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按死者尊卑排序:死、卒、崩、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按死者尊卑排序应是:崩、甍、卒、死。

根据:

西汉 戴圣《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意思是天子死了叫崩,诸侯死了叫薨,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平民死了叫死。

北宋 宋祁《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意思是凡丧事,三品以上官员称薨,五品以上官员称卒,从六品到百姓称死。

扩展资料: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没有到成年就死去或为国战死者一般用“殇”,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用“薨”。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薨



按死者尊卑排序应是:崩、甍、卒、死。
有出处为证:《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具体分析如下: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

崩(bēng),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当然了,“拉出去崩了!”不算。

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卒(zú),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不禄(bù lù),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 "不禄,不终其禄."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殇(shā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为国战死者:国~。~魂。

殒(yǔn), 古代泛指死亡。

缢(yì), 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殪(yì), 古代称被射死,杀死。

殂(cú), 泛指死亡。

圆寂,专指和尚的死。也叫“坐化”。

登仙,专指道士之死。也称“羽化”。

牺牲,指英雄壮士之死。也叫“捐躯”。

怎么所有人都在这句话“按死者尊卑排序应是:崩、甍、卒、死。”里打了个错别字?
更正一下:
按死者尊卑排序应是:崩、甍【这个字错了!它最底下是“瓦”字,念méng。正确的是“薨”hōng】、卒、死。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甍、卒、死

下面是瓦念meng下面是死念hong


19124782062“崩”、“薨”、“卒”、"不禄"、“死”
翟利苛答:崩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薨 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卒 古代称大夫死曰卒.不禄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殒 古代泛指死亡.缢 古代称吊死或绞杀.殪 古代称被射死.殂 古代泛指死亡.死 古代平民之死亡....

19124782062关于古代几种身份的人的死的说法
翟利苛答:天子死叫“崩”,beng;亲王,诸侯死叫“薨”,hong;大夫死叫“卒”,zu;士死叫“不禄”,bu lu;未成年: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shang。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自然地终结生命叫“寿终”。出自《礼记·曲礼下》...

19124782062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
翟利苛答:古时不同阶级对死的不同叫法有:崩、襄、薨、卒、不禄、死、殇。在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极为森严,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都必须使用不同的称呼。1、崩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后又衍生出“驾崩”一词,有“皇驾崩塌”的含义,用以...

19124782062对死者的称谓有哪些
翟利苛答:崩: 是称天子之死。 (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升霞: 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星驾: 是称天子之死。薨:诸侯、皇室成员、有爵位的官员死叫薨,唐代后仅二品官员死后才用薨;说法有薨落、薨奄、薨殁、薨殂、薨背、薨逝、薨谢等。卒: 称大史之死。

19124782062古代对人死的几种称谓
翟利苛答:古代对人死的几种称谓崩: 是称天子之死。 (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 升霞: 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 星驾: 是称天子之死。 赛: 是称诸侯之死, (古代二品以上的官员之死称蔑) 卒: 称大史之死。 (卒是终的意思) 不得: 是称士人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

19124782062卒、崩、薨、死的区别是什么?
翟利苛答:1、使用对象不同:殁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小孩夭折和病死或庶民死亡。卒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大夫。崩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天子,即皇帝。薨的使用对象一般是诸侯或皇子。2、葬礼规格不同:殁的葬礼规格最为简陋,口含米,新衣一称。卒的葬礼规格次之,口含贝,新衣五称。薨的葬礼规格次于天子,口含珠,新衣七称...

19124782062古代不同阶层死的叫法
翟利苛答: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hōng)、“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崩,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

19124782062古代对人死的几种称谓
翟利苛答:1、天子死叫“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为“驾崩” 。2、诸侯死叫“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3、大夫死叫“卒”。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4、士死叫“不禄”。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5、百姓死...

19124782062死在古文中的说法?
翟利苛答:1、崩 读音:bēng 意思: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引证: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2、亡 读音:wáng 意思:死。引证:两汉曹操的《蒿里行》:...

19124782062人终有一死,古代说死是怎么表达的?
翟利苛答:1、按社会地位划分:驾崩:中国古代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为驾崩。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不禄:古代士死的讳称。宾天:委婉语。谓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2、按年龄划分:殇:不满 20 岁死亡。下殇:8~11 岁死者;中殇:12~15 ...


(编辑:喻顺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