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2个哲理小故事,有理,有趣,有深意!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一个秀才走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和尚。

秀才想让和尚出丑,故意对和尚说:“秃驴的秃字怎么写?”

和尚微微一笑,回答道:“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微弯弯调转就是了”。

【哲理】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嘴上不吃亏的人,生活中会吃大亏。

玉帝想要修凌霄宫,但银钱不够,于是想要把广寒宫卖给人间的皇帝。

皇帝想买,玉帝便派灶君下界议价。

等灶君到了人间,上了朝堂,朝中人纷纷议论:“天庭中派下来的人,怎么这么黑呢?”

灶君回答道:“天下中人,哪有是白做的。”

【哲理】天下没有白得的午餐,也没有白占的便宜。

天下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无。

有人迷路了,遇见了一个哑巴,问他什么也不回答,只是用手比钱的样子。

迷路的人给了哑巴一些钱,哑巴得到钱后,突然开口为他指明道路。

迷路人问哑巴说:“为什么你没有钱,却要装哑巴呢?”

哑巴回答道:“现在这个世界,有了钱,就会说话。”

为了钱拼搏努力可以,但不能一切都向钱看。

【哲理】钱虽重要,但还有很多东西比钱更重要。别有了钱没了感情,别为了钱失去了 健康 与良心。

一只猫,坐在洞口给一只老鼠庆生。

老鼠打了个喷嚏,猫在洞口祝贺道“寿岁千年”。

洞中的老鼠们听到后纷纷说:“他这么恭敬,何妨见一面”。

过生日的老鼠答道:“他不是真心的,这是想骗我出去吃我呢。”

【哲理】识人不能光看表面,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不在花言巧语,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甲乙两人一起走在路上,看见一位显贵的冠盖。

甲吹嘘到:“这是我的朋友,他见到我一定会下车,为了不麻烦,我要躲避一下。”

甲意外躲进的人家,正是显贵的住所。

显贵到家后,看到陌生人闯门,十分生气,让仆人把甲赶出去。

乙看到后,不解的问甲“他不是你朋友吗?”

甲回答说:“他平时就喜欢这样跟我开玩笑。”

【哲理】不要过分虚荣,打肿脸充胖子,受累受苦的还是自己。其实世界上没有多少人会注意你,面子没那么重要。

有个乐善好施的人听说佛祖割肉喂鹰、投崖喂虎的故事后,想要效仿,但苦于鹰在天上,虎在山里,没办法做到。

于是他决定夏天不挂蚊帐,用身体喂蚊子。

佛祖听说后,想要考验他,变成一只老虎吃他。

善人吓的大叫道:“被小东西吃一点就可以了,这样的大东西,怎么当得起呢。”

【哲理】做人要踏实,别说大话,说到就要做到,这是人最基本的诚信。

远离你身边喜欢说大话的朋友,这类人通常嘴上说的漂亮,办事都不牢靠。

兄弟俩一起种田,小麦成熟后,兄弟俩商量着如何分。

哥哥对弟弟说:“我要上半截,你要下半截”。

弟弟指责哥哥不公平,哥哥说“明年你要上半截,我要下半截”。

弟弟答应了。

来年,弟弟催哥哥播种,哥哥说“我今年想种芋头呢”。

【哲理】凡事不能只考虑自己,只顾自己的利益,好处占尽的人,福气也会消散。

自己吃肉,别忘了给别人留汤。

有人写了封信向富翁借牛。

信到时富翁正在接待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识字,便装模作样的看信。

富翁一边看一边点头,说:“知道了,一会我自己过去。”

【哲理】诚实面对自己,不懂、不会不要紧,可怕的是不懂装懂。

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喜欢不懂装懂。

不管装的再像总归假的,早晚会露馅。

有个人非常迷信风水。

一天他坐在一堵墙下,墙突然倒了将他砸在下面。

他大喊救命,仆人听到后跟他说:“您先忍一忍,我们马上去问问风水先生,今天宜不宜动土。”

【哲理】做人做事最忌墨守成规,一个执着于形式的人一定不会做出大成就。只有懂得灵活变通,才能在生活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活中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只有分清主次,才能更有效率。

一条船在过河途中撞到了礁石,船身裂开了一个口子,河水不断涌进来,乘客们惊慌失措。

一位先生嘲笑乘客大惊小怪:“用不着着急,反正船又不是我们的。”

【哲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能有,你不管“闲事”,他不管“闲事”, 社会 风气怎么会好。

别人遇到困难时,你看热闹,当你需要帮助时,也没有人会帮你!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哲理】 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不可靠。

艾子到郊外出游,两个弟子跟着他,一个名字叫“通”,另一个名字叫“执”。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执到村舍去要喝的。

田舍中有个老者迎着门坐在那里看书,执上前行过礼,说明来意。

老者指着书上一个“真”字问道:“你若认识这个字,我就给你喝的。”

执说:“这是‘真’字。”

老者听了很生气,不给他喝的。

执只好回去告诉艾子。

艾子说:“执不懂变通,还是通去吧。”

通见了老者,老者又像问执那样问他。

通说:“这是‘直’‘八’两个字。”

老者很高兴,把家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拿出来给了他。

艾子喝了之后觉得很可口,说:“通真是聪明!如果像执那样‘认真’,一点喝的也没有!”

【哲理】 人活在世上,到底该不该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如何变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7886091450有哲理幽默的小故事
寇科霍答:小故事大道理: 成功的人总是目光远大,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而碌碌无为。 有个学者对他的同事说:“我发明的这台计算机有真正人的特点。” 那同事说:“你是想说,它会思想?” 学者又说:“那倒不是,但是如果它犯了错,他会嫁祸于人。” 【哲理】对于有些人自以为的小聪明,很...

17886091450有趣而又有哲理的故事
寇科霍答:1、一个朋友是医生,一次癌症手术,打开后发现切不了,只好再缝上。去和病人解释情况,那病人农村来的,听不懂术语,坚持认为手术过了,病就好了。2、百万富翁注意到:每天上午都有位衣着破烂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旅馆。一天百万富翁对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要求司机停下车并走到那人...

17886091450从一些小事物身上,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妙趣横生却又意味深长,下面是两...
寇科霍答: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检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又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

17886091450求具有深刻哲理的小故事(最好有趣)
寇科霍答: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3、一...

17886091450给我一两个有哲理的心理小故事
寇科霍答:下面是我整理收藏的一些哲理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给我不少启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心态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2.情况...

17886091450有趣而又有哲理的故事?
寇科霍答:1:蚕马王子 《蚕马》的故事:有个人被掠走了,只剩下妻女和一匹马,万般无奈之下,他的妻子做了一个过于轻率的承诺。她称,只要有人把她的丈夫救出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一言既出,马“绝绊而去,数日,父乘马归”。母亲将原委细细道来,“父不肯,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已经够惊心动...

17886091450有哲理引人深思的故事?
寇科霍答:篇一:懒惰的两只小燕子 燕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燕子,她非常疼爱两只小燕子。给他们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事情都舍不得让小燕子们做。久而久之。燕子妈妈的烦恼就来了。两只小燕子长期在妈妈的照顾下,变得十分懒惰。什么都不愿意做。燕子妈妈察觉到了这一点,就开始劝导她的两个孩子练习飞翔。两...

17886091450很有哲理的古人小故事两则含感悟
寇科霍答:很有哲理的古人小故事两则含感悟 故事1 释车而走 齐景公到渤海湾去游玩。风和日丽,景色宜人。齐景公玩得正在兴头上,忽见一人骑马飞奔而来。 原来,是一位驿使前来报信。驿使下马叩拜,向齐景公报告说:“君侯,大事不好。晏婴得了重病,病情很严重,眼看要死了。恐怕您赶不上看他最后一眼了...

17886091450哲理小故事精选5篇
寇科霍答:一些经典的哲理小 故事 ,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哲理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哲理小故事1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早晨,伦敦布劳德大街的居民像往常一样,去大街上的公用水泵取水。这时,伦敦自来水公司的一名管理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挥手喊道:“水泵停止使用,任何人不得在此取水!” “出了什么事儿...

17886091450有没有很富有哲理,又很幽默的小故事
寇科霍答:2.一小朋友问一富翁说,叔叔你为什么这么有钱。富翁摸摸小朋友的头说:小时候我爸给了我一个苹果,我卖掉了它有了两个苹果,后来我又赚到了四个苹果。小朋友若有所思的说哦…叔叔,我好像懂了。富翁说,你懂什么……后来我爸死了,我继承了他的财产…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


(编辑:李匡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