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孙子》十三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全面阐释军事活动的规律的军事理论专著。

在第一篇《计篇》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指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要谨慎,不可莽撞。这是《孙子》的总纲。
《谋功篇》中,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能保全自己而后破敌,不战而令敌人屈服,才是最高的用兵境界。这是精髓。

《孙子兵法》从政治、经济、外交,从指挥、地形、间谍等等全面的论述了用兵作战方法和利害。是中国后来各朝各代进行军事斗争和军事理论研究的指导灵魂、理论基础。中国自战国后二千几百年中,丰富多彩的战争艺术和军事理论,无不彰显着这部军事著作的光辉。
孙子兵法的用兵精髓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兵法十三篇谋略出招:其中有"man天过海"知己知比,百战不dai,"孙兵最利害的就是能用运兵法13篇,的谋略战胜了谋害他的小人庞娟,主要是运用装疯卖傻的策略大获全胜,谁想到亲同手足的帅兄弟,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设费心机的谋害师兄,可师兄可不把他当外人,老不认为师弟有害他的心,当他失去双腿闭门思过时才发现庞娟要灭他,这才开始了还击以装疯装傻,的策略大获全胜。这件事告诉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意不可无。

孙子兵法13篇依次分别是: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孙子兵法》反映了孙子科学、客观、务实的军事思想。

分析如下: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

1、战略运筹。

2、作战指挥。

3、战场机变。

4、军事地理。

5、特殊战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一共十三篇,共有六千字左右。主要有五种军事思想: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第二篇《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第三篇《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

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孙子兵法的传播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因为这两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而日本奈良时代多次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习,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东传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734年,也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开元二十二年,在中国留学长达17年之久的日本学生吉备真备历尽艰辛回到自己的祖国。这位兼修文武的饱学之士,在离开繁华的唐朝都城时并没有携带什么丝绸珍宝,而是用唐朝廷赏赐给他的钱来买书,将大批记载中国兵学阵法知识的书籍捆载而归,回到故乡后传授给日本的文士武将。

而据一部名叫《续日本纪》的日本古书所说,吉备回国后的第26年(公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弥关城等6人到太宰府跟随吉备学习《孙子·九地》、《诸葛亮八阵》以及结营向背等方面的知识。这说明吉备所带回的这批典籍中确实包括被人们奉为“兵经”的《孙子兵法》。如果这一记载准确无误的话,那么《孙子兵法》传入日本至少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日本著名兵法史学者佐藤坚司却认为,说吉备真备将《孙子兵法》传入日本,时间过晚。按照他的推断,中国兵法传入日本是早在公元663年以前的事儿。

这一年,来自朝鲜半岛百济国的几位兵法家到达日本,在那里领导修筑了几座城池,并因为精通中国兵法被授予荣誉勋位。佐藤推测很可能是这几位百济兵法家把中国兵法(当然包括《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的。

他的证据是,在57年之后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出现了“倏忽之间,出其不意,则破之必也”这样的话,这与《孙子兵法·计》篇的“出其不意”以及《虚实》篇的“趋其所不意”,在文字和意思上是相同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巧合,是因为该书的编纂者舍人亲王、太安麻吕已熟知《孙子兵法》上的话,所以用这些话来描述神武天王时代的战法。

佐藤的推断将《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的时间向前推了70多年,而且可能由此改写该书传入日本的路径,即:《孙子兵法》不是借扁舟孤帆之力,从中国大陆循海路直达日本,而是先传入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代的朝鲜半岛,然后才由百济兵法家们传入日本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

1、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还会给国家的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沉重负担。

2、战争要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出发,立足于国家的全局,认真地分析战争的利弊,“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3、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4、孙子兵法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5、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孙子指出,为弥补战争中物资供应以及兵源的不足,可以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使用,对俘虏的敌军士卒给予优待,让他们为我所用,以补充自己兵源的不足。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和特殊战法。

当然整个孙子兵法的思想是非常多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拓展资料:

  1.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2.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3. 《孙子兵法》在产生以前,应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孕育过程。其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应有以下几点:中国远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是《孙子兵法》产生的源泉;

    此前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如《军志》、《军政》、古《司马法》、令典等,是《孙子兵法》跃上兵学峰颠的阶石;春秋时期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关于“道”、“仁”、“阴阳”、“保民”等的理论,是《孙子兵法》形成的文化因素;崇武尚智的齐文化是培育《孙子兵法》这朵军事理论奇葩的沃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一, 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不发动则以,一旦发动就要集中动用全部的力量,以求或者战争的胜利。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慎战是在重战的延伸,要求领导者明确战争目的,不进行盲目的战争。

二, 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二是经济方面,三是军事力量方面。分析战争,就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来分析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

三,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不用一兵一卒即可取得胜利,也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上上策;它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外交等手段达到解决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等冲突和矛盾问题,而不是付诛于武力。

四、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就是战斗百次,军队也不会疲惫不堪,战斗力充沛。一支军队不怕失败,怕的是丧失战斗力。一支军队很难不失败,难的是能够从失败中站起,继续战斗。

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避实击虚”的观点,其军事战术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打击敌人,孙子强调必须在对敌情、作战地理条件等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作战形式,出奇制胜。

拓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早2300年。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

《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该书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第二,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三,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
第四,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
第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此三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此三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此五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此六是特殊战法。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司马迁《史记》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14777569520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空蓉温答:其四,提出了以教戒为先的治军原则和颁赐有功者的励士原则。《吴子·治兵篇》说:兵以治为胜。所谓治,就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这样的军队无往而不胜,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如果部队无治,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

1477756952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内容?
空蓉温答:《吴子兵法》指出“一日义兵,二日强兵,三日刚兵,四曰暴兵,五日逆兵。”唧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势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王震怒而出师的军队叫刚兵:悖理贪利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乱民疲,兴师动众而出的军队叫逆兵。虽然没有明显的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但已经明确指出义...

14777569520中国特色军事理论成果有哪些?
空蓉温答:1、《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1)战略运筹。(2)作战指挥。(3)战场机变。(4)军事地理。(5)特殊战法。2、《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3、《三略》明确了战争与政治、国家的密切关系...

1477756952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空蓉温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兵法和战略: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着重研究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之一,强调以智取胜、以战略指导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争原则和方法。2、兵器和军事技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注重研究兵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例如,《武经总要》...

1477756952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空蓉温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⒈重战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⒉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

14777569520孙子兵法有几种军事思想?
空蓉温答:《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1、战略运筹。2、作战指挥。3、战场机变。4、军事地理。5、特殊战法。《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一共十三篇,共有六千字左右。主要有...

14777569520《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空蓉温答:《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以下几点:一、不战而胜思想,反对轻率的战争;二、出奇制胜思想。三、愚兵思想,孙武要求将帅“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这样才能如意地指挥作战;四、上下一心、官兵一致,他还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

14777569520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
空蓉温答: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具体如下:(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5)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

14777569520《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
空蓉温答: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特殊战法。《孙子兵法》所总结和揭示的战争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仍然对现代战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孙子兵法》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启发现代战争思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孙子兵法》从...

14777569520简述《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空蓉温答: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孙子兵法运用朴素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战争指导中的矛盾问题,懂得敌我双方的矛盾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互转化的,通过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权,陷敌人与被动,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编辑:厍秦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