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没有适合二十来岁女性读的佛经,最好是关于对待人生的态度,还有感情的。还有关于如何放下执念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对待人生怎样的态度最好

【词典解释】

汉语词典解释

词语:人生

注音:rén shēng

释义:①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道路|幸福的人生。②中篇小说。路遥作。1982年发表。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一心想离开农村,后因叔父的关系当了县委通讯干事。他抛弃了深爱着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而与县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相爱。不久,他“走后门”当干部的事被人告发,只得回乡劳动,他和黄亚萍的关系也告结束。

《佛学大词典》解释

(一)指人中之化生。即于成劫之初,欲界有情世间之成立。〔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俱舍论卷十二〕(参阅‘劫初’2815)

(二)指人之降生于世、人之生命。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七上)谓:‘惟人生,无不有苦。’(参阅‘七惟’105)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

(术语)鞞婆沙论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尝言及,其云佛经说初生人云云,今见阿含经。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净行,云云是也。见余冬序录。

【阐述】

人生是什么?人生,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字眼,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瞬间。人生如书,一本深沉厚重的书,一本一辈子才能写完,读完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写好,读懂的书。
婴儿在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便是书的序言,书的名字就是婴儿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生命在慢慢长大,人生之书也渐渐成篇,其中有过辉煌,也有暗淡,有成功的足迹,也有歪斜的脚印,欢愉跟泪水同在,激情与失落共存。
写好、读好人生这本书,需要奉献自己的全部甚至宝贵的生命。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 ‘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实验室里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终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实现了她人生科学的梦。世人景仰的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他无悔的人生,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是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生命停止时,也能以你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从‘清贫’的方志敏到甘做‘小小螺丝钉’的雷锋,从‘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却将个人的安危得失抛之脑后。他们无须置身事外、逃避现实,更不屑于在故弄玄虚的吟唱中显示清高,对人生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构成了他们既光辉、伟大而又平凡、真实的人生,他们之所以能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因为有着较常人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千千万万像这样献身的人和像这样活着的人,他们真不愧是把人生这本书写好了、读懂了、读精了。
如今,面对市场经济的茫茫大海,一些游戏人生的人,由于对人生的迷惘和困惑,把人生当成一场戏。他们说戏是人写出来的,角色是人扮出来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似真,实是假,以假乱真。对人生这本书不屑一顾,生活中,在金钱和物欲的引诱下,自甘堕落,自觉或不自觉的误入了歧途,造成终身的遗憾。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在不知不觉中写自己的人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读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尽管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不能以你是否是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来衡量,环卫工人清扫马路,他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优美洁净的环境,这就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平凡中体现出伟大。毕竟当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的是少数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名利,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挣扎中撰写自己的人生。人生这本书,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非写不可的、非要读不可的,而且非要写好,读好不可的。

【人生守则】

1.你将获得一具躯壳。
不管你喜不喜欢,在人世的这段时间,这个身体都属于你。

2.你必须接受学习的过程。
你将到一所称为“生活”的学校当全职学生,每天你都会有机会学习到不同的课程;有些课程会让你觉得兴致盎然,有些或许会被你评为枯燥乏味。

3.在人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4.你必须彻底学会每个教训。
如果你不受教,那么每个教训将会一再重复,直到你学会为止。一旦学会了,才能继续下个学习。

5.学无止境。
生命的每个历程都有必须学习的课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6.珍惜已拥有的。
没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7.你会从他身上看到自己。
你会去爱某人,是因为你在他身上见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恨某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8.你的一生全凭你自己决定。
你有所需的一切资源及工具,要如何利用,全看你自己的本事及抉择。

9.答案存在你心中。
你心中藏有对生命疑问的答案,只要你倾听内心的声音,信任自己的直觉,必能得到解答。

10.你将会忘记上述的规则。
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随时记起这些规则。

11.人生很短暂,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等待。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爆发出来,才可以说是活过了一次。

12.13.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没有什么。时间会洗涤旧的痕迹,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路遥小说】

《人生》——路遥成名作

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作品是《人生》。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简析

本文将以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点(性格)和第二节第四点(经验积累)分析 路遥 写作中的智能结构和基本能力。
当代作家路遥( 1949——1992 ,陕西人)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的穷苦农民家庭,很早就失去母爱和父亲支撑,离开生身之地,过继到外地同样穷苦的伯父家,心灵受到双重的苦痛折磨。少年时代一系列穷困、饥饿、歧视、自卑、愤慨、奋斗、挫折等锤炼着他:考试的落第,饥饿中被迫吃嗟来之食,被人戏弄的屈辱,文革时的狂热与理想风帆的折损,回乡后的孤独苦闷,与北京下乡知青的失败的恋爱,当然也有真正的友情、乡情的温暖。这段生活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性格,而且锤炼了他的心理特质,同时也成为路遥小说的基本素材。少年路遥在特殊时代的特殊自然与文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形成了未来作家路遥的性格: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对肉身的双重蹂躏。路遥沉重的生存压力与接踵而来的精神创伤使路遥走向自卑,而强悍狂放、沉郁争胜的西北风沙铸就的性格,又迫使他对自卑进行超越,从而改变自身的屈辱状态。于是,路遥通过文学创作,不自觉地把这种超越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的心灵投射到他心爱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等向命运挑战的抗争者身上,也就是说,这些主人公或者围绕主人公发生的各种事件,大都具有路遥自身的体悟和经验,从而完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段灿烂揪心的神话。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也是对英年早逝的路遥超越苦难和自卑的最好褒奖。
他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尊严、道德激情,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在苦难面前始终强调人的强健的生存意志和乐观的生存态度,乃是路遥的人生本质。路遥用一种对生活的质朴而博大的爱,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在《人生》中,高加林受尽各种屈辱,他发誓要离开农村。后来通过关系进入县城做通讯干事,为了前途,他决定背叛爱情。而这对巧珍来讲,意味着毁灭性的精神打击。“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刘立本的二女子这下子算彻底毁了:她就是不寻短见,恐怕也要成个神经病人。因为谁都知道,这事对一个女孩子意味着什么;更何况,她对高玉德的小子是多么地迷恋啊!”但是,巧珍找到了值得为之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找到了爱情之外的值得留恋的美好的东西:“ 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 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
同时路遥把人们内心的苦楚、卑怯、愤恨、欢乐与喜悦都刻画得异常真实,如《人生》中加林民办教师的被替换,他与巧珍的爱情,加林拉粪与张克南他妈冲突等莫不如此。《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盘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盘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盘底,溅了他一脸的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路遥著:《平凡的世界》第 5 页)但是,孙少平仍坚持认为:“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 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孙少平在可怕的饥饿中忍受着“困难”的煎熬,甚至自卑、屈辱和误解,然而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清白”和“ 尊严”,即使饿得“ 心火缭乱”,也绝不随便偷别人的瓜果和“庄稼”充饥。
困窘、屈辱的苦难体验给路遥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记忆,因而其作品贮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形成了路遥作品所独有的苦难情结。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灌注了关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形成了路遥小说独有的苦难意识,并在苦难的磨砺中主动地建构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理想的人生。而笔下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似乎是作家路遥自己的另一替身或者影子。
所以,进行文学写作,写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笔下那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去,充分调动各种写作经验,才能使文本精益求精。
关于人生的哲学阐述
人生,顾名思义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展现过程。之所以人们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程度、读的书听的事都不同的缘故。任何自身对每个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不知道在婴幼儿时期他怎样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不知道伴随着他的成长整个人类社会运转到了哪个阶段,不知道当他迈入校园、社会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和谁共度一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后代子孙,不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还有感觉。但这些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思考和学习获得的。人生并无所谓苦和乐,苦乐都只是人的感受而已,这些感受是人的人格、性格、心智模式决定的,是可以转化的。我的教育观是,人的品质才是教育的重点,只有具备坚强和理智的品质,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加和谐融洽地相处,人生也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人生对于个人是体验性的,也是抽象的,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也是由某些不连续的事件构成的。人生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价值包括个人对于人类整体这个物种的繁衍延续的价值,也包括个人实现在其社会中的地位获得认同和尊重的价值。我所认同的乐观精神是这样的:我知道我必将死去,化为宇宙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被人爱也爱过人,也因为我努力奋斗过,为理想拼搏过,为失去痛苦过,为获得欣喜过,失落过,寂寞过,孤独过,愤怒过,憎恨过,我可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斯多葛派,是伊壁鸠鲁主义者,是犬儒主义者,是黑格尔主义者,是费边主义者,是后现代主义者,等等,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的人生使命,知道我所应且能够通过努力做到些什么,人生是一次旅程,它的目的地不是坟墓,而是每一次的邂逅,每一次的激情迸发,每一次的努力后的获得,失去我,地球仍将旋转,但也有可能不再旋转,这些都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知道我想做什么,知道我该怎么对待发生在我身上我身边的所有事情,是的,我并不悲观,努力未必有获得,人是必死的,这都是,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的,我承认这些,但我不会放弃努力,因为活着的每一分钟我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感受着的。

最适合你读诵的经典有一个,《金刚经》。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安抚这个心。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发心。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布施。

对人的态度,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感情也是一样。有所住的心,都是苦恼的心。你也许要进入工作。要走入社会。在社会上,一切服务,就是布施。因为布施,就一定有回报。在公司里努力工作,也是布施。其回报就是工资。如何工作?那就是无相布施。

也许你现在什么也没有看懂。无所谓。你找一本金刚经。好好读,一遍一遍的读。一句一句的想。再对照你的生活印证。你就会慢慢地明白,金刚经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我自身自08年开始持诵金刚经。受益极大。一言两语说不完。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大德,都是受益于《金刚经》。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磐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佛经《无量寿经》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二十多岁学佛的人很多。大家都学习大德净空老法师。人生忒度就是《弟子规》云:凡是人,皆须爱。佛经无缘大慈。感情学习《弟子规》道义相交。不要邪淫。尊重对方。爱护家人,孝顺老人。按照五戒十善做人。如何放下。放下分别,执著,妄想。念头没有我执。是要学习佛经才能知道的。相信因果报应。看《弟子规》孝道教育。《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阿弥陀经》。这些都是最起码的。本人QQ952970102

阿弥陀佛

随喜您的想法!

作为女人,能以佛智生活、处世、待家人。是您自己的福报,也是家人福报。

末学推荐您诵读《佛说玉耶女经》

此经为佛陀教化女众居士处世之法;也不长 ,千字左右。若您能读诵、受持,随喜赞叹啊!

阿弥陀佛 希望能帮到您

楞严经。楞严经就是因为阿难受诱惑时佛祖给他说的经典。而且,语言非常流畅,严谨,是不可多得的佛教经典,佛门有开慧的楞严之说。


19415677178十七八岁的女高中生,快高考了,应该读什么佛经?
索刚昭答:1. 如果您有时间,建议阅读《心经》,这部经典篇幅较短,便于记忆,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智慧。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是一部适合阅读的经典。一旦您阅读了其内容,就会明白为什么建议您阅读它。3. 另外,拓展阅读《金刚经》也是很好的选择。它对于理解空性可能给您带来有益的启示。如果您已经对《金刚经...

19415677178大约有十五岁,想读些佛经之类的能蕴含智慧,明理修身养性的书,推荐一...
索刚昭答:其实随便哪一本佛经都可以的,关键看是否适合你,只要适合你的,你能够天天念诵,都可以增加福报与智慧的。相对比较短的可以读一下《佛说阿弥陀经》,这是非常殊胜的净土法门的必读佛经之一,另外还有很多佛经,楼主可以去相关的佛经网站搜索一下,看看自己喜欢受持哪一部。南无阿弥陀佛!

19415677178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让你顿悟人生
索刚昭答:8. 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污染;常常谈论他人的是非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常常评判别人的对错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9. 我们求佛,常常觉...

19415677178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索刚昭答: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1.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心地清静方为道,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

19415677178我今年20岁,最近两年,我痴迷于佛法,每天都会听佛经,我想出家,不敢对父...
索刚昭答: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六十岁为上限,佛在世时也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寺院不是养老院。)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

19415677178我老婆29岁,现已吃斋念佛了,她念过大学,现已沉迷于佛法了,长期吃素身 ...
索刚昭答:佛菩萨教人没有别的,用世间话来说“通情达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哪一个不通人情!不通人情,说法就不契机;不通达理,说法就不契理;契机契理,一定要做到通情达理。所以佛法才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在经论里常常念到的。我们要随顺自己生活环境,随顺自己生活的方式,随顺自己工作的习惯,样样都随顺;...

19415677178佛经的读懂佛经
索刚昭答:一般来说,佛经中有二者混用的情况,并没有过于明确地区分。汉译佛经的韵文主要是五言、七言。密咒,又名真言,是佛教诸圣的密语。因为密咒是凡人无法了解的大智慧,汉语中也没有能表达其含义的词语,所以佛经中一般只有密咒的音译,并不翻译密咒的含义。在佛门密咒中,一般人最熟悉的应该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即...

19415677178经典佛语的语录
索刚昭答:20、人性的善恶,是没有定性的,只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人性的无常。 21、"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 22、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来的压力。 23、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24、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

19415677178年纪大了,学佛什么方法最适合
索刚昭答:选择适当的书《金刚经》初学佛,学《金刚经》,《金刚经》是基础,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有了基础,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像学密,它有个要求,学密先学显,所以这个很主要。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有的先从《地藏经》学,问题...

19415677178经典佛语的语录49条
索刚昭答:20、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私,如果每一个施恩者都有这种思 想境界,见人有难,慷慨解囊;遇人罹难,施出援手;事后不管受助者有 没有回报之举动...34、人在落寞时才知道谁的手最暖,心在遇到事情时才看清谁最真。感情,从来不是说多少,再多的蜜语比不上行动的有力;人心,久了总能看清,点点滴滴总会看...


(编辑:席娣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