼阁中诞生,也不可能弃源寻水,即兴而成,总是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人生的天地里觅寻,然后立意、创形、刻画、塑造,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才是引人入胜的艺术。

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曾 他是德国当代“第一个最伟大的画家”。俄国彼得堡艺术学院授予门采尔为该院荣誉院士称号。这位画家之所以受到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他的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与俄国进步画派的作品具有某种共同性。然而,决不相同。

门采尔是一位异常勤奋的画家。岁月有夕阳,艺术无黄昏,直到暮年他仍作画不辍。

四、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于柯尼斯堡,是德国最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她的作品曾在30年代和70年代在我国展出,其作品极富有时代感和革命性,同时更具有民族色彩。1927年,当时对一切事物采取冷漠态度的罗曼·罗兰,对珂勒惠支下了一句中肯的评语:“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当今德国一支最优美的歌。”与画家60年的创作生涯比较,在与她同时代的艺术家中还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像她那样紧凑严谨,那样富有人民性和完美无暇。德国作家博多·乌泽说:“珂勒惠支塑造了我们民族面貌的主要特征。我们大家都是这位探索真理的、受苦受难的德国母亲的儿女。人们见到我们就想到珂勒惠支,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人们又见到了我们。”

她的全部作品,除了早期一幅笑得很自然的自画像和注明1910年所作的腐蚀版画《母与子》之外,再也难找到明朗欢快的气氛。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一生,多么强烈地沉浸在激动和活力之中,沉浸在痛苦与思念之中。”她面向世界,忠于生活,反对战争。正是这些品质,使她的作品成为德国民族的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乌泽说:“这些作品像一枚两极之间晃动的指针,可以用《母与子》和《死神与妇女》这两幅作品来表示。”她所有作品,都来自一个源泉,而且又汇集到一条大河之中。

珂勒惠支在其早期作品中,本着德国自然主义的精神,强调叙述性因素。她说:“我当时除了叙述性的艺术外,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艺术。”在动荡的政治生活中,她深受革命运动的影响。1893——1897年所作的《纺织工人起义》和1901年——1908年所作的《农民战争》组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表达农民和工人的苦难和失望。她的作品,呼唤援助、同情和怜悯,她呼唤的是每个人的良心。她反对统治势力,表示气愤,但并不号召暴力革命以及社会和世界面貌的改变,画家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进化论者。”

珂勒惠支画了多幅自画像,但这些作品并无任何个人心理描写的因素,她表现的主要不是本人,而表现的是德国母亲的悲剧。她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每当我创作一个女人的形象时,在我脑际浮现的始终是一个看到世界苦难的女人。她凝视着世界,缄默不语,歌德也许能找到语:‘内心的迷宫’或‘极乐世界的渴慕’。”

珂勒惠支的创作活动,虽然接触到各种流派,但并未受这些潮流多少影响。她坚毅地冲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反对象征主义逃避现实的观点,她用震撼人心的表现方法塑造了德国人民革命史上达到顶点的悲剧形象。画家的艺术风格,实质上是表现主义,但她那独有的罗盘针始终对准着人类的尊严和对真理的渴求。

珂勒惠支是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和雕塑家。她在问忆录中写道:“我的色彩不堪造就,我偶尔读到了马克斯·克林格尔的《色彩与素描》,于是感到自己根本不是一个色彩画家。”1911年5月25日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德国的艺术无论如何需要吸收罗马时代的精华,法冈人l卜是凭他的灵感幸运地达到了绘画的天才境界。而德国人则缺乏色彩灵感。”

珂勒惠支的黑白艺术是20世纪的高峰之一,如《织工》、《织工队伍》、《在工厂主家门前》和《牧场》多次在展览会上获得成功。当她的组画在勒尔特车站展出后,当时理事会的审查者之一门采尔曾建议给《织工》颁发小金质奖章,但国王拒绝了这个建议。然而,从此她跃入了第一流艺术家的行列。后来德累斯顿的收藏馆馆长马克斯·勒尔斯买下了这套组画,并在馆内给对珂惠支颁发了小金质奖章。她获得成功后,声誉大振,并应美术女校聘请任素描课教师。

1933年1月,第三帝国纳粹掌权后,她最困难的时期开始了,当年2月,珂勒惠支教授第一个被驱逐出普鲁士艺术学院,在博物馆、展览会上她的作品也被取缔。

战争的暴风雨和法内斯的黑暗势力,使她和千千万人遭难的人们一样受到学生打击。1914年,长子彼得在弗立德阵亡,她几乎全垮了!她用悲痛的泪水浇灌着儿子墓地的鲜花。为怀念自己的儿子及战争中的所有阵亡者,经过伴随苦痛的长年酝酿和构思,1932年完成了跪在墓前的《双亲》雕像这一伟人杰作。

哀悼儿子的内心悲伤和对整个民族遭到深重灾难的悲愤都汇集在她的心头。卡尔逝世后,她再一次被抛向孤寂和痛苦的峰巅。1942年,次子彼得又在俄国阵亡,长孙也相继阵亡于疆场,她的家和儿子汉斯的家也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痛苦折磨着她,痛苦震撼着她,但她决不为痛苦所屈服。她在最悲痛的岁月,坐在自己的栖身之所——莫里茨堡一间斗室的窗边,听人给她朗读歌德的《浮士德》。她记录着云的运行和风的流动,从中寄予着对死人的人们的怀念和对活着的人的无限希望。

纵观珂勒惠支的全部作品,正是她生命的精华。从她的版画、素描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艺术家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以及她对人生、对艺术、对战争与和平的行法,尤其是对劳动者始终燃烧的一颗赤诚的心

五、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浪漫曲(Op.50)。
贝多芬的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
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家的故事
(一)
京剧大师梅兰芳须发明志的故事

1941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的那天,留居在香港的梅兰芳(京剧演员,1894-1961)蓄起唇髭,没融几日,浓黑的小胡子就挂在脸上。他年幼的儿子梅绍武好奇的问:“爸爸,您怎么不刮胡子了?”
梅兰芳回答:“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
不久,他回到上海,住在梅花诗屋,闭门谢客,时常在书房里的台灯下作画,年复一年靠卖画和典当度日。上海的几家戏院老板,见他生活日渐窘迫,争先邀他出来演戏,都被婉言谢绝。
有一天,汪伪政府的大头目褚民谊突然闯到梅兰芳家,要他作为团长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和东京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
梅兰芳用于指着自己的唇寇,沉着他说道:“我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吊吊嗓子,早已退出舞台了。”
褚民谊阴险地笑道:“小胡子可以刮掉嘛,嗓子吊吊也会恢复的。哈,哈,哈……。”
笑声未落,只听梅兰芳一阵讥讽的话语:“我听说您一向喜欢玩票,大花脸唱得很不错。我看你作为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不是比我更强得多吗?何必非我不可1褚民谊听到这里,那肥嘟嘟的脸蛋顿时敛住笑,红一阵白一阵,吱唔了两句,狼狈地离开了。

(二)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 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 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三)达·芬奇

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埃罗从此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

荷尔拜因的艺术才华仅倾注于人物肖像,对描绘风景没有兴趣,尤笃尚苏格拉底的名言:“让我们 觉得有兴趣的不是树木,而是人。”故集中全力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神态特征,追求的画品能将人物的瞬间性格与永恒性格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在巴塞尔逗留两年后迁居洛桑。用三年时间为该城市政官员设计室内装璜工作,其所有壁画体现了文艺复兴精神,其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他父亲。1519年又回到巴塞尔,被当地行会接纳为画师,并获得该市公民权。1521年,荷尔拜因为巴塞尔议会大厅绘制作品,表现希腊、罗马的历史故事及各种图案,富有鲜明的希腊、罗马精神,并体现出绘画与建筑艺术的非凡和谐。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思想与前期纯自由风格相比,更加紧密地和人的生存与命运连接在一起。152O年,画家与一个年长4岁有钱的寡妇结婚,遂安居于巴塞尔,但不久又去英国。

宗教改革运动来势凶猛,把巴塞尔所有教堂绘画毁之一炬,迫使政府官员宣布——禁止创作教堂画和所有宗教艺术。唯一被抢救的作品是画家夫人及两个孩子的画像。

1529年,荷尔拜因又离巴市前往伦敦。他联络英国的德籍同胞,为他们画肖像,这些画大部分都保留卜来。1536年.他被命为宫廷画师,成为英国“王室画家”。他画亨利王、皇太后及皇室人员,画得最多的是国王,同时也画过科学家、艺术家及陌生公民。由于技艺超群,小荷尔拜因倍受赏识并名声远扬,故获得了16世纪艺术家所能得到的全部荣誉。他的中晚期岁月,都是在伦敦度过的,全力为亨利王和王室效忠。

荷尔拜因贡献给亨利国王的宫庭女士们和其他王室人员的创作,均具有明显的理性风格,全力忠实再现被画对象、突出表现其客观性,画家不受他们瞬息万变的情绪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客观性。因此,画家把视点调节到在人物的面部进行现实的客观的观察,除此以外,他什么都不关心,这几乎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似。所以,他以绝对淡化、冷峻的态度作画。可贵的是,画家追求的不是神化的人,而是表现现实人的真实面貌。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具有与现实作品同等的吸引力。他的艺术富有平静和谐的高度美感。画家不仅吸收了文艺复兴时代形式的美学部分,同时在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过程中又再现了他日益精湛的素描肖像艺术才能。他在巴塞尔时期的作品,为前期之作,均被该市收藏;在英国时期的作品,主要为中晚期作品,则被英国温索尔宫及部分私人珍藏。

荷尔拜因的素描艺术高度超过了他的油画。他的素描作品,有着精湛绝伦的艺术造诣,堪称世界一流素描人师之作。他继承了丢勒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简约传神的肖像画风格。荷尔拜因从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志趣和表现的方面,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特有的线描表现技法。他的线条准确到位,依据线条的粗细、浓淡以及转折变化,暗示出人物头像的内部结构关系,而运用在衣饰等部位的线条则放松自如,具有简洁活泼的感觉。在作画过程中,他开始用“银笔”画在柔软的画纸上,最后用鹅毛笔蘸上褐锈色加重线条来提高力度。同时也多用炭笔画素描,他喜欢在自己处理过的画纸上,用米色、茶色或浅赭或各类冷色等水色染纸,经过加工的画纸最适宜发挥画家的技法。有时在素描上略敷淡彩,上有时使用粉笔,这此都依据表现对象而定。素描作品完成后,用一种阿拉伯树胶加骨粉混合的溶液喷固画面。此法是丢勒从意大利传至德国的。

荷尔拜因性情平和朴实,画风谨慎稳健。罗丹说:“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三、门采尔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出生于德国布罗斯劳。从小在父亲开办的一所石印工厂中干活,逐渐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30年,举家迁居柏林。不久,父亲病逝,年仅15岁的门采尔继承父业,独白担负全家四口人的生活来源。

18岁时,几经周折考进了柏林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但时隔不久,只因给学院院长留下缺乏天资、不可造就之名,被迫离开了他所向往的学府,从而踏上一条艰苦的自学之路。

门采尔最初的成名之作,是1838-1844年为歌德的诗《艺术家生活的道路》而作的一套版画插图,及后来陆续创作出的版画,这些作品显示了门采尔杰出的素描才华,并引起了德国艺术界的广泛注意,同时被“青年艺术家协会”接纳为会员。此后,门采尔的艺术声誉不断提高,并挤身于德国宫廷画家行列。

当时的德国,是腓特烈大帝执政的时代。在门采尔成为宫廷画家后,他的绘画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和刻画腓特烈大帝时期皇宫贵族让层人物的豪华生活。大量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皇宫礼仪、庆典宴会及皇帝生活等内容。其二,以平民及工人为素材,尤其是以工人为上题的作品以极强的感染力反映出工人生产劳动的场面。代表作是1872-1875年的《轧钢工厂》。

19世纪40年代,德国美术占有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落后陈腐的拿撒勒画派和杜塞尔朵夫画派。门采尔在早期曾受一定的影响,但后期将创作方向转入了现实生活。门采尔在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和刻画的一切物象都来自于其他艺术家所不及的速写之中,即使在别人所不屑一顾的物象,他却能在凝神静气之后,激发情趣以至灵感奔涌.表现出势不可遏的劲头。他对浩瀚雄奇或悲壮贫瘠的自然景象皆一往情深,深情凝聚笔端,其疾笔速写有一种意气奋发、震撼心灵的昂扬精神。美是有生命的,生命永远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生动的物象往往呈现在过程中,画家最善于捕捉运动中的形象,甚至转瞬即逝的物象。从而锻炼了自己一手坚实、潇洒、泼辣而熟练的造型硬功。对于表现物象繁杂的庞大场面更具有惊人的概括才能,对于光的处理,他能用素描充分表现出空气的颤动和阳光的闪烁。

门采尔是一位很重理性的艺术家,为创作一幅画,必须先画大量的素描,人物、道具、环境……如创作《轧钢工厂》之前,他在工厂的火光和机器喧闹声中画了几百幅现场素描。世界上尚无哪位画家像门采尔那样肯在素描中沿着最为精湛的艺术峰脊走钢丝,一旦失足就会落入矫揉造作的无底深渊。他作的用心之细,使人感到他和落笔成画的粗豪的印象派同样都是天才。他是精心创伤的巨匠。

另外,门采尔始终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幅作品,对同一个题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一再深入研究后又反复重画,直至完全满意为止,决不半途而废。他深知,艺术不可能在空设的庭院和假想的楼阁中诞生,也不可能弃源寻水,即兴而成,总是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人生的天地里觅寻,然后立意、创形、刻画、塑造,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才是引人入胜的艺术。

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曾 他是德国当代“第一个最伟大的画家”。俄国彼得堡艺术学院授予门采尔为该院荣誉院士称号。这位画家之所以受到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他的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与俄国进步画派的作品具有某种共同性。然而,决不相同。

门采尔是一位异常勤奋的画家。岁月有夕阳,艺术无黄昏,直到暮年他仍作画不辍。

四、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于柯尼斯堡,是德国最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她的作品曾在30年代和70年代在我国展出,其作品极富有时代感和革命性,同时更具有民族色彩。1927年,当时对一切事物采取冷漠态度的罗曼·罗兰,对珂勒惠支下了一句中肯的评语:“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当今德国一支最优美的歌。”与画家60年的创作生涯比较,在与她同时代的艺术家中还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像她那样紧凑严谨,那样富有人民性和完美无暇。德国作家博多·乌泽说:“珂勒惠支塑造了我们民族面貌的主要特征。我们大家都是这位探索真理的、受苦受难的德国母亲的儿女。人们见到我们就想到珂勒惠支,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人们又见到了我们。”

她的全部作品,除了早期一幅笑得很自然的自画像和注明1910年所作的腐蚀版画《母与子》之外,再也难找到明朗欢快的气氛。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一生,多么强烈地沉浸在激动和活力之中,沉浸在痛苦与思念之中。”她面向世界,忠于生活,反对战争。正是这些品质,使她的作品成为德国民族的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乌泽说:“这些作品像一枚两极之间晃动的指针,可以用《母与子》和《死神与妇女》这两幅作品来表示。”她所有作品,都来自一个源泉,而且又汇集到一条大河之中。

珂勒惠支在其早期作品中,本着德国自然主义的精神,强调叙述性因素。她说:“我当时除了叙述性的艺术外,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艺术。”在动荡的政治生活中,她深受革命运动的影响。1893——1897年所作的《纺织工人起义》和1901年——1908年所作的《农民战争》组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表达农民和工人的苦难和失望。她的作品,呼唤援助、同情和怜悯,她呼唤的是每个人的良心。她反对统治势力,表示气愤,但并不号召暴力革命以及社会和世界面貌的改变,画家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进化论者。”

珂勒惠支画了多幅自画像,但这些作品并无任何个人心理描写的因素,她表现的主要不是本人,而表现的是德国母亲的悲剧。她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每当我创作一个女人的形象时,在我脑际浮现的始终是一个看到世界苦难的女人。她凝视着世界,缄默不语,歌德也许能找到语:‘内心的迷宫’或‘极乐世界的渴慕’。”

珂勒惠支的创作活动,虽然接触到各种流派,但并未受这些潮流多少影响。她坚毅地冲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反对象征主义逃避现实的观点,她用震撼人心的表现方法塑造了德国人民革命史上达到顶点的悲剧形象。画家的艺术风格,实质上是表现主义,但她那独有的罗盘针始终对准着人类的尊严和对真理的渴求。

珂勒惠支是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和雕塑家。她在问忆录中写道:“我的色彩不堪造就,我偶尔读到了马克斯·克林格尔的《色彩与素描》,于是感到自己根本不是一个色彩画家。”1911年5月25日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德国的艺术无论如何需要吸收罗马时代的精华,法冈人l卜是凭他的灵感幸运地达到了绘画的天才境界。而德国人则缺乏色彩灵感。”

珂勒惠支的黑白艺术是20世纪的高峰之一,如《织工》、《织工队伍》、《在工厂主家门前》和《牧场》多次在展览会上获得成功。当她的组画在勒尔特车站展出后,当时理事会的审查者之一门采尔曾建议给《织工》颁发小金质奖章,但国王拒绝了这个建议。然而,从此她跃入了第一流艺术家的行列。后来德累斯顿的收藏馆馆长马克斯·勒尔斯买下了这套组画,并在馆内给对珂惠支颁发了小金质奖章。她获得成功后,声誉大振,并应美术女校聘请任素描课教师。

1933年1月,第三帝国纳粹掌权后,她最困难的时期开始了,当年2月,珂勒惠支教授第一个被驱逐出普鲁士艺术学院,在博物馆、展览会上她的作品也被取缔。

战争的暴风雨和法内斯的黑暗势力,使她和千千万人遭难的人们一样受到学生打击。1914年,长子彼得在弗立德阵亡,她几乎全垮了!她用悲痛的泪水浇灌着儿子墓地的鲜花。为怀念自己的儿子及战争中的所有阵亡者,经过伴随苦痛的长年酝酿和构思,1932年完成了跪在墓前的《双亲》雕像这一伟人杰作。

哀悼儿子的内心悲伤和对整个民族遭到深重灾难的悲愤都汇集在她的心头。卡尔逝世后,她再一次被抛向孤寂和痛苦的峰巅。1942年,次子彼得又在俄国阵亡,长孙也相继阵亡于疆场,她的家和儿子汉斯的家也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痛苦折磨着她,痛苦震撼着她,但她决不为痛苦所屈服。她在最悲痛的岁月,坐在自己的栖身之所——莫里茨堡一间斗室的窗边,听人给她朗读歌德的《浮士德》。她记录着云的运行和风的流动,从中寄予着对死人的人们的怀念和对活着的人的无限希望。

纵观珂勒惠支的全部作品,正是她生命的精华。从她的版画、素描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艺术家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以及她对人生、对艺术、对战争与和平的行法,尤其是对劳动者始终燃烧的一颗赤诚的心

五、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浪漫曲(Op.50)。
贝多芬的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
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王羲之故事-东床快婿
郗山与微山岛隔水相望,山上有一座好大的坟墓,墓前有一统石碑,上书:“东晋太尉郗鉴之墓”,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
郗鉴是金乡县人,少年时家中贫寒,连饭也吃不上,可为人聪慧好学,加上他贤达的人品德性,以儒雅著名乡里。大家伙都想让他成才成名,就自愿献粮献钱资助他,于是他便刻苦地习文练武,奋进不息,不久就文武全才了。到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当皇上时,郗鉴被诏为龙骧将军兼兖州刺史。后来司马绍登基又升他为东骑大将军,督都徐、兖、青三州军事。咸和年间,郗鉴奉旨平叛叛党,立了大功,又加封他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导,就数他这武官太尉了。�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女儿尚未婚配,要为女择婿,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可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丞相王导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再说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家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张良和军家之杰的目夷,离他们的墓地不远有一风景秀丽的小山丘,地处徐(州)兖(州)之间,历为吾供职辖区,吾死后就葬于此。”王羲之还为其岳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碑文。后来,这座无名的小山丘就叫做“郗山”了。

1941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的那天,留居在香港的梅兰芳(京剧演员,1894-1961)蓄起唇髭,没融几日,浓黑的小胡子就挂在脸上。他年幼的儿子梅绍武好奇的问:“爸爸,您怎么不刮胡子了?”
梅兰芳回答:“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
不久,他回到上海,住在梅花诗屋,闭门谢客,时常在书房里的台灯下作画,年复一年靠卖画和典当度日。上海的几家戏院老板,见他生活日渐窘迫,争先邀他出来演戏,都被婉言谢绝。
有一天,汪伪政府的大头目褚民谊突然闯到梅兰芳家,要他作为团长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和东京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
梅兰芳用于指着自己的唇寇,沉着他说道:“我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吊吊嗓子,早已退出舞台了。”
褚民谊阴险地笑道:“小胡子可以刮掉嘛,嗓子吊吊也会恢复的。哈,哈,哈……。”
笑声未落,只听梅兰芳一阵讥讽的话语:“我听说您一向喜欢玩票,大花脸唱得很不错。我看你作为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不是比我更强得多吗?何必非我不可1褚民谊听到这里,那肥嘟嘟的脸蛋顿时敛住笑,红一阵白一阵,吱唔了两句,狼狈地离开了。

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2.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17147857601求5个数学家的故事,一个故事100字左右,不用太长。
越闹泊答:数学家的故事:①苏步青上初三时,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对学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从此他在数学上认真钻研,取得伟大成就。②莱昂哈德·欧拉小时候他就...

17147857601请问 数学家的故事
越闹泊答: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

17147857601中国武术家故事
越闹泊答:1895年,霍元甲进入“怀庆会馆”担任掌柜,并收山东好汉刘振声为弟子,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1897年,霍元甲结识“大刀王五”王子斌,二人相见如故。第二年,“大刀王五”为救民女,遭八国联军杀害并枭首示众。霍元甲潜入北京,深夜盗回首级,使其身首合葬。1900年,俄国大力士到津,登广告自...

17147857601我要数学家的故事2篇
越闹泊答:1,高斯(1777—1855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才.年仅三岁,就学会了算术,八岁因发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而深得老师和同学的钦佩.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1799...

17147857601武术家的故事 200字左右
越闹泊答:杨露蝉偷拳 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又买些拳图剑谱之类·.. 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讨饭的,冻得昏迷...

17147857601数学家的故事,极短极短,也不是太短哈,四篇,急需啊。。。大概20字左右...
越闹泊答: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

17147857601谁知道哪位武术家的故事
越闹泊答:孙禄堂晚年,已将拳术传给了次子存国,小女剑云及门下弟子,孙一生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小女孙剑云女士是现任孙氏术极拳研究会会长,孙氏太极拳的第二代掌门人。1915年到1932,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

17147857601武术家的故事(征文)
越闹泊答:在跟随李长叶学八卦掌期间,吕紫剑还曾经上过武当山拜师,拜在紫霄道长门下习内家拳。在吕紫剑习武20年后,他终于学有所成。1920年,南京雨花台举办武术擂台,当时已27岁的吕紫剑一举夺得了武术大会擂台冠军。这标志着吕紫剑结束了拜师学习的生涯,开始自立于武林之中。吕紫剑的武术新人生是从行...

17147857601河北沧州著名武术家,南山搏猛虎,深潭驱长蛟
越闹泊答:电影中经常看到有人打败俄国大力士或者日本武士,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只是他的故事很多被嫁接到别人身上,但是没多少人知道,他就是河北沧州人王子平,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他才七八岁时候。人家不教,他就偷着学,偷着练。自己挖沟,挖坑,以此来练习跳远和蹦跳。随着沟的挖宽,坑的挖深,他的功夫...


(编辑:冯园变)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