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2
  加强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的练习,会让你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一)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 立春 ,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 编织 的浓阴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驱赶季节的低迷,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1、文中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

  2、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

  3、第⑤段中划线的 句子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划线词“点缀”的含义。

  5、本文不止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 说说 它的表达作用。

  6、作者在第⑦段中是怎样展开联想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二)
  (1)对于绳子,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2)那年要 出国 ,特地到百货公司,买来一只很大的箱子。尼龙绳子,织染着红、黄、黑、绿四色的交错的方格图样。看起来很热闹很新潮,正像我当时的心情。出国前几个月,我细心地用各式流行的衣服、杂物等将它塞满。

  (3)出国前夕,父亲没有征得我的同意,便径自拿来一根牢固的绳子,左两圈、右两圈地将它结结实实地捆住!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懊恼极了,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脑子里老大不甘愿地想着:谁要带这么难看、这么土气的五花大绑的皮箱出国?多没面子!然而,临别依依,我只得将一腔埋怨压抑下来!

  (4)飞机经过日本,转飞加州,当我从旧金山机场的旋转台领出那只皮箱时,我赫然发现,皮箱上的那条漂亮的、一路到底的长拉链,竟沿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跃然欲蹦出来的东西,竟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了!

  (5)此后,在一连串飘零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蔽体保暖的衣服的时候,父亲那低着头,沉默而坚定的捆缚箱子的神情,便时时映现脑际。父亲的影像,就像那根强韧而扎实的绳子,在我最软弱的时候,化成千万股力量,拉我、牵我、缠我、持我,及时伴我走过长路,一段又一段!

  (6)而在风里,在雨里,在雪里,在异地的土地上,这根绳子,便这样,变得绵长而无尽了。

  1.从全文内容看,这篇 文章 如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 》一样,写的都是 ___________ 。

  2.从全文层次看,这篇文章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_______,第二层 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_____________ 。

  3.全文结构看,用以联系有关人、事、情的线索是 ______________ 。

  4.从全文人物看,作者重点刻画了父亲 ____________ 的充满爱意的形象。(用原文回答)

  5.概括文中2、3、4、5段所蕴涵的作者的心情,要求用二字词语。 心情为: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说说第四段中的两个“竟”字的表达作用。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答案
  (一)

  1、答案:冬雨、落叶、原野

  2、答案:因为作者离开德宏后,在异乡感受了冬天的寒冷和寂寥,与家乡的冬天有了对比,才感到家乡冬色的秀美。

  3、答案:比喻。把落叶比作德宏冬天的旗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德宏冬天来临的标志就是落叶。

  4、答案:点缀本意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文中是指原野上有白霜装点,再配上 其它 景物,使德宏冬日的原野更加美丽。

  5、答案:答出其中一个点即可。

  示例一: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作用:用北国冬天的壮景、江南冬天的娇怯,衬托出德宏冬天热情的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二: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作用:把北方与德宏的冬天作了比较,衬托出德宏冬天的特点,有花有雨、无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6、答案:由听到的看到的,联想到“饱满的种子”、“熊熊的火把”、“壮实的堤岸”、“流泻的大波”。这些联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弱到强,淋漓尽致地抒发并深化了作者对德宏这块热土的热爱、赞美与歌颂之情。

  (二)

  1.背影 父爱

  2.描写抒情

  3.绳子

  4.捆缚箱子

  5.快乐 懊恼 惊奇 思念


13476315003初一语文阅读题求解!!
廖货矿答: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一)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

13476315003现代文梅雨潭阅读及阅读答案
廖货矿答:1.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就是梅雨潭的由来 2.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就是梅雨潭的由来 3.“踞”字表现...

13476315003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廖货矿答:17.“惊讶” “不安”(1分,只要答对其中一种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时其中一种即可)”愤怒” “无奈或歉疚”(1分,必须要答出“愤怒”方可得分) 18.承七启下;(1分,答“过渡”亦可)既具体概括了境内河床干涸现象的严重,(1分,意思对即可)又以“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一句引发对人类(或“人们...

13476315003草虫的村落现代文阅读题及理解答案
廖货矿答:4、语句合理,第一局最好是拟人句,前面的“走路”是拟人;第二句不限制:听见洞穴里蚂蚁的“吵架”声……看见 树底下幽幽的小花 5、略 猜你还感兴趣的:1. 鹦哥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 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3. 《逍遥游》中考阅读题的答案 4. 正确的...

13476315003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答案《一只鸟》《香伯》《天使儿》《天使...
廖货矿答:20.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21.如果你是香伯的徒弟,你会怎么做?(4分)答案 15.①一面作饼,一面骂人。②不接受别人的建议。③上门买饼必须电话预订,否则概不应酬。④代销他的香饼必须在同一天卖完。⑤厌恶、拒绝机械化做饼。⑥孤僻沉默。16承上启下。17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更加真切地...

13476315003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廖货矿答:1、 文中写了几队父子?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2、 第2段中“那个女人”改为“儿媳妇”好不好?为什么?答:3、 在第12段中的结尾横线上用比喻修辞补充完整句子。答:4、 怎样理解“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答:5、 为什么画面上父亲的目光“阴沉而悲哀”,又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答:6、 请你选择本文...

13476315003求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答案,跪求!
廖货矿答:5.说说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①“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为失败之母” 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③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能处处认识一致,事事无怨无艾,人人对你理解? 6.题目是“许多事不必在乎”,而文章开头却说“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揣摩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 7.试分析...

13476315003语文阅读题?
廖货矿答: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

13476315003大地的语言阅读题答案现代文
廖货矿答:6.提示:本题5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2分、语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3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大地的语言阅读题答案现代文相关文章:★ 《大地》毕飞宇阅读答案 ★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 冰窗花阅读题的答案现代文 ★ 耳光现代文...

1347631500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整理
廖货矿答: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占分值仅次于 作文 ,而初中生在这方面失分却很多。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1 概括类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 文章 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


(编辑:韩软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