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到底是为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想必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主要是喝酒和吃粽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喝酒,喝的是什么酒,古代的人在端午节喝的是雄黄酒和菖蒲酒,在那个时期还有朱砂酒,只不过被雄黄给代替了。接下来由我来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他的意义吧?

在民间有这样的的一个说法喝了雄黄酒,百病都绕道走。我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这天都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的配料方法是在普通的酒里加入雄黄。雄黄,又叫鸡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也是一种矿物质。雄黄他的主要成分有皮肤金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人体结核杆菌,绿脓球菌等不同程度上的作用,而且对毒虫有一定的作用,古代的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说,“雄黄的气味比较浓偏于温热有一定的毒性,.拥有去虫,蛇毒,杀虫的功效,主要治虫毒和蛇毒。”

听了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民间白蛇传说的故事,在端午节这天许仙拿着一杯雄黄酒给他的妻子喝,没想到白娘子在许仙的面前露出了原形,许仙当场就昏了。这是根据雄黄连想出来的。
到了明清时期,把雄黄酒和菖蒲酒称为一种酒。在《五杂俎》中挺到:“饮菖蒲酒也,一而又以雄黄人酒饮之。”意思是把菖蒲酒放入雄黄中一起喝。这种‘雄黄酒’有的人从五月初一的时候就在太阳地下开始曝晒,端午节这天到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端起杯中的雄黄酒喝下,一呢可以庆贺,二来可以健身。

除了雄黄酒和菖蒲酒,还有一种朱砂酒。明朝的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提到端午节这天用朱砂酒,涂抹在身上可以尽量的避开那些虫,蛇毒。也可以洒房间内外起到避虫,蛇毒的危害。

雄黄酒属于阳性的东西,古代人们端午节的时候在额头涂抹雄黄酒是为了辟邪用的。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1、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2、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到底是为什么?用黄酒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中国民间有句“早端午,晚中秋”。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中国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古代长江流域非常流行。

一般雄黄酒只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没有纯饮料。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五毒的功效。古代没有碘等消毒剂时,用雄黄泡酒可以解毒止痒。未达到饮酒年龄的儿童,成人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等部位涂抹雄黄酒,用于消毒和防止疾病和昆虫叮咬。

古诗词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端午节的时候,孩子们拿着艾叶,披上菖蒲,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下“王”字,辟邪防病。角落、床下等撒雄黄酒,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端午节期间及节后,气候炎热,苍蝇虫飞,有毒气体上升,疾病萌发。古人认为,人吃全谷物是在患各种疾病,从口入的病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在与各种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喝雄黄酒,戴香囊可以驱邪解毒,这有其医学原理。要说香囊,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在很多地方都很丰富,人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用雄黄来制作雄黄酒。《清嘉录》记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在酒中加入雄黄。雄黄,橙红色,可入药缓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酒。以前建宁几乎在家做雄黄酒,但大部分都是男人喝的,有些会喝的女人也喝了一些。孩子喝不了,大人就把手浸在酒里,涂在孩子的脸上、耳朵上、耳朵上、手掌上、脚上。后来人们把艾叶、熏草等原料加入到雄黄中,做成香包给妇女儿童佩戴。

据说屈原投河后,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在河中被鱼龙咬伤,纷纷往河里扔饺子和咸蛋。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的酒,倒进河里,说要药打晕鱼龙。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包在孩子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擦七窍。让那些毒蛇害虫不敢像屈原那样伤害灵魂纯洁的孩子。据说这是端午节人们喝雄黄酒的由来。





因为端午节的时候天气会慢慢的暖和起来,这样的话会有很多的虫子会活过来,雄黄酒可以很好的驱虫,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循环好一点。

因为到了端午节,天气非常的热,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蛇虫,雄黄酒可以很好的避除蛇虫,所以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涂饮雄黄酒。

这是一种习俗,在酒中加入雄黄,而且以这种方式来杀菌,古人说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走远。

因为是端午节,天气很热,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些蛇虫。雄黄酒能很好地避开蛇类和昆虫,所以古人在端午节时会涂抹和饮用雄黄酒。


18228138528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阙炕樊答:避邪驱瘟。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时候人们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同时,中国民间流传着《白蛇传》的故事,传说端午节饮雄黄酒可以现白蛇原形,因此,在民间人们往往饮雄黄酒以望...

18228138528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阙炕樊答:驱邪避毒、庆祝丰收。1、端午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气和邪气都重。在这个时候,人们容易生病,甚至有蛇、虫、鼠等动物的侵扰。而雄黄酒被认为具有杀毒辟邪的作用,可以驱除身体里的邪气,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2、端午节也是中国传统的丰收节,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雄黄酒作为一种饮品,也是庆祝丰收...

18228138528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阙炕樊答:驱邪解毒、防虫蛇。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驱邪解毒、防虫蛇。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人们在端午节这天饮用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防虫蛇。

18228138528古人端午节流行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阙炕樊答:雄黄酒属于阳性的东西,古代人们端午节的时候在额头涂抹雄黄酒是为了辟邪用的。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

18228138528端午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阙炕樊答:端午节雄黄酒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屈原,防止他被虫蛇伤害。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所以就形成了端午节时喝雄黄酒的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端午节喝雄黄酒传说: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

18228138528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
阙炕樊答: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端午节文化内涵介绍 关于端午祝福...

18228138528为什么古代人在端午的当天,要涂饮雄黄酒呢?
阙炕樊答: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从...

18228138528过端午节喝雄黄酒的由来
阙炕樊答:1.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一位老者倾倒雄黄酒于江中,以驱赶蛟龙,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鱼类吞噬。2. 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传统,人们在端午节时会饮用雄黄酒,并将其涂抹在身体的七窍之处,如耳鼻口等,以期驱邪避害,抵御蛇虫鼠蚁的侵扰。3. 雄黄酒是由雄黄...

18228138528为什么端午节要喝寻黄酒,有什么依据和说法。
阙炕樊答:寻黄酒就是雄黄酒 喝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

18228138528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阙炕樊答:朱砂,是一种矿物,又称丹砂,是提炼水银的重要原料,有药用价值。古人曾用朱砂人酒,可能因其效果不及雄黄,至清已被雄黄酒所取代。古人为什么要饮雄黄酒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


(编辑:弓蚂琼)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