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寻求日本《源氏物语》的读后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求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读后感 字数800+ 财富值我还可以提高,但求读后感有点质量 有病的绕道,这

人世浮沉本无常,似真亦幻梦一场。梦逐清河流水去,方知世事多悲伤.
一幅日本古代宫廷生活的白描画卷,一首如泣如诉的妇女悲情曲,一部日本历史文化巨作,当古老繁华徐徐落幕后,激荡在胸间的哀伤久久不散,唯美哀艳的情感如樱花缤纷点缀思想。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出身平安时代中层贵族家庭,自幼熟读中国古代文献,对白居易诗歌颇为喜爱,同时十分熟悉音乐、佛教和〈日本书纪〉,年轻时嫁给长她二十多岁的藤原宣孝,生一女,三年后丈夫去世。后入宫任一条彰子皇后女官,《源氏物语》就是其寡居宫中生活时写就”。
所谓情之一字维系世界,爱之一字粉饰乾坤,爱情,永远是人类谈不完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声抠问荡千古(引语却江)'。看此书,方知世上博爱者当属源氏。初看只觉源氏不过一多情种而已,细读方知其味不在烂情的可耻而在专情的珍贵。那时代专情的美德似乎只有女子才有。熏君倒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痴情男子,其行为令人击节,只是行事太小心翼翼了,上帝从来不会照顾行动缓慢的人,他因为顾虑重重而失掉了心爱的女人,因为心爱的女人失踪而忧伤而看破红尘,叹其真情的同时哀其自私的卑下。是不是自古以来所有男人在爱情上都是自私的呢?古时日本妇女地位低下,即便皇家出身的公主也不能随意。封建势力中男人可以妻妾成群,而女人惟有坚贞不二才不被世人耻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似乎是专为那个时代的女性颂歌的。但源氏也不绝对无丝毫可取之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却从不盛气凌人,待人接物礼道周全,广施恩惠,凡与他有过感情纠葛的女人都仰仗他的好意安闲度日,这就是权利和财富赐予他的特殊优势吧。源氏好色,但不绝情,他眼中的女人各有可爱之处。他的正夫人紫姬高贵优雅美貌,通音律晓书法,聪慧温柔大度能干,深得源氏宠爱,是源氏自己培养大的伴侣,与源氏可谓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比源氏小好多岁,源氏对于紫夫人用情算是最深了,紫夫人逝世后,源氏也常自责:“...不管是逢场作戏还是迫不得已,我为什么要做出这些事来伤她的心呢!...”惭愧之至追悔莫及之心痛苦不堪,也许自古多情者亦多苦吧,我猜想这个十全十美的女子该是个怎样的可人呢?说不定就是作者的影子,她是个美好的化身。空蝉个性最鲜明,孤傲清高貌美,在众多女性中显得卓尔不群,源氏百般追求终未得尝所愿,于源氏来说该是怎样一大恨事?以他当时天下第一美男,第一才子又是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身份,居然不能让一女子动心,可见空蝉性情之刚烈高傲穷古难寻。明石姬,一乡村女子,在源氏被流放期间所遇,这个恬静优美善良的美女中的美女,一样没有逃脱源氏情网,好在她有自知之明,自知身份地位无法跟他人相比,为人处处谨慎小心从不争风吃醋,也得到源氏的悉心照顾爱怜,后来因为女儿尊为皇后而荣耀聚身,心态的平淡也让她能够长命百岁安度人生。末摘花相貌丑陋,无才却有德,帮助源氏照顾源氏和槿姬所生的儿子,无怨无悔,她对源氏感恩有加,对于这个有情有义的忠诚女子,源氏也是心存感动,因而对她也是充满敬重与关怀的。藤壶皇后,源氏父皇之妻,源氏母亲死的早,是她照顾源氏长大,其实源氏对她是一种恋母情结,后与她生一子,后来被立为太子荣登皇位,但是藤壶皇后为此既愧疚又懊悔,惶惶不可终日,后来一心向佛,哀哀度过其短暂的一生。还有其他与源氏纠葛的女子,就不一一复述,繁缛细节几近雷同。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幸福的女人也是一样的,不幸的女人也是各有各的不幸吧。
这部书人物关系复杂,悖伦之事常多,反映出当时皇权贵族们奢侈糜乱的生活状态,如蜉蝣“似有亦如无”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在慨叹与感伤中消耗着短暂而又不失优雅的人生.物哀唯美贯穿全书。
非常有趣的是,作者在第四十一回中自由标题《云隐》而没有正文,云隐即隐遁之意,关于源氏是如何死的人们无从得知。至于没有正文的原因,千年以来,各学者各持己见说法不一,大致可分为四种,一说本来有正文,因某种缘故损失;二说作者本打算写正文,因某种缘故作罢;三说作者故意不写正文,任其空白;四说本来连题名也没有更别说是正文了。一般都相信第三种说法,因为本来紫夫人之死写的尤为悲伤沉痛,若再写主人公之死作者会不堪其苦,因此只标题而不写正文,仅向读者暗示此意。(这一段摘自《源氏物语》第四十一回注解)。
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是毋庸质疑的,单看那一页页精美的画卷中人物着裳,就知那时起日本的文化生活等深受唐朝影响。合卷而余味悠然,相隔千年,与你相逢在这生命初绽新绿的春日,缱绻抚摩那些早已隔世离空的红颜的柔情,唯剩哀凉与唏嘘。

历时将近半年终于把《源氏物语》看完了,也就是睡觉前的半个或一个小时看看,所以拖得的这么久。很久没有看专业外的书,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还是《偷书贼》?记不得了。那也没写读后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语》的前半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整天就是那个美女这个美女,都是美丽超群,性格温柔,十全十美;都是见了源氏就感叹其长得如何英俊帅气,香气是如何让人沉醉,态度是如何风流倜傥,才华是如何让所有人暗淡无光;都是跟了源氏以后不管他如何移情别恋都是无怨无悔,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见一次都很心满意足。这样的书在贾母的眼里就是十足垃圾,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唯有当源氏被后辈柏木戴绿帽子的时候我才感觉有点意思,不过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给写死了,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好后生啊。看得我心里挖挖的凉啊!
任何事情不能总是十全十美,顺顺利利,那样生活也就缺乏精彩,整本书看下来就索然无味。本来形容好的词汇就那么多,估计还占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人们对痛苦理解的都比较深,也有很多词来描述。所以就那么多词汇,一个劲的用,不腻了才怪呢。像《红楼梦》就深谙此道,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圆满的。
不过源氏死后的故事写的还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总角”这一张,简直棒极了。单独剥离这一章节出来,绝对是一个十分凄美完美的的故事,我想足可以与《爱有来生》相媲美了。两个奇异的人被爱情折磨,最后一个竟被活活折磨死,另一个也不移情别恋。不过单独抽出这一章来理解的话,与全书的风格就相差很远。
我感觉《源氏物语》的最大优点就是心里描写十分细腻真实,我想这基本不是一个男性作家所能达到的水准。就算是中国小说之首《红楼梦》的心理描写都差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有欢乐,有伤悲,有决断,有后悔。怎么来说,没有中国小说中的假道学伪君子,人人都很平凡。即使是品格十分高尚的薰中将也有一些龌龊的想法。这个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很不一样,我们的人物君子就是君子,不容的一点龌龊的想法。贾宝玉在整部《红楼梦》中,也就一次看到薛宝钗的臂膀时,有“若是生在林妹妹的身上还可以摸一摸的”想法,也是很含蓄的,仅仅是“wish”而已。这里想到一部日本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挺有意思,感觉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很可爱,没有失去童真,感觉日本文化是有一点这个元素的。不像我们的小说中,普通人都表现的像一个哲学家,阴谋家似的,玩深沉,玩手段,牛X的能当苏格拉底,国家总统了。这里重点提一下《白鹿原》,这个是我不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来惭愧,这套书上中下三本,是我大一,即三年前在北京地坛书市上淘的,5元一本。当时还很有些文学小青年的做派——例如我现在就不会花15块钱去买文学书——我会去吃…… 不过,做派也仅仅是那么有限一点,买了之后打开第一页就傻了,发现一张人物关系表,展开差不多有四张纸那么长,密密麻麻的小字,画了个家谱图,也就是family tree,反过来还有。每个人起码娶三个老婆,每个老婆再生三个孩子,总共全文出场400多个人物,于是我决定这书就纯作摆设了。幸亏当时还买了《万历十五年》,后来有幸用它换到了富哥的《金瓶梅》,才觉得这书市没有白转。(我D版万历5块钱,富哥金瓶10块呢,赚翻番了啊。)

今年回家的时候把书全托运回来了,回家百般无聊,就把这三本书放到厕所里消遣(不要有人打我),这个方法非常好,因为我这一个月来快坐出肛脱了……后来把书转移了出来睡觉前看。总算是看完了。看完后的第一感想就是:这TMD就完了?这也没写完啊!郁闷之余,想大概紫前辈的“后八十回”散佚了吧。这书看的实在没什么味道,里面的男的都跟女的似的,女的都跟假的似的,每页纸平均哭三回,每两章平均病死(或出家)一人,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小日本变态,这还真不是诽谤的,咱红楼梦多有层次啊,顶多一个爱哭的,她病死了,她爱人出家了,这基本情节设置的多么紧凑!源氏物语倒好,以为他日本人个个都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么?真让人气闷……

看完了我上网查查,结果发现中国的fans还真不少。人家那评论叫一个专业,和红学有的一拼,看了半天我觉得人家怎么说得那么对呢,我怎么什么都没看出来呢……更气闷了。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创作的灵感之源,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直珍贵的奇葩。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汉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读《源氏物语》时,很容易感到是在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为日本皇宫皇后的女官,对宫廷生活有直接的体验,对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间的种种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她横溢的才华,加上细腻敏感的内心,铸就了一部经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仿佛是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时期为背景,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贵族,宫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过主人公源氏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阶层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层贵族之间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铺陈了种种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该书的女性是美丽动人、充满灵性的,精通琴棋书画,却被男人玩弄于手掌之中,这是悲剧的,是当时社会力量在压迫着她们,她们只能靠受宠于贵族男子而苟延残喘地生存,失宠于贵族男子而香销殆尽,没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与能力。在贵族阶层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语》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不例外。记得有位学者评论,《金瓶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世态图,女人是男人生理发泄的工具;《源氏物语》则是日本贵族的写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读完此书,使人惊讶的是,无论此书的写作背景,还是人物性格的描写,都仿佛像我们中国的《红楼梦》,而它却比我国第一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早三百多年,比《红楼梦》的问世早九百多年。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如《柳毅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书中大量引用汉诗,及我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铺陈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中,使该书具有浓烈的中国古典的气氛,所以读起来并没有异国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难以磨合的棱角,反而读起来有一种像是读我国小说油然而生的强烈的亲切感。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读过韩国作家崔仁浩写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虽然是一部韩国小说,却也引经据典了大量中国典故,将诗礼经史,佛教典故与经商理念,人生哲学融会贯通,打成一脉,也颇具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可见,中国的文化对世界各国影响极深,范围之广,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是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很是认同有些学者认为《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

  但是,相比之下,《红楼梦》是伟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带来一个崭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封建社会不把人当做人,更不把女人当人,《源氏物语》亦是如此,它始终没能摆脱封建的枷锁的桎梏,女人的命运仍是悲惨的,处于供侮辱被蹂躏的位置。在二战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国土,在神圣的土地上建立几百处慰安妇所供日军解除寂寞与贪婪禽兽般的性欲。日本女性仍处于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礼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阴霾之下,没有被哪部文学巨著赋予她们真正的支持与力量。这样一比,《红楼梦》是中国女性的颂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尽管我国文学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斗争的可爱形象,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可悲的形象,如“宫怨”诗、“思妇”诗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最终比较,《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但更是女性的颂歌,而《源氏物语》只是女性的悲剧,并没有赋予女性悲剧的力量。我更喜爱、忠实于我国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开辟了日本物语文学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巅峰。我们应该走在时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国的精华,武装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视野。夕阳又再次落下,我的读后感也终于划上句号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气,柳芽儿也开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黄,风筝又开始在蔚蓝的天空演绎天然的舞姿,我又将会迎来新的一天。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ingzi272920663/archive/2010/04/25/5526490.aspx

  再见紫夫人 ◆

  说到《源氏物语》,在400多人的描写里,女性角色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以完美著称的紫姬紫夫人。
  “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时摘取手中看。”
  源氏初见这位酷似母亲的小姑娘时,心中是无限怜爱,写下了上面的两句和歌(日本古代的诗歌形式),于是,这位小姑娘被称做紫儿。幼年的紫儿有着一头美丽的长发散发着黑亮的光泽,脸上带着甜美的微笑,身体里流动着贵族血统的遗传(藤壶女御的亲侄女),整个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灵气和美丽。就这样在林中的一次玩耍中被源氏发现,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吗?
  源氏的梦想是培养一位完美的夫人,这位完美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藤壶御女的容颜,其次就是和他一样匹配的令人倾慕。从这一层来讲,紫儿在幼时遇见源氏,是幸运的。紫儿的年龄尚小,拥有了绝对的可塑性,这是除了容貌之外,最为让源氏满意的地方。是源氏的倾心和全神贯注的投入,使得紫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让紫儿收敛性情提高自身的高雅,没有一般女儿家的娇气和俗气,如当初她回到家中,和久别的父亲与继母住在一起,想必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紫夫人。
  从小就和源氏相处的紫儿,在众多的地方比他人更为了解源氏,两人相处起来和谐更多,计较更少,体贴之极,令源氏对外无处不夸,无处不赞。源氏从来没有强迫紫儿接受自己,一直等待着时刻的到来。紫儿被源氏的尊重而感动。在成为源氏的人之后,正式叫做紫姬。源氏的原配葵姬在难产中去世,紫姬体谅源氏的难处主动要求在低调中成为了源氏的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夫人。
  源氏的拈花惹草,紫姬始终从容涵养地对待,对于将她一人孤独的留在冬夜的春馆中,她也只是独自面对梅花垂泪,长长的黑发载不动许多愁。可是就在源氏踏进屋中的那一刻,紫姬露出掩盖凄凉但却宛如桃花般的笑容,将带着泪痕的衣袖藏在身后。这样的紫姬,使得每次清晨归来的源氏都产生着深深的愧疚,不断的埋怨自己放着家中这样的好夫人不珍惜,总是出去采花给夫人带来伤感。
  凭着对源氏多年来的了解,紫姬相信这源氏对她的爱,称得上是挑战的也就只有一回——明石君的出现。三年流放期间,源氏虽知远在京都的紫姬对他的无限思念,可是也依然以逢场作戏为借口和在须磨海边的明石君相恋,将来虽不能不了了之,但也不会带了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他拥有的女人,也已经不在少数。可是,在回京都之前,明石君告诉他,她已经怀有了骨肉,这样一来源氏被迫向紫姬全数坦白。如果只是一个女人,紫姬可以保持冷静,不让自己受到了过多的伤害,但是这么多年来,紫姬最大的痛楚就是无法生育。在那样的年代里,不能生育的女人,拥有着最大的悲哀。面对明石君,紫姬能做的只有默然。源氏同样分担着紫姬的难过,所以,明石君的女儿留在了紫姬的身边,明石君不再与之相见。源氏可以对每一个女人无情无义,可是他不会让自己的紫夫人受到伤害。
  抚养着明石君女儿的紫姬,不是没有过一点的嫉妒。因为孩子不在明石君身边,源氏对她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紫姬有时也会自问,为何要来养这个孩子?可是当她仔细观察着美丽的小明石,看到她开合的小嘴儿的时候,一切都释然。就凭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紫姬就不再和从未见过面的明石君计较。她心中想:可以生出这样可爱的女孩子的母亲,一定也很吸引人吧?对于没有孩子的紫姬,明石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儿,后来事实也证明,在紫夫人最后生病的日子里,明石皇太妃一直守护在她养母的身边直至病逝,母女情份之深,被世人所感叹。
  明石小女成为皇太妃之后,紫姬在四季馆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紫夫人的角色。如果说四极馆是一座小型的皇宫,源氏是这里的皇上,紫夫人就是掌管后宫四季佳丽的皇后。大小事务,统统由紫夫人一手打点。年节的各院礼物每一件都有在裁缝制作和色彩搭配上极有天赋的紫夫人精心挑选,一律因众女子的不同性格喜好不同准备。各种活动比如祭祀,法事,赏花出游,没有一个不是从紫夫人手中出来的,可是说是毫无偏差。只听说的各种人群在真正和紫夫人接触之后,才明白那原本传奇的关于紫夫人的故事的真实性。
  只是,再好的人终会遭人嫉妒,六条妃子鬼符附身使得紫夫人一病不起,甚至于中间假死一次,再多的法事也解不了病魔,除不去紫夫人心中的郁积。迫于对源氏的不舍,迫于对源氏的打击,出家之愿始终未能实现,最终带着一头乌黑如新的长发悄然入睡。从此不再见到紫夫人美丽的笑颜,不再听到紫夫人悠扬的七弦琴,不再受到紫夫人亲自搭配的新意,整个四季院随着紫夫人的离开黯然失色。
  曾怀疑源氏对于紫夫人的真情,想他不过是因为紫儿的容颜而对她格外的怜爱,直到紫夫人的离开,我才知道源氏是深爱着紫儿的。想着“此躯远戍须磨,镜影随君永不离”的爱语,回忆着紫姬的体贴,“爱青人已死去,花色都减了”,“一自秧田春水涸,水中花影也无神”。不断的触景生情,不断的泪湿巾衫,不断的彻夜难眠,不断的精神恍惚,直到最后无内容的《云隐》。
  关于源氏的一切在紫儿的出现时开始,在紫夫人的结束中结束。
  曾有评论称这部著作的局限性,终究把一切都依赖给了源氏,就连紫夫人也不例外。可是在这样一部爱情的故事里,女人的依靠除了男人,还应该是什么?难道一定要让紫姬站在高出大喊“我要独立”吗?难道就因该让紫夫人心灰意懒的离开吗?在电影中,最后紫姬在紫式部的怀中失声痛哭,也不过是看透了爱情,感到了悲凉,可即使是出家,也在考虑着源氏的情感,终究,他们相爱。
  再见紫夫人,我心中是无限的敬仰与遗憾。本想写一篇祭文送给紫夫人和她长发中的故事,可是没成想,写成了这样子。记得人说,因为不爱所以自在,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也许我就是太爱紫儿了,即便是想了几天才下笔,即便是无数遍的腹稿重复,写出的东西仍无法正式庄重贴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么,就暂定此文谨献给美丽高贵的紫姬紫夫人。


19272021384源氏物语读后感1500字
项些若答:源氏物语读后感1500字【一】 读中学的时候。这是一本让我始终为之牵挂的书,是在图书馆借的。 当年正值梦幻般的青春年华,无奈也是要考试,读书的紧要关头,课业繁忙,连假日也要回校上补习班,想起来真是觉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个了无生趣的记忆。现在还真后悔为什么没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

19272021384《源氏物语》书评
项些若答:而在阅读《源氏物语》时,终究读不出如《红楼梦》般优雅高贵的魅力,总感觉存在深深的“隔”,或许是我对日本文化存在“隔”,以及自身阅读功力有缺陷。我终究把这部经典小说读成通俗的言情小说。 《源氏物语》叙述源氏、夕雾、薰君两代人错综复杂的情感历程。其中源氏是多情放荡的美男子,文中用大量笔墨赞美他绝世的外...

19272021384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
项些若答: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1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个感情 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期望他卷入宫廷斗争,所以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故事围绕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感情展开:早先他因为得知父亲桐壶帝的宠妃藤壶长得很像自我已故的母亲桐壶...

19272021384源氏物语读后感
项些若答:1、《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它选择了男女之间的感情作为题材,而非战争或者政治等。渡边纯一说过:“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丝毫改变,永远在同一个圆上旋转,没有丝毫进步。”而《源氏物语》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于其情感观符合日本独特的“好色”情感观,同时又...

19272021384源氏物语读后感
项些若答:终于啃完《源氏物语》,所以就上豆瓣看了一下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翻译、结构以及伦理,我也来说说读后感。先说翻译。我看的是丰子恺译的,非常棒,要按林文月的风格,我是没有办法以这种高度的热情快速地看完这本书的。口语化、生活化,带着轻口味的阅读感触,一路轻松下来,毫无...

19272021384求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读后感 字数800+ 财富值我还可以提高,但求读后感...
项些若答:仅向读者暗示此意。(这一段摘自《源氏物语》第四十一回注解)。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是毋庸质疑的,单看那一页页精美的画卷中人物着裳,就知那时起日本的文化生活等深受唐朝影响。合卷而余味悠然,相隔千年,与你相逢在这生命初绽新绿的春日,缱绻抚摩那些早已隔世离空的红颜的柔情,唯剩哀凉与唏嘘。

19272021384急需一篇《源氏物语》读后感,2000字左右
项些若答:我感觉《源氏物语》的最大优点就是心里描写十分细腻真实,我想这基本不是一个男性作家所能达到的水准。就算是中国小说之首《红楼梦》的心理描写都差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有欢乐,有伤悲,有决断,有后悔。怎么来说,没有中国小说中的假道学伪君子,人人都很平凡。即使是品格十分高尚的薰中将...

19272021384书评:日本名著《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
项些若答:《源氏物语》读后感 之 浮舟 “蜉蝣在眼前,手却抓不住。以为已抓住,失踪不知向。”厚厚的书翻到了末尾,浮舟,那样一个茶靡般的的女子这样悄然的出现了。她是那个连失势父亲八王爷都不愿接纳的女儿。她没有纯粹高贵的血脉,没有正统悉心的教育,没有擅长的音律雅趣。她是开在乡壤的花朵。她是...

19272021384谁有源氏物语用日语写的读后感啊!!只要三百字左右!!急用!感谢!!_百度...
项些若答:54帖。物语は3部に分けてみることができる。第1部は,容貌,才能などすべてにすぐれた主人公光源氏が,多くの女性と関系をもちながら,运命に导かれて栄华をきわめる姿を描く。これに対して第2部は苦悩の世界であって,光源氏は最爱の紫の上を失い,栄华は内侧から崩壊する。第3...

19272021384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项些若答:《源氏物语》中确实有很多繁臃拖沓的地方,同样的景象在不同的场景里反复出现,甚至有个别诗句数次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现象。而《红楼梦》毕竟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思想写成的著作,《源》就不同了,一方面它离我们的年代实在太久,连现代日本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当时的风俗人情,何况作为外国人...


(编辑:殳义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