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语文古诗《送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诗文简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 ”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
作者: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扩展资料:
李叔同的文学作品:
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别 (约翰·庞德·奥特威、李叔同创作歌曲)
百度百科-李叔同

《送别》 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送别》以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隋末人所作,作者已不可考
  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文章结构图
  ┏ 杨柳青青著地垂,写景起兴┓ 暮春已至┓
  ┃ 杨花漫漫搅天飞。 ┛ ↓ ┣行人无归 心生怨恨
  送别┫ 柳条折尽花飞尽,抒情双关┓ 不见归人┛
  ┗ 借问行人归不归 ┛

  这是一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小诗。
  单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离别情怀的传统,如《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这首诗承袭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头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讥讽隋朝统治者的诗。联系到作者的生活年代(隋末)和诗中运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这样理解也不无道理。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祸国殃民,民怨鼎沸。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问话,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4、写法鉴赏
  (1)承袭古诗送别传统。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离别情怀的传统,如《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这首诗承袭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头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2)它语言口语化,通俗流畅,声调悠扬,宛然有似唐人绝句,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现象。
  5、佳句欣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题为《送别》,开篇却不言送别,而是先勾勒出一幅杨柳青青,杨花漫天的情景。这一情景的创设,不是无心之作。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感。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和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了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出了杨花的铺天盖地,也表现了一种纠缠不清,难以割舍的状态。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别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17277826659李叔同《送别》 原文及赏析
祁缸祝答:《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而作为至交好友的二人从此将各奔东西,于是送了好远来到了长亭外,长亭在古时候通常是一个栈道,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时使用的,长亭也就暗喻了两人要分别,...

17277826659王维古诗《送别》及意思
祁缸祝答:一、古诗原文 《送别》作者:王维(唐)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二、白话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17277826659王维《送别》的全文?
祁缸祝答:送别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

17277826659《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祁缸祝答:【诗句】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出处】唐·王维《送别》。【鉴赏】 王维送别友人,友人对他说: “世事不顺心,决定回终南山隐居。”南山: 是终南山,即秦岭。这两句诗常用来表示一个人在失意时,盼望回归故里或变换环境的悒郁之情。后人在引用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两句诗时,不必把...

17277826659送别古诗拼音版王之涣
祁缸祝答:王之涣的古诗《送别》拼音版如下:一、原文及拼音 《sònɡ bié》《送别》(tánɡ)wánɡ zhī huàn (唐)王之涣 yánɡ liǔ dōnɡ fēnɡ shù,qīnɡ qīnɡ jiā yù h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jìn lái pān zhé kǔ,yīnɡ wèi bié lí duō。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7277826659送别的古诗词?
祁缸祝答:【诗 文 原 文】《送别》作者:李 叔 同( 弘 一 法 师 )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夕 阳 山 外 山。天 之 涯,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一 杯 浊 酒 尽 余 欢,今 宵 别 梦 寒。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

17277826659送别古诗
祁缸祝答:1.《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送杜少府...

17277826659求《送别李叔同》古诗注音版。
祁缸祝答:《送别》作家李叔同 《sòng,bié 》lǐ,shū,tóng。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zhǎng,tíng,wài ,gǔ,dào,biān ,fāng,cǎo,bì,lián,tiān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wǎn,fēng,fú,liǔ,dí,shēng,cán 。xī,yáng,shān,wài,shān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17277826659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是哪首诗?
祁缸祝答:“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古诗作品《送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17277826659王维的全部送别诗
祁缸祝答:1、《送沈子归江东》唐代: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2、《送别》唐代:王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


(编辑:习倪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