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宝粥的来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八宝粥的来历是什么?

八宝粥来自于古代的腊八粥。
八宝粥起源: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这天也是佛教节日“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遭难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此后,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并用干果、杂粮煮成“腊八粥”。
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合家聚食,还馈送亲友邻里。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南部地区人民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扩展资料
八宝粥养生功效: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甚至以为,食粥能长寿成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其实,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和参汤媲美。
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宝粥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阴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即现今的"八宝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
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食腊八粥的风俗流传至尽,腊八粥早已经不只是腊八日的食品,罐装的八宝粥成为了人们日常的营养食品。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又能够能增福增寿呢。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本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

《风俗通.祀典》:“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蜡”“猎”三字在古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自南北朝始,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而另一项古老的腊八习俗——吃“腊八粥”,则相当普遍地衍传至今。 吃腊八粥,已成为腊八特有的节日饮食文化。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以各种米、豆、干果等做成。由于它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是佛教的施斋供品,故又称“佛粥”“福德粥”。腊八粥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腊八粥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节令食品。清代,此俗更为普遍。腊八节那天,宫里用大锅煮腊八粥,请僧侣们诵经,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们赐粥。寺院僧侣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育经及剃度活动,以庆祝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同时以杂粮干果等熬腊八粥供佛并馈赠来参加盛会的俗众。

在北京的雍和宫中,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熬粥用的大铜锅。 腊八粥的用料因地区与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麦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食品。这种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甜可口。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大麦米及各种豆洗净,煮成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最后放红枣、栗子、莲子、桂圆和糖,用旺火煮熟后,再用文火熬成糊状。煮好后,先盛出几碗,摆在供桌上,祭祀祖先。然后再装在食盒内分赠亲友,时间不得迟于中午。最后全家一起吃腊八粥。

在北京,连家中养的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也要喂几勺粥。因传说,天廷要在腊日派管理六畜的牛魔王、弼马温及猪八戒等下凡,查访各家六畜的生活情况。这样做,可使六畜壮实多产。有的地方还要在果树的树干和花枝上也涂一些粥,以祈求明年的果实满枝。还有的地方做完腊八粥后,要冷冻一部分,以后逐日取食,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止,取来年有余的好兆头。

伴随吃腊八粥的习俗,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据传他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谤,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亏一牧女从此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未被饿死。获救后,他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创立佛教。故佛教徒称腊月初八为“成道节”,并于此日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八宝粥来自天竺。

腊八粥,又名八宝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民间传说来自天竺。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八宝粥具有健脾养胃,消滞减肥,益气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之食品。八宝粥,又称腊八粥、佛粥、五味粥、七宝粥、七宝五味粥等。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八宝粥”的选料特点决定了“八宝粥”营养丰富、全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八宝粥”采用的原料除了大米或糯米外,还添加小米、豆类、核桃仁、花生仁、红枣、桂圆、莲子、山药、枸杞子等,是蛋白质互补作用在食物中的典型应用。

谷类缺乏赖氨酸,而豆类赖氨酸含量比较高:小米中含亮氨酸比较多;各种坚果类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所选中药也是具有滋补调养、健体作用的药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宝粥





我是听老人讲的一个故事知道的。与网上说的不一样,或许有另一种感觉哦!传说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在一次战役中,跑到一个破庙,当时饥饿难耐,一个士兵最后在老鼠洞里找到了些粮食,做了粥给朱元璋喝。数数正好八样。最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他记起当年的往事,就把那救命粮叫做八宝粥了。后来,人们觉得很好吃,也流传下来了!
农历12月8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8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每逢农历12月8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实等杂煮成粥糜敬佛,民间也效法在腊月初八煮这样的粥吃,以消灾除病。宋代杭州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和米煮成的。明清时各地盛行吃腊八粥。

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样,多者十几样均可。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取其有温暖手足、滋补身体的功效。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这些是“细腊八”。普通人家吃的腊八粥,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是所谓“粗腊八”。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有些产玉米的山区,逢到腊八,以玉米代替稻米,做成“腊八麦仁儿”吃。农家风俗是每到腊八这天,都要做一顿腊八粥吃。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黄豆、绿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萝卜及小麦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麦粉等,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腊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过了腊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腊八粥时,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各种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弃,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富.

八宝粥来自天竺。

腊八粥,又名八宝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民间传说来自天竺。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19768977651八宝粥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孙卷岸答:八宝粥来自于腊八粥!腊八粥原来只在腊月吃,改到全年什么时候都吃就叫八宝粥了!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

19768977651八宝粥的来历是什么?简便答语
孙卷岸答: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19768977651八宝粥是中国传统美食,关于它的来历,你知道吗?
孙卷岸答: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性。腊八粥也叫八宝粥,流传腊八节是如来佛“成道”之日,佛寺要效仿牧女献糜的小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子制粥供佛,故称八宝粥,腊八粥制作方法简易,营养丰富,味儿甘甜。到宋朝,民间竞相仿效,广为人知,变成 一道备受群众喜欢的特色美食。腊月初八...

19768977651八宝粥的由来故事
孙卷岸答:八宝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在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叫朱元璋,他在年少时曾因贫穷而流浪。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破庙,发现老鼠洞里有各种粮食,于是他将粮食洗净,煮成了一碗粥。这碗粥的味道非常好,让朱元璋印象深刻。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他记起了当年的那碗粥,于是命令御厨房按照他...

19768977651八宝粥的来历
孙卷岸答:八宝粥的起源: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即腊八节。在这个节日里,有食用“腊八粥”的习俗。据说,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遭遇困境,被一位牧女所救,后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从那时起,佛门弟子在腊八节这天举行诵经活动,并用干果和杂粮煮成“腊八粥”。这一习俗后来...

19768977651八宝粥的来历 八宝粥怎么来的
孙卷岸答:腊八节,俗称“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先祖和神灵的一种古典祭祀仪式。因为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故称这个月份作为腊月,把进行仪式的这一天称为腊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腊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八宝粥的来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我国的传统就是吃“腊八粥”。...

19768977651八宝粥是中国传统美食,关于它的来历,你知道吗?
孙卷岸答:1.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庆祝。2. 腊八粥,又称八宝粥,是腊八节的传统食品。它的起源与佛教传说有关,据说佛陀在这一天达到了正觉。3. 传统上,腊八粥由八种香谷和果实制成,象征着八种吉祥物,因此得名八宝粥。4. 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简单,但粥品营养丰富,味道甜美。...

19768977651“八宝粥”中“八宝”是指的八种材料吗?八宝粥起源是什么?
孙卷岸答: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阴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即现今的"八宝粥"。

19768977651八宝粥的来历是什么?
孙卷岸答:八宝粥起源于古代的腊八粥。在汉代,人们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即“腊八节”。腊八节不仅是传统节日,还是佛教节日“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在腊八节这天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因此,佛门弟子会在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并食用由干果、杂粮煮成的“腊八粥”。

19768977651八宝粥的由来故事
孙卷岸答:八宝粥的由来与中国传统的腊八节紧密相关,它最初是腊八节的一种应节食品,由多种杂粮混合熬制而成,寓意着丰收和吉祥。在中国古代,腊八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而八宝粥作为腊八节的一种食品,自然也与这些寓意紧密相连。八宝粥的“八宝&rdquo...


(编辑:伊弦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