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医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药方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8
请教伤寒论中麻黄汤的剂量

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的麻黄汤原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这里麻黄桂枝等量的。1981年出土的汉代大司农铜权表明,汉代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十钱。汉代一斤约合当今250克,那么一两约15.625克。汉代一升水约合当今200毫升。汉代的草药应该都是野生的吧,三两约47克了。
一剂三服,那么一服的话就是15克,而今三两换算成9克,这是一两等于3克的换算。明清时代,一钱应该是3.7克。
嘴上挂满了经典经方,实际上自行其是而已。

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用量为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麻黄汤,中医方剂名。麻黄汤属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类,麻黄汤的出处来自于《伤寒论》。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扩展资料麻黄汤的禁忌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这个是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黄汤

【导读】麻黄汤是中医中药中非常常用的一款药汤,专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药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黄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处在黄河的上游。据说,那里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现在还拥有着诸多的历史遗迹,如长城,敦煌莫高窟。

除了上面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外,你们肯定不知道,甘肃这片冷冽的土地还滋养着一位神人。

它就是中药文化中的四大神兽之一 —— 青龙!

现在的中医教科书上面,统一都称它为麻黄。大家仿佛忘掉了,青龙原来的名字,只记得这是一个凶猛的西北汉子。

麻黄,个子不是特别高大,躯干是一节挨着一节生长,头部带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在西北的土地上显得十分精悍。

西北的风吹来,像刀一样压迫麻黄弯腰,麻黄只是把帽子压低,身体从未弯曲。

它可是青龙呀!怎么可能就如此的向风寒屈服。

在一天一天的抗争中,麻黄脸上留下了风割过的伤疤,渐渐的变得成熟起来。

看着身边的人类,一个个因风寒倒下,他心生怜悯,不愿意再看到这人世间的疾苦再发生。

可是单凭借他一个人,他却无法对抗这可恶的寒风。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心中很空洞(麻黄是中空的),仿佛缺少着什么可以让他发光发热的东西,他决定南下去找寻心中丢失的东西。

桂枝

岭南是古时的南越国,广义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湖南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岭南地区天气炎热,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当地的人也都十分的热情好客。

桂枝故娘就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十八年的时间,小桂枝长成了大桂枝,她也从一个小孩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十八年来,桂枝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人做饭。

不知道为什么,凡是桂枝姑娘做出来的饭菜,都有一股奇特的芳香味。

但凡吃过桂枝姑娘做的饭,没有一个人不觉得周身温暖,心情愉快。

桂枝故娘也很开心,可是她也十八岁了,她不想一直留在岭南做饭,她也想有更大的人生价值,她也想遇见自己的那个英雄。

就这样,她北上了,她想去京都看看。

相遇

就这样,一个北上,一个南下,一个决定去北漂,一个决定去深漂的二个人,在路上相遇了。

麻黄见到桂枝的那一下,他觉得自己内心好像被填满了。有一股力量,从他的心中奔涌而出,那种感觉是那么炽烈。一瞬间,他就觉得自己拥有了对抗风寒的力量。

桂枝见到麻黄的那一下,看着面前这个精干的男孩,她就认定了他是自己的英雄。

就这样,他们在一起了,组成了对治风寒外感的经典组合:麻黄+桂枝。

最后

麻黄汤是记载在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

三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主要起发散风寒作用的,便是麻黄+桂枝的组合,适合感冒但出不来汗的人群。

关于“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药方”,就给大家介绍到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




18260012290辛温解表剂:麻黄汤 大青龙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止嗽散
韩汤复答: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大青龙汤  《伤寒论》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桂枝汤  《伤寒论》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18260012290请教伤寒论中麻黄汤的剂量
韩汤复答: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的麻黄汤原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这里麻黄桂枝等量的。1981年出土的汉代大司农铜权表明,汉代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十钱。汉代一斤约合当今250克,那么一两约15.625克。汉代一升水约合当今200毫升。汉代的草药应该都是野生的吧...

18260012290麻黄汤的组成及功效是什么?
韩汤复答:麻黄汤的组成及: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

18260012290麻黄汤是干什么的??
韩汤复答:【方名】 麻黄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18260012290麻黄汤与桂枝汤各适应于何种表证?为什么
韩汤复答:《伤寒论》: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

18260012290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韩汤复答:【方剂名】麻黄汤 【出处】《伤寒论》【组成】麻黄四两,去节(9g);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甘草二两,炙(6g);石膏半斤,碎、绵裹(18g)。【方歌】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方解】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

1826001229035.伤寒论第35条:麻黄汤证
韩汤复答:服用麻黄汤时,遵循先煎去沫、分次服用的原则,避免心烦。与桂枝汤相比,麻黄汤的使用更加注重患者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进展,而非仅依赖西医的疾病分类。麻黄汤不仅是治疗感冒的经典方剂,更是太阳病系列方剂中的基石,对于辨识和治疗各类外感病,尤其是太阳伤寒,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当临床症状符合麻黄...

18260012290六物麻黄汤简介
韩汤复答:5 六物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大枣2个,煎至7分,去滓热服。如35服后汗未止,加荆芥3分;如35服后不怯风,犹自汗出,加舶上丁香皮半两。6 摘录 《伤寒微旨论》卷上 古籍中的六物麻黄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二太阳病]发热 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若立...

18260012290请教伤寒论中麻黄汤的剂量
韩汤复答:《伤寒论 》原方 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您所说的已经是 教材 上换算过的单位了。一般教材都会把《伤寒论》的一两换算成三克。所以麻黄三两就变成了九克。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只要理解了组方的 机理 就行了,以前大家说 中医 的 ...

18260012290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韩汤复答: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 麻黄汤,依中医教科书《方剂学》的记载,其功用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三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


(编辑:糜彦泄)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