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极必反体现辩证否定观了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没有体现辩证否定观。
物极必反意思是当事物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就会发生反转,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了。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万物消长盛衰,周而复始,而阴阳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理的存在,即所谓“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对立统一性:矛盾双方是对立的,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物极必反。辩证的否定观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


17551558439物极必反能体现辩证否定观吗
葛卿贡答:不能。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对立统一性:矛盾双方是对立的,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物极必反。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的否...

17551558439物极必反是什么原理?
葛卿贡答:3,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性,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

17551558439求解 物极必反 这是个哲学问题吗?
葛卿贡答: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

17551558439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葛卿贡答:3、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相互转化的趋势。他在《道德经》中曾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事物尽在往复变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条法则,物极必反,剥极必复。4、变化发展的辩证...

17551558439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体现了矛盾的什么性
葛卿贡答:“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性。矛盾双方是对立的,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物极必反;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一方的存在已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相反相成就是这个意思。所有这句话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物极必反,表示事物发展到了极致...

17551558439物极必反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哲学
葛卿贡答: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概而言之,同一性有两个含义: 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2.质变...

17551558439物极必反,泰来否极。什么意思?
葛卿贡答:“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贤文的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它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光明。物极必反,读音是wù jí bì fǎn,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否极泰来,读音是pǐ jí tài lái,意思...

17551558439否极泰来的前一句是什么啊?
葛卿贡答:否极泰来前一句是: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意思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极泰来” 出自《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身处逆境,正是磨练自己的大好时机;遇到矛盾,唯有忍耐才是化解危机的最好办法。忍,可以善解恶缘、使...

17551558439什么是老子的“事物具有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
葛卿贡答:1.相反 道会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最终又会返回自身。即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2.反复 道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活动。正是有了自身不断运动的道,才产生出宇宙间的万物。而万物又是以道为目的,最终又将复归于道。整个过程蕴含了普遍的“一”与特殊“多”的对立统一,这便是道的辩证运动...

17551558439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葛卿贡答: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就向着它相反的方向运动。矛盾的对立面都是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同时,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过了就成灾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内容 一是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


(编辑:鄂艺樊)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