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以亚里士多德为例,谈谈什么是形而上学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8
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怎样理解?

  朋友,明天就要考试哲学了,偶尔经过,以我的理解来回答你,希望能帮到你哦。。记得加我分哦。。谢谢你啦。。  1形而上学就是静止片面孤立看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静止孤立的解释唯物主义,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这其中当然忽视了人意识的作用了.辨证唯物主义就是要求我们认识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马克思先进嘛
2因为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3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变的,我1条说了,所以他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引起发展.连它引起的发展都否定,当然它也就不是动力了.
4因为它是形而上学嘛,所以是静止看问题,看什么都是虽然外表现象变化,本质都是不变的.
其实你的问题是一环接一环,认真盯住形而上学,4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原创] [原创] [原创][原创][原创][原创][原创]

[原创][原创][原创][原创][原创][原创][原创]
什么是哲学
——从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谈起
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无与伦比的哲学巨匠,海德格尔殚精竭虑,毕生致力于重新阐释西方哲学。也许以“重新阐释西方哲学”来概括海德格尔长达几近一个世纪的哲学运思显得太过于轻描淡写,远不足以与海德格尔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称。不过,如果我们领悟了阐释特别是对于哲学的阐释的本性的话,此种疑虑当可打消,因为所谓对于哲学的真正阐释,在其最基础的意义上意味着对于哲学之义理业已达到极为精纯纯正之理解,在更高的意义上意味着将哲学思想的精微奥妙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至高的意义上则意味着通过对原有哲学外在形态之超越而臻于哲学的最原始境界。因此,对于哲学的重新阐释就是对于哲学的重新奠基,并在此奠基中回溯哲学的本源境界。可见,以“重新阐释西方哲学”来评价海德格尔的哲学,并不是对它的贬低,而是对它的至高褒扬,倒是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否担当得起这一评价,这恰恰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当然,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尚不能对此作出定论。我们只满足于指出:只有对于西方哲学的本性具备透彻完满之领悟者,只有从根基上洞观西方哲学之源流者才有可能对其做出真正契合其本性的结论。海德格尔哲学和他所批判的传统形而上学一起,皆归属西方哲学传统,所以仅当我们把握了西方哲学之本根,才能从中获取一个尺度,去测量海德格尔哲学所处的境界。但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并不就是就西方哲学本身来理解西方哲学本身。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只有在超越西方哲学所在尺度的基础之上方始可能,因此,我们理解海德格尔哲学并由此而理解西方哲学,就是通过它们并和它们一起,共同进入哲学的本源境界中去。
海德格尔所置身于其中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在海德格尔本人的视野中看来,渊源于柏拉图而完成于亚里士多德,并在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尼采的虚无主义哲学中找到了历史回应。也可以说,西方形而上学自从起源于柏拉图之后,不断在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或者新的哲学家那里得到完成,而这一点又意味着,西方所有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究其实质,都是柏拉图尺度上的形而上学,柏拉图哲学即西方哲学之限度。海德格尔认为,试图超越柏拉图哲学尺度之限度者,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另一个则是康德,至于其余哲学家就很难说了。通过这一理解,似乎西方哲学的伟大传统全都被一笔勾销了。在充分理解这一结论之前,我们必须领悟,在海德格尔的理解中,什么是对于哲学的超越?超越意味:在对于某一事物的关系中保持自由,因此,凡奉柏拉图哲学为圭臬者,皆在其尺度之内也。同理,以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著作为标准或者将康德哲学理解为发生了从传统的“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都没有理解这些形态的哲学的真正意义,这与人们不能理解柏拉图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尽管后世的哲学家不断构建出庞大的理论体系,尽管后世的哲学家为哲学一度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尽管后世的哲学家又为了挽救哲学的颓势竭尽所能,然而所有这些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反而它们本身都是这一事实的体现,那就是,西方哲学早就在根基上枯萎了。表面上繁盛的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西方形而上学,其形成并非因为后人充分理解并展开了亚里士多德当时所沉思的问题,相反倒是应该归结为后人根本就没有真正领会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所争论的问题所具有的可质疑性与开放性,换句话说,对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哲学的理解,其最具本质性的态度是:哲学不是止于而是始于他们所争论的问题。那么,在海德格尔看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吗?这一点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开宗明义就指明了哲学的研究领域: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然而,仅仅通过字面意义的理解就给某一哲学下结论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它就封闭了而不是打开了进入哲学真正境界的道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如何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样恰恰从这一问题所在的领域错失了——而是亚里士多德到底基于什么而提出了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中具有什么意义?从字面上看,这个问题所说的事情是:存在者之所以是如此的存在者,其根据何在?显然,将此问题的解决诉诸“本质”或“现实”并不会从问题本身那里前进丝毫,更不用说解决它了。这种方式充其量只是就事论事的提出另一个与之同等的范畴将“存在者是什么”重新表述了一遍而已。问题不是“存在者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存在者是这样的存在者”。无论是“本质”或是“现实”都没有超出存在者本身当下,相反倒是建基于其上。更进一步,就算超出了某一存在者的当下性而以另一个在先的存在者来解决“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这一问题,表面上似乎给它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答案,然而这种解答说穿了无非是为某一特定的存在者找到了一个处于同一尺度的原因而已,而这一在先的存在者自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此之“解决”只是对同一问题的转换或传递。总而言之,西方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根本就不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这一问题,本来就没有将其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来看待——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哲学问题,对它的解答当然也算不上真正的哲学。这一问题的真正用意在于:它是引导人们踏上通向哲学归宿的道路之指引,是进入哲学之门径,而这一问题本身还不属于哲学。后世哲学家皆致力于就此问题所在尺度而求解此问题,认为只要解决了此问题就为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哲学的核心,岂非滑天下之大稽?所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在哲学的门外兜圈子,根本还没有进入哲学之门,更遑论登堂入室或者窥其堂奥了。
那么,在“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这一问题中所开显出来的真正境界到底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这一问题只能被理解为引导人们更深入追问下列问题的机缘:关于存在者的存在之知识,其情形如何?正是因为人们不理解这一点,而且在海德格尔看来,即使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没有深入哲学的真正境界,而只是刚刚将哲学的问题作为问题来建立,所以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形而上学或者说存在论,它们所做的只是将存在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以此为基础来揭示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样,存在论恰恰错失了存在而以存在者为自己的探索领域,那么这种存在论事实上根本就不是存在论,而成为以未加显明、预先设定的存在论为基础的存在者论了。为什么说传统形而上学处于无基础的深渊之中,道理正在于此。真正的存在论本应为有关存在之论,应以开显存在为使命,所以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存在论都可谓不明自性,因而背离了自己的本己意图。这样,海德格尔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之开掘就超越了存在者尺度而揭示出哲学的真正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存在”?
在海德格尔哲学的境域中揭示传统形而上学由以建基的核心范畴“存在”,可以看到,存在不是存在者的类,也不是贯穿于一切存在者之中的共性。存在是对存在者的超越,所以不能以显示存在者的方式显示存在。然而存在也并非与存在者毫无关联,相反,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只有在存在之中才能显明。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展开为两个相属的维度:存在者的存在与在其存在中的存在者。有一个词,如果从本真的意义来理解,正好将这两个维度贯通起来,这个词就是“现象”。海德格尔所发掘出来的现象的本义是:就其自身而显示自身。由此生发出两层含义分别对应于存在者与存在的关系的两个维度:一、存在者显示自身的显示。二、在如此显示中存在者所显示之相。第一层含义如果用更形象的方式可以这样表示:现→象,此即存在者的存在,也就是存在者现身而在场。第二层含义即现象,存在者在现身在场之际所显示之相,此即在其存在中的存在者。存在就是存在者现身而在场,但存在者的现身在场并非单纯持续,而是在双重的不在场之中开显自身,由此又揭示出存在由以生发出来的境域—时间。时间在存在者的存在之最极端的可能性中彰显自身,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之最极端的可能性?只能是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而存在的不可能性,死亡是也。在死亡之际,一切存在者皆归于虚无,用相应的方式也可以说,一切存在者皆源于虚无。时间由此而在存在者生死之际的有限性中开显自己的本性。由此,存在与时间的本性就得以显明:存在就是存在者的当下性(在早期著作《时间概念》中,海德格尔着眼于此在而揭示出:此在的本性就是当下性),时间就是存在者的有限性。然而,这样一来:一、如果说海德格尔所批判的传统存在论是就存在而谈论存在者,那么他所揭示出来的所谓真正的存在论无非是就存在者而谈论存在而已,这种存在论仍然走在由它所批判的形而上学所规定的道路上。二、海德格尔告诉我们,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建基于存在,而存在又以时间为其根源,现在海德格尔又告诉我们,无论存在还是时间都以存在者为尺度而建基。如此一来,海德格尔哲学难道不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循环之中了吗: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必须要在存在之中并进一步要在时间之中才能得以显明,而存在与时间又被表明建基于存在者的当下性与有限性之中------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循环?也许可以引用海德格尔本人的话来回答这一问题:关键的事情不是避免或超越循环,而是如何进入并保持在循环之中。不过,如果我们不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循环”的本性,那么这种回答就是可怜的遁词。“循环”意味:自足自立于自身之中。这种含义正揭示了哲学的真谛,因为只有本性完备圆满者才能真正自足自立于自身之中,才能处于循环境界。因此,判断海德格尔哲学能否以及是否处于循环境界的根本尺度就是要彻底洞察海德格尔哲学是否已臻完满境界?其实,通过《时间与存在》,我们知道,海德格尔要从此立志于“企图不顾从存在者中寻求存在(时间)的根据的做法而思存在(时间)”。这一思想转变已经暗示海德格尔的哲学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时间与存在》中思考存在与时间的方式之转变表明海德格尔本人对这种危机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尝试超越自己。这里也就是所谓海德格尔哲学的转向之处,一般的说法是由前期的此在转向后期的存在。这种流行的对海德格尔哲学转向的理解是否契合海德格尔哲学之原义?甚至,是否存在这样的转向?海德格尔是否如人们理解的那样,由前期致力于以此在来建基形而上学转向后期致力于以存在来建基形而上学?也许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海德格尔在前期不是认为缺少根基的传统形而上学只有在他的基础存在论中得以真正奠立吗?基础存在论就是此在形而上学,所以海德格尔前期以此在建基形而上学明矣。但须知,此在的形而上学为传统形而上学奠基决不意味着要以此在为根本来为传统形而上学奠基。此在的形而上学决非基于此在的形而上学,而是缘起于此在的形而上学,也就是说,此在只是一个入门之处,由此而通向此在由之而源出的最本源境界,不是此在,而是此在由之而进入的此本源境界为传统形而上学奠基。这种思想构成了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同时在海德格尔看来也构成康德在先验哲学中的根本。尤其通过《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一文,海德格尔揭示了康德在先验哲学中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真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是在将为形而上学奠基与对“人是什么”的探讨从本质上关联起来的尺度中为形而上学奠基的。根据类似此在形而上学的意义,海德格尔提醒人们,将上述两件事联系起来并不导致形而上学的基础就是人类学或哲学人类学,也不意味着形而上学要在人的身上确立。相反,康德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正是在为形而上学奠基的过程中发现了对“人是什么”的探讨成了问题,由此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根基性。海德格尔又极其惋惜的认为,康德亲手埋葬了他在为形而上学奠基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从他亲自深入的境界中退缩了。如果说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哲学的成果正在于发现形而上学不能在人身上奠立,那么就更不能说海德格尔会认为形而上学可以奠立在此在之上。为什么?因为康德恰恰发现了人的最根本处境,也可以是人的最根本困境:人的此在的有限性。由此而领悟到形而上学之奠立在主体之基础上的不可能性。形而上学是有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总体知识和根本知识的,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本性最终是它的时间性,也就是有限性,那么,正是因为此在的本性最终也不可能不是有限性,所以此在本身与其余一切存在者一样,也面临自己要寻求一个坚实基础的任务。此在因其本具的有限性而与一切存在者一样属于同一尺度,它又如何有资格为一切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而奠基?由此得到了下列启示:形而上学决不能建立在有限性的基础上。
到此,为了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本质的深入阐发,先让我们向后退一步,重温一下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的思想。这部著作也许是西方哲学史上最短而又最深刻的著作之一,它不单纯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简本,它实际上是三大批判的一个源泉,对三大批判的整体把握从这里可以找到钥匙。
在这部著作的开头,康德首先提出了也许会让所有哲学家都感到恼火的一个建议“我的目的是要说服那些认为形而上学有研究价值的人,让他们相信把他们的工作暂停下来非常必要,把至今所做的一切东西都看作是没有做过,并且首先提出“象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这一问题“。也难怪人们会感到恼火,因为人们有很大的疑问:难道被公认为最具有科学性的形而上学这种学问还会有问题,而且是有根本问题乎?其实,这样给我们建议,康德老先生还是给大家留了很大面子的,后面,既然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老先生就干脆不客气了:不是形而上学出了问题的问题,而是因为形而上学存在的可能性所根据的条件从来就没有具备过,“因此象形而上学这种东西就还不曾有过”的问题!否则,为什么“其他一切科学都在不停的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呢?从形而上学知识的源泉上说,它不是经验的,而是先天的,也就是只能出自于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的,但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给出形而上学的合理性已经被休谟给予了致命打击,如何挽救这种危机,至少,如何认识这种危机的本质?康德认为,休谟对理性提出如下质疑:理性如何先天的也就是不由经验从而普遍的确定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康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简单说,就是指出,理性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本来就具有、先天就具有因果概念,不仅如此,“因果概念决不是理智用来先天思考事物的唯一概念;相反,形而上学完全是由象(因果概念)这样的一些概念做成的”。因此,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因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本来具有形而上学概念而可能。但理智和理性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当论证了纯粹理智概念如何可以应用于经验上去的根据之后,康德指出,由于“每一个个别经验不过是经验领域的全部范围的一部分,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不是一个经验”,因此,“纯粹理智概念的使用仅仅是内在的,即关于经验的”并且作为经验直观的基础的,但理性不同,因为“理性概念是关于完整性的,即关于全部可能经验之集合的统一性的,这样一来,它就超出了任何既定的经验而成为超验的”。如果我们把康德的“超验”与胡塞尔的“超验”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胡塞尔的“超验”把康德的“超验”的意义作了清晰的区分,“超验”可以意指超出主体自身范围之外的领域,非主体的;也可以意指超出主体先验直观的确定性之外的,非当下确证的。但,还有一层意义是康德哲学所具有而胡塞尔哲学所没有指明但最终仍然被它所困扰的,在交互主体性问题上被反复思考而没有彻底解决的,那就是,康德用超验一词意指超出先验主体能力之上的,先验主体所无法进入或无法达到的领域或境界。因此,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且看“纯粹理性在它的理念里并没有存在于经验范围之外的特殊对象,它所要求的只是理智使用在经验的总和里的完整性。但是这种完整性只能是原则的完整性,不能是直观和对象的完整性”,其意义只在于“使(先验主体的)理智认识得以尽可能接近那个理念所指的完整性”。所以 ,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答案就带上康德哲学所特有的二律背反色彩:在理智的层次是可能的,但在理性的层次则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先验主体只是一个有限的主体,所以不能直观无限的经验总体——只有上帝这样的无限主体才能作出无限的直观,因此,对于康德哲学所达到的境界,我们不仅应该象通常那样说形而上学最终必然要以上帝的存在作为根本依据,而且还要进一步说,由于先验主体具有一切个别经验之所以可能的理智概念,但却无法将一切个别经验的全体当下、完整的把握住,因此先验主体不能真正把握住自身,也不能自己建立自己。一个不能建立自己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不可能为形而上学奠基的,所以,形而上学如何可能?最终的结论是:在有限的先验主体身上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海德格尔所揭示出来的“形而上学决不能建立在有限性的基础上”的真谛,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说康德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正是在为形而上学奠基的过程中发现了对“人是什么”的探讨成了问题,并由此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根基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又极其惋惜的认为,康德亲手埋葬了他在为形而上学奠基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从他亲自深入的境界中退缩的真义。所以,我们应当理解为什么海德格尔会强调指出,理解康德哲学实际上所达到的境界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康德哲学进入了如此困境:比人更原始的是人的存在的有限性。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更明白指出,此在并不比任何一个其他存在者的地位更优越,在形而上学中,对于形而上学而言,此在与一切存在者一样,是完全平等的。
所以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决不可能成为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在的真实意义在于,此在实际上承担了与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这一问题同样的作用,这也就是说,此在仅仅是进入海德格尔哲学境界之门,根本不是最终的境界。如果说前期的此在不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据,那么后期的存在与时间也都不是,原因也正在于存在与时间乃基于存在者的当下性和有限性才得以成立,因此如果说海德格尔哲学的转向就是由此在为根据而转为以存在为根据,实际上是不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的真义。转向的真实含义唯一的只能由海德格尔前期哲学所陷入的困境来说明。海德格尔前期哲学所阐发出来的形而上学并没有超越存在者尺度,所以不可能真正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只能是将存在与时间建基于超出存在者尺度的境界。这种境界,海德格尔称之为“本有”,也就是大道或真如。这样,所谓转向的真相就是:原来以存在者的当下性和有限性来建基的存在和时间现在被置于大道的生发、显用和归隐之中。大道是一切之源,大道本身无更渊远的源泉,大道就是一切的归宿,大道本身无更悠久的归宿,所以大道不生不灭,也无在生死之际的在场,所以大道超越存在和时间。正是因为大道超越了存在与时间,所以只有它才能“给出”存在与时间。可见,只有大道或本有才是真正的形而上学维度,那么,真正的形而上学根本就不可能是存在论,既不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传统意义上的存在论,也不是海德格尔所揭示出来的那种意义上的存在论,而只能是道论、本有论、本源论,这才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由此观之,海德格尔哲学虽然回到了西方哲学之渊源,然而终究没有完全窥西方哲学之堂奥,没有穷尽西方哲学之自性,没有彻悟大道、终了本源。退一步说,如果海德格尔哲学真正穷尽西方哲学之奥妙的话,他就决不会认为“希腊哲学就停留在在场者当下而观照在场者”了。事实上海德格尔这句话只适用于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哲学,而决不适用于亚里士多德之前的早期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腊哲学超越于海德格尔这句话所开示的境界之上。不过,要想从本性上衡量海德格尔哲学与希腊哲学或西方哲学的关系,只有当我们从最为究竟至极的意义上真正领悟了哲学的无上妙谛之后方始可能。
古往今来一切哲学,博则分化为千宗万派,约则归原为顿渐两途,然而无论博约顿渐,最终皆以体用不二或者说性相一如为究竟。所谓体者,大道(真如)自性常住、完满具足也;所谓用者,大道周流不息、生生无穷也。体用不二者,大道自性常住而周流不息,完备具足而生生无穷也。以此为至高尺度,则儒家之“为物不二”即自性常住,“生物不测”即妙用无穷。易学之“寂然不动”即自性常住,“感而遂通”即妙用无穷。道家之“自然无为”即自性常住,“无不为”即妙用无穷。佛学之“本来涅磐”即自性常住,“缘起无尽”即妙用无穷。佛学乃印度哲学之无上绝学,易道之学乃中国哲学绝顶境界,所以就精微渊深处而言,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皆达哲学之极致。那么,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呈鼎足之势,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的希腊哲学是否也证入哲学的无上境界?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印度哲学透彻圆满,希腊哲学完备严整,三大体系各有殊胜,而本性一如也。尤其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更是质朴真纯,尤其契合大道本性。比如巴门尼德的哲学。流行的看法将巴门尼德视为存在哲学的开创者,这适足以表明人们如何错解先哲的圆妙微言。其实巴门尼德的哲学根本就不是谈论存在的,这一点即使海德格尔也没有领会其妙义。巴门尼德的哲学,也可以说一切契合本性的哲学都是开示本源自性的。“存在的东西无生无灭,它完整不动,无始无终”。无论这句话如何解释,首先绝对不能将句中的“存在的东西”理解为“存在这种东西”。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处于其自性中者,也就是大道。此语直示本源真常实性,神妙之极。“无生无灭”即大道自性常住,真体不易。“完整”即完备具足,当于佛学“圆成实性”。“不动”“无始无终”皆不生不灭、本性永恒之义,无始则不生,无终则不灭。大道自性常住,刹那无有生相,亦无有灭相,此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无为法,非生灭无常之有为法。所以“生成是子虚乌有,灭亡同样不可言名”,义同上述而并行不悖也。大道本来不生,当然大道的“生成是子虚乌有”,本来不灭,当然大道的“灭亡同样不可言名”。这句话与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和中观谛“缘起性空”义同。赫拉克利特更是圆满悟证大道者。“世界自本自根,它过去、现在、将来总是永恒的活生生的火”。这句话已达尽善尽美的境界。通贯三世而永恒者,大道真常本性也。活生生者,大道周流不息、妙用无穷也。有生无常乃幻生,流于虚妄;有常无生乃死常,入于断灭。惟生生之常与常之生生方为真常真生。此语不断生灭而显常性,不离常性而示生灭,性相完全一如。其实,希腊哲学之父,西方哲学开山祖师泰勒斯早就向人们开显了大道之圆体妙用,可惜后人自障本心,不能体会先哲往圣之妙义罢了。人们看到“本源是水”这样的命题就由此将希腊早期哲学家理解为自然哲学家,并断言早期哲学家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哲学这种人类至高无上的绝学降低为粗糙的、朦胧的或不确切的科学的前身,而由此以为已得先哲思想之真谛,可见人类的思想业已堕落到何等境地!此处之“是”并非实有所指,而是相当于“如”字,所以这个命题的本意实际上是:本源如水。此语寥寥四字而义理深邃,可谓微言大义。“如水”就是如流水一般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永恒流转,大道流行不息、妙用无穷之象宛然现前。而泰勒斯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也可谓深得其师之心印,为泰勒斯哲学之正脉。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当于佛学“无相”义,其理甚明:欲明大道本性,须离一切边执。此为中观见地之正旨。师徒二人固有开遮立破之异,然皆证入大道实性。总之,古希腊早期哲学圆具大道真体妙用,义理圆融无碍,实已臻哲学绝顶境界,堪为哲学之永恒典范。不止如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大师也深刻体会早期希腊哲学家之妙心而堪为希腊哲学正宗。诚然,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业已离开天人本一的本源境界,然而苏格拉底本人作为真正的哲学家,借尼采的说法,在自己身上超越了自己的时代。苏格拉底彻底实践了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的五字箴言。苏格拉底之前的诸哲无须承担人类认识自己本性的使命而犹怡然自得,皆因他们本来就处于与本性合一的天然境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须经反思与自觉方得重归本源境界,其间有无修无证、本来具足和修而后成、本性圆成之别,然皆证入大道则无二无别。苏格拉底的“善即是知识”实际上就是对于“认识你自己”的回应与完成。当然,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是不会真正体会其真谛的。“善”在此并非道德或伦理范畴,而是指大道自性之完备具足。人的本性与道本来不二,所以人的本性也本来完备具足。“知识”一词更不可在现代意义上加以理解,此处之“知识”非与能力、素质并列或相关之范畴,其本来的含义是“智慧”。然而,如果我们不是在哲学的最原始境界觉悟其本性的话,那么,仅仅指出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智慧”还远远未能切中这句话的本意。在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或创新精神都与哲学本来意义的“智慧”无关,虽然人们通常都将上述种种意义视为智慧的象征。哲学意义上的智慧,按照赫拉克利特的深刻理解,意思是:常住于真理之中,也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有深入的了解。后来他回到马其顿从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系统地总结、讲解和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
《形而上学》一书共十四卷,由于是他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因而结构松散,各卷之间缺少连贯性,不成系统。不过这丝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书中的许多问题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述他的论述主题,如:“智慧”、“第一哲学”、“神学”、“关于作为是者的是者的研究”。在Α1中,亚里士多德说,“显然,智慧就是关于那些本原和原因的知识”。 他在α卷中又说,哲学是关于“真理” 的知识。这两个说法不同,但是并不矛盾,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离开本原我们就不能认识真理”,而且,“永恒事物的本原是最真实的东西”。关于本原的研究显然属于“第一哲学”,不过,它并不是我们最基础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对我们而言最可知的东西”和“自身最可知的东西”;他认为应该首先研究前者,最终才能理解后者。“第一哲学”研究的主题是“自身最可知的东西”,不过它非常抽象,距离日常经验很远,这样,只有已经研究了“自然”(物理学)才能更好地研究“第一哲学”,所以把这部分研究称作“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的学问是非常合适的。
亚里士多德在Γ1又把“第一哲学”的主题描述为“关于作为是者的是者的研究”。这个描述容易让人理解为其主题是“作为是者的是者”,其实更好的理解应该是,研究的“主题”是“是者”(being),而“作为是者的”应该被了解为研究的“方式”。被译为“作为”的那个古希腊词的大意是“就……而言”,“在……方面”。一个关于作为Y的X的研究,其实就是一个关于X的研究,不过只涉及Y这个方面。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这个研究是关于“是者”的,不过这个研究有一个特别的方式,即仅从它作为“是者”本身这个层面(而不是把“是者”划分为许多种类或部分)来进行研究。言下之意,把“是者”划分为各个种类,分门别类地研究这些“是者”的各种学问不是“第一哲学”,而是数学、物理学之类的“第二层次”乃至“更低层次”的学问。
这种作为“是者”本身的“是者”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实体”。“哲学家应该掌握的原因和本原就是关于实体的”。在Γ2中,亚里士多德说,有多少种“实体”,就有多少种“哲学的分支”,而且必定有“第一哲学”和后继的哲学或科学门类。“第一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实体”本身。只有弄清楚了“实体”的涵义而且对“实体”做出恰当的分类,其他各个门类的科学(例如物理学、数学)才获得自己的研究对象,才有基本的前提。而且,“第一哲学”中关于“实体”的一般解释方式对于解释各个门类的实体而言必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学说可以说是他的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石。
在E卷中,亚里士多德表示,在物理学(研究变化的、物质的对象)和数学(研究不变的、与物质不可分离的对象)之外有一门“神学”(研究不变的、与物质分离的对象),这是“第一的”和“最高的”学问。“神学”与“第一哲学”的等同问题,乃是颇让解释者为难的问题之一。


18248535544什么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
简詹虎答: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

18248535544什么叫做形而上 形而下?
简詹虎答: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

18248535544“形而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詹虎答: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

18248535544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有哪位通俗点解释一下?谢谢!
简詹虎答:形而上学,简单来讲:系只求形式表面,忽略实物内在的实质。但普遍接受的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19世纪,黑格尔...

18248535544什么是形而上
简詹虎答: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

18248535544究竟什么是形而上学?
简詹虎答: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1]它最初是研究"存在"的本体论体系,其理论原则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

18248535544哲学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简詹虎答: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在物理学之后,他这种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形式对应于物理学的形式化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形式上的对应,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也使物理学不断的接受形而上学...

18248535544什么是形而上学啊。请问政治高手.
简詹虎答: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

18248535544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分别有什么样的理解...
简詹虎答: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主要是两个世界学说,一个理念世界,一个是生成世界,理念世界是最终实在,只能通过理性把握,在柏拉图那里抽象的比具体的实在;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实在,他提出了实体的概念,意思是独立自存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的比抽象的实在,具体的一匹马,一只蝴蝶都是...

18248535544“形而上学”这个概念该作怎样理解呢?
简詹虎答:就是世间具有具体“形态”的万事万物,因此,形而上,就是超越了万事万物的“形态”,而去思考这个“形态”之上的东西,那么就是关于思想的学问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物理学是研究具体的万事万物的学问,而物理学之后,就是具体形态背后的东西,就是“形而上”学了。个人认为对形而上学做这样的理解是最为...


(编辑:卢荀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