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岁孩子1-10会数的。就是不认识。算正常吗。教了好多遍还不认识。气的我又打又骂。打完又后悔。他说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我儿子3岁多了,注意力不集中,教他认字一个数字教上二三十遍也记不到,气得我不行.教了三次打了三次.没办法

如果你不能让宝宝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的话,最好的策略就是:放弃。
因为这样做至少可以保护孩子将来的学习兴趣不被破坏掉,否则,将来等孩子上学对学习已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厌恶情绪那就悔之晚矣。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你要孩子学习什么,最好都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点遵循科学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才可能会起作用,在小学前的学习主要是诱导而绝不是逼迫,一旦孩子无法接受就要马上喊停,这样做肯定不会错的。而且在学龄前期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学习知识来得更为重要,机械的识字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深深的伤害。换言之,如果一个孩子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在将来的学习中这种习惯特性也会发挥出很重要的作用,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你之所以不能进行下去,是因为你不够了解孩子,只是一味灌输,效果当然不好,至于方法每个孩子的特性都千差万别,于别的孩子有效的方法可能对于自己的孩子却是效果低微,方法要靠你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去琢磨去寻味,而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能结合游戏进行当然孩子会更喜欢些。比如你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都由孩子念出故事名字然后再由你趣味的念出故事内容,而孩子听故事又喜欢重复,于是认识故事名字的字宝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喽,方法还有很多,总之有趣味能吸引孩子的方法都是最佳方法。而且学字最好是由最容易的开始,可以开始是由孩子念出故事名字,然后过渡到大概三个字为一句四行为一首这样的有趣儿歌,孩子的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有了成就感有了趣味,这样的学习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有兴趣有成就的两条前提条件下,家长还要能坚持,这样在无数次的重复中,卓越的才能就建立起来了。这一点,不光是对识字,还是音乐或是学英语、数学等等各方面来说都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种方法,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就会把孩子推上自主学习的道路,那么给孩子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学几个字认几个数唱几首歌这些简单的技能知识了,而是把探寻知识的道路指引给了他,那么,我想前方将是无尽的知识宝库在等待着他去自我探索去发掘,学习的前途应该是无量的。最后一点我还想再提醒你一下,想想当初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肯定是协助、鼓励、加等待是不是!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五岁的孩子,1到10会数,但是不认识,其实我觉得这种事情也不能太急,因为你对她又打又骂的话,你会让他对这个事情产生抗拒的心理,然后他心里面就更加不愿意用心去理解,我觉得如果他不会的话,你就不要光生硬的去教他1到10的数数,你可以给她举个例子,多用一些生动一点的方式去教他,比如说让他数糖果之类的,多教几次,也不要骂他,不然的话到时候他会本能的抗拒这个,然后他就更加没有办法学好数数了。

你别打孩子,那样孩子会认为都是学这个而惹出的货,而被打,有些严重的,还会对数学这方面产生厌学的。所以,千万别对孩子打骂,你可以天天交三次,早上教一次,中午交一次,晚上交一次,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打孩子!这样每天交,交完之后,你还可以跟孩子说,只要学会了还有奖励,或实现孩子的愿望。千万不要急。

千万不能为这个打孩子,你这样只会让孩子害怕看到这些,从心底抵触学习,可以从生活中找一些例子一点一点的教慢慢来

你该趣味性的教孩子,打骂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比如:2 你可以象形的鹅的脖子,最好是动画的。这会让孩子更感兴趣

你可以去买些玩具数字来给他玩,例如积木就有这种的。1-10的,和数字一样的,


15598767928孩子不会数数怎么办,1-10分开就不认识,比如让他数5个苹果,数到5以后你...
彭咸届答:一开始能数到10就可以了,睡前的数数,开始也是10拍10拍地数,等到孩子也会了,就再接着往后数。学习一定要渗透在游戏里,否则孩子会烦的。

15598767928宝宝5岁了不认识1-10告诉他五六边就是记不住怎么办都急死我了是智力有...
彭咸届答:让老师教老师比父母更有耐力,而且老师有方法。

15598767928我家小孩六七岁了从一到十都不会数也不认识是咋回事啊!
彭咸届答:你家的孩子六七岁了,从1到10都不会数,也不认识,可能孩子对数的概念还是缺乏的,那像其他的啊,苹果啊,香蕉这样的图片让他认。他会认说明他的这个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好的。

15598767928怎么教孩子认识1到10数?
彭咸届答:家长用手指启发宝宝:1、3、5、7、9两个一对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总是剩下一个不成对,这些数就是单数:2、4、6、8、10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正好没有剩余的,这些数就是双数,双数就是能成双成对的数。二、教宝宝寻找单、双数 家长先叫宝宝找找自己身体的器官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如眼睛、...

15598767928我家小孩六七岁了从一到十都不会数也不认识是咋回事�?
彭咸届答:可能是早教的缺失,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这些所以孩子不会数数,如果孩子教了也不会,那么应该去医院给孩子做一些检查,是不是发育迟缓导致的,通常幼儿园小班都会数数了

155987679286岁孩子还不会数数1-100怎么办?
彭咸届答:在他的头脑中,数群已不再是由一些“1个”集合起来,而是由子集组成。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以后,就形成了数概念。3岁幼儿对数的认识还处于知觉阶段,他们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把握客观物体的数量,出现少量、模糊的数概念。4—5岁幼儿已经形成初步的数群概念,能正确区分10个以下实物的多少和比较10以内两...


(编辑:酆育民)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