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什么是先天之本,什么是后天之本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4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什么意思?

在讨论本题之前,首先应把“先天”与“后天”两个相对的概念搞清。《灵枢.决气篇》说: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综合上述两段经文可知,所谓“先天”,是指禀受子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是否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说“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以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皆应谓之后天,也应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因为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的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集受父体,所以应称其为后天。
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界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充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所以《医宗必读》说“先天之本在肾”。往往人体素质强健,称之为“先天充足”,素质虚弱,称之为“先天不足”。
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又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两神相搏之“精”,在母体内发育,以及胎儿娩出后,营养的供给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只是胎儿时由母体间接供给,娩出后个体直接从外界索取而已,所以《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
明代张景岳说“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靠肾中阳气温煦,并肾精气为后天形体之基-础,而肾之所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与补充。因此,中医认为,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而至脾阳不足,若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可累及肾阳不足。临床所见“脾肾阳虚证”即由此而生。
有关“先天”与“后天”的概念,严格来讲,“先天”只能同时禀受于父母双方,而“后天”则可直接或间接的摄取于水谷精微和自然界。基于这一点,不难理解,临床真正有些因先天性器质缺陷所致的病理改变,单纯通过后天补益是不能获效的。如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先天性智能发育不全等,单靠药物进行后天培补基本无效。前两者多采用手术修补,方可弥补先天之缺损,而后者目前尚无恰当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遗传工程学的发展,未来探讨出良好的治疗方法,这是可能的。

在讨论本题之前,首先应把“先天”与“后天”两个相对的概念搞清。《灵枢.决气篇》说: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综合上述两段经文可知,所谓“先天”,是指禀受子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是否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说“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以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皆应谓之后天,也应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因为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的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集受父体,所以应称其为后天。
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界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充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所以《医宗必读》说“先天之本在肾”。往往人体素质强健,称之为“先天充足”,素质虚弱,称之为“先天不足”。
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又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两神相搏之“精”,在母体内发育,以及胎儿娩出后,营养的供给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只是胎儿时由母体间接供给,娩出后个体直接从外界索取而已,所以《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
明代张景岳说“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靠肾中阳气温煦,并肾精气为后天形体之基-础,而肾之所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与补充。因此,中医认为,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而至脾阳不足,若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可累及肾阳不足。临床所见“脾肾阳虚证”即由此而生。
有关“先天”与“后天”的概念,严格来讲,“先天”只能同时禀受于父母双方,而“后天”则可直接或间接的摄取于水谷精微和自然界。基于这一点,不难理解,临床真正有些因先天性器质缺陷所致的病理改变,单纯通过后天补益是不能获效的。如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先天性智能发育不全等,单靠药物进行后天培补基本无效。前两者多采用手术修补,方可弥补先天之缺损,而后者目前尚无恰当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遗传工程学的发展,未来探讨出良好的治疗方法,这是可能的。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首见于《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是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而言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

后天,指人出生后的真个生命过程。脾为后天之本,指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提供能量。

扩展资料

脾为后天之本,人出生后,作为独立的个体而生存,主要靠脾供给营养。脾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过脾的转输,上输于肺,贯注于心脉,输布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2、充养肾精,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先天之精必得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充盛。

3、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由于脾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称脾胃后天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为先天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脾为后天之本



讨论本题之前,首先应把“先天”与“后天”两个相对的概念搞清。《灵枢.决气篇》说: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综合上述两段经文可知,所谓“先天”,是指禀受子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是否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说“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以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皆应谓之后天,也应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因为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的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集受父体,所以应称其为后天。
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界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充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所以《医宗必读》说“先天之本在肾”。往往人体素质强健,称之为“先天充足”,素质虚弱,称之为“先天不足”。

肾主阴阳之气而为先天之本,脾载五行之力而为后天之木。气当常养,力当常用,强健自生。

脾为先天之本,胃是后天之本


13613376396什么是“先天之本”“后天之本”?
鬱物柏答: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是否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说“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以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皆应谓之后天,...

13613376396“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什么意思?
鬱物柏答:综合这两段经文,我们可以理解,“先天”是指继承自父母的“两神相搏”之精,以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它是遗传而来,是个体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为受精卵而言,也可称之为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是“先身”而生的。2. “后天”是指“精成”以后的生命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在这一...

13613376396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是指
鬱物柏答:1. 先天之本:- 遗传基因: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一些基本特质,如体格、智力、疾病倾向等。- 生理条件:包括出生时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感官能力等,这些都是个体一出生就拥有的生理基础。2. 后天之本:- 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这些环境因素为个体提供了成长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13613376396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为什么会有这种...
鬱物柏答:而且还发现,有两个脏器在人一生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肾和脾,即中医常讲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医脏腑功能是以心、脾、肾为轴心的。由于肾与脾在人体的特殊位置,古代医家对肾与脾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并形成滋阴(补肾阴)派如朱丹溪等,补脾...

13613376396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什么意思
鬱物柏答:1、“肾为先天本”,是指肾藏先天之精,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本源。肾主藏精,其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中精气支配、调节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成熟以及人体的生理功能。2、“脾为后天之本”是指人以谷气为本,即“安谷则安,绝谷则亡”。人一出生,人体的脏腑机能活动与...

13613376396什么是先天之本,什么是后天之本
鬱物柏答: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医宗必读》中。肾作为先天之本,与脾作为后天之本相对应。先天之本指的是人自受胎时的原始生命力,而后天之本则指人出生后,整个生命活动所依赖的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能力。脾作为后天之本,强调了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需要依赖脾胃来摄入营养...

13613376396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是指
鬱物柏答:先天之本是指肾脏出现的先天的天癸运行,气血、津液滋养,是由父母所决定的。每个人的先天之本不同,也就是肾脏的亏虚与否,都会决定患者疾病的走向,对患者的先天体质有决定性的作用。后天之本是脾脏,指人体的消化系统,人体后天的水谷精微进行滋养,也就是吃食物之后能否进行很好的吸收、运化,都是由...

13613376396先天本能和后天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鬱物柏答:先天本能和后天文化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实为肾与脾的关系。脾之健运,化生精微,依赖于肾的蒸化,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与肾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13613376396为何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鬱物柏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出自《内经》。其中,“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下……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

13613376396怎样理解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源?
鬱物柏答:关于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要从“先天”二字去理解。“先天”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文言传》和《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中,都表示自然变化的规律。而明清时期医家所使用的“先天”概念来源于宋代易学“太极”本体论、“先天学”构建的宇宙演化模式和道教内丹学的修炼模式,已不同于《易传》《...


(编辑:于差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