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的简介怎么写?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0
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1、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3、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4、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铁木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贵族】
  朱棣

  (1360-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于1402年称帝,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曾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并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于1421年迁都北京,北京正式成为汉族王朝的首都。其在位期间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庙号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十三陵之长陵。

  纳兰性德
  (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上三旗,正黄旗子弟,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将军】
  岳飞
  (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主要成就: 收复襄阳府等六郡之战、洞庭湖之战、郾城大捷、颍昌府大决战、朱仙镇大捷、连结河朔之谋、三援淮西、加兵宛叶、长驱伊洛、
  代表作品: 《出师表》、《满江红》、《小重山》、《五岳祠盟记》

  


17647029460历史英雄人物简介
薛灵米答:1、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2、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

17647029460几个历史人物的简介(200字左右)
薛灵米答:1、周恩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2、邓小...

17647029460历史名人简介,包括姓名,生平主要事迹
薛灵米答: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

17647029460著名历史人物简介
薛灵米答: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

17647029460中国历史人物介绍 50字左右 不要太多
薛灵米答:1、陈化成,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军进范吴淞要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上海军民英勇抵抗。由于清政府的错庸和怯懦,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最后粮尽援绝,为国牺牲。陈化成的英雄行为,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苏武,苏武奉了汉武的帝命令,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

17647029460介绍一位历史名人,主要有生平、主要事迹。
薛灵米答:1、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

17647029460中国历史著名人物事迹简介
薛灵米答:1、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卒于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

17647029460历史人物介绍大全 5位历史人物介绍
薛灵米答:5位历史人物介绍 1.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代中国部落联盟的领袖,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共同所有人。五帝之首。它被誉为中国的“人类始祖”。据说他是少典和伏宝的儿子。他原姓公孙,后改姓姬,所以叫姬轩元。宗轩辕山上,故名轩辕。始建于有雄,又称有雄姓。有些人也称...

17647029460十位中国历史名人资料要有文字介绍要有人物图片
薛灵米答: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八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

17647029460求5位历史人物的事迹简介
薛灵米答:1、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2、岳飞: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


(编辑:暨印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