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什么道教不修功德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为什么道教没有兴修巨大神像的习惯,而佛教却有呢?

佛教喜欢大兴土木、建造神像,是受到古希腊的偶像崇拜影响,后来也把修建神像算入功德。而道教则讲究清静无为,不搞修建巨大神像的套路,也不把修建神像算入功德之中。总体来说,这是两个教派理念不同造成的现象。

首要,释教造像的前史,要远早于道教。实际上,释教前期也是不推崇造像的。释迦牟尼生前的时候对立偶像崇拜,因而,在他生前以及身后的数百年时间里,释教没有雕凿佛像的传统。而到了公元前后,贵霜王朝时期,大乘释教开端鼓起。于之前的原始释教和部派释教比较,大乘释教,吸收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偶像崇拜传统,因而开端大规模的雕凿佛像。
所以从释教传入我国的一开端就有了刻画佛像的传统。在大乘释教,刻画佛像是一种积德行善,因而信徒关于这一行为趋之若鹜。再加上,南北朝以及这以后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前史上释教快速开展和鼎盛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大量的释教石窟造像,其间不乏规模宏大的佛像,四川乐山的大佛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次,宗教理念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两大宗教在营建石窟方面不同的态度。汉传释教将营建石窟是为积德行善,因而无论是和尚仍是在家信徒,在这一方面都竭尽全力。反观道教,并不将营建石窟和造像,视为一种重要的积德行善,关于这种行为显然缺少满足的宗教内在激励。

再次,从两大宗教的前史开展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佛教的层级划分清晰,理念完善,在对信徒的吸收上面非常积极。而道教讲究清静无为,收徒有门槛,这就必然导致道教的财力不足,也就使得道教在进行类似于雕凿佛像这样的大型宗教工程的时候,没有释教那样的财力支持。

最后,道教其实还是存在大规模的神像的,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分布仍是在数量,以及艺术成果上来看,道教显着的要逊于释教。至于近年来,很多当地选用现代工艺铸造的神像,现已不再是单纯的宗教行为,而是商业行为,和宗教的联系现已不大了。

当然啊 必须讲啊!!做善事就是功德啊!!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解释】想要求证天

仙的人,应当积集一千三百件善事;想要求证地仙的人,应当积集三百件善事

道教也要修功德。道教讲究初真十戒,其中的十戒就是要求道教徒把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
道士都有功过格,这是他们逐日反思登记自己行为的善恶以自勉自省的簿格。月底累积功过相抵,累积功过转下月或者下年,以期勤修不已。
道士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结成内丹这是内功成就,但是还不能成仙。要成仙还要积累外功,就是要到尘世间为世人排忧解难。有些为世人治病,有些为地方斩妖除魔或者祈雨等。
八仙就是典型的代表。内外功都圆满了才能白日飞升成为天仙。

只要佛教不炼丹应该不难理解。佛教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我们本来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作佛,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因此主张放下一切不着色相,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在佛学看来,炼丹成仙也不得究竟,也不能达到最终解脱。仙人只是寿命远远比凡人长久,但是最后还是要经历生住异灭的过程,还是要消亡的。因此佛教不执着于炼丹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八仙中的吕洞宾修仙有成,但是被佛学大师黄龙禅师点化,“饶经八万劫,未免落空亡。”,于是也皈依佛家,并做偈语:弃却飘囊击碎琴,从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当年错用心。 最终也彻悟解脱。

功德一说是佛教才有的。道教没有功德这个说法。
肤浅的说一句就是:
佛教的精华是研究死后的归宿。目的是死后有个好住处。
道教的精华是研究怎么样才能不死。目的是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修功德本来就是佛教用语。佛教讲修来世,修福报,所以要修功德。
道家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没有功德这一说法。

不修基督教的功德,或者说不修佛教的功德,道教讲究符命!通过祀祭,祈符!获得情分!导引万物,保举仙阶!
所谓做好事,做善事,美国最民主最自由那套,道教选择好坏皆叩拜!不因为坏就逃避叩拜,不因为好就总叩拜!

道教是修道养德····
只有度己才能度人··不然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盲目贪求福报,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为求福报而盲目的放生,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危害自然···
盲目施舍职业乞丐等等······


19712319708道教有功德吗
程珊言答:道教当然是有功德的,只不过道教一直以来很低调务实,所以不会修功德,立功德碑。1。大德所问具体是指何功德?解脱烦恼功德?修行圆满功德?利益众生功德?2。功德一词源於佛教,与「福德」不同 福德是指善业善报 就如同道教所主张「得道飞升」因修善业而享天人(仙)福报果位 待福报尽时又会堕入下界...

19712319708道教收徒八不收你知道是哪八不收吗
程珊言答:七、心不坚:不耐苦唯宏行,学而不修,虚耗光阴者不收。八、心不固:学道不专,好参外道,三心二意者不收。此外,道教还有道法十不传,以下是具体内容:一、不忠不孝之人、不仁不义者不传。二、执迷不误、言语轻狂、自以为是者不传。三、不尊师重道,诽谤道者不传。四、不敬师,不遵规...

19712319708为什么道教没有兴修巨大神像的习惯,而佛教却有呢?
程珊言答:佛教喜欢大兴土木、建造神像,是受到古希腊的偶像崇拜影响,后来也把修建神像算入功德。而道教则讲究清静无为,不搞修建巨大神像的套路,也不把修建神像算入功德之中。总体来说,这是两个教派理念不同造成的现象。首要,释教造像的前史,要远早于道教。实际上,释教前期也是不推崇造像的。释迦牟尼生前的...

19712319708道教有功德吗?
程珊言答:比如很多善信误以为功德等同于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少件好事,积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名为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通过修行而获取的经验,福德等于金钱,金钱能用完,而经验不会消失。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所以道教提倡积功累德,《道德经》上讲:“圣人不积,既...

19712319708求解:道教或者道家讲不讲功德
程珊言答:当然啊 必须讲啊!!做善事就是功德啊!!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解释】想要求证天 仙的人,应当积集一千三百件善事;想要求证地仙的人,应当积集三百件善事

19712319708道教没有兴修巨大神像的习惯,为何佛教却有呢?
程珊言答:道教不是没有新修巨大神像的习惯,而是道教和佛教的宗教理念差异非常大。佛教是认为,给佛渡今生是一种功德。而道教并不相信这一些认为外物觉得修炼应该要修心。并且一直以来道教并没有佛教发展得那么好。道教也有道观,但是相比较起来道观并没有寺庙修建的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了解的就是佛教有新修...

19712319708道教有没有功德回向说法
程珊言答:基本没有。一般都是祷告回向给上圣高真,然后祈愿由上圣高真把功德布施出去给众生。比如说诵经就是把经力回向传达到圣真,有圣真去实行人所祈愿的功德。很少有像佛教那样直接把功德直接回向给众生。比如我念一卷《太上三生解冤妙经》,以及赞扬天尊功德。念完了就祷告祈愿太乙救苦天尊能救度天下婴灵...

19712319708道教问题风水风水,何为大功德,不沾因果的神佛行善还有没有功德。三清...
程珊言答:三清在道教中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人形化,元始天尊代表着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灵宝天尊代表着宇宙开辟的过程,道德天尊(民间俗称太上老君)代表着宇宙开辟之后成为宇宙的状态!而因果应该是不昧因果而不是不沾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明白因果关系了自然就可以了却困果,了却了才能不沾,而了却则...

19712319708各位师兄道友好,请问佛教的功德和道教的功德是一样的吗?感恩!
程珊言答:你好,佛教说的功德和道教说的功德是一样的。《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佛教对于功德的解释有很多,但一般都是以善心合于善行为累积功德的方法。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

19712319708道教收徒八不收 你知道是哪八不收吗
程珊言答:五、心不善,不怜弱苦,害伤人物,行恶为非者不收。 六、心不定,轻浮狂妄,不待传承,持窃道法者不收。 七、心不坚,不耐苦行,学而不修,虚耗光阴者不收。 八、心不固,学道不专,好参外道,三心二意者不收。此外,除了道教的收徒八不收之外,道教还有道法十不传,下面就让我们一...


(编辑:伏岩堵)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