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cctv10隔离地震的建筑具体讲什么,老师让我写500字作文呢,拜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求赞美地震中英雄教师的文章

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幼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战士跪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绵竹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 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 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 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在场的记者已经泣不成声。


美丽女孩:废墟里打手电筒读书赶走恐惧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 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废墟里,幸存学生们面对“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地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后来,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她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持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纯真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被压在废墟里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仍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与死神抗争活下去,结果她赢了。

太婆双手:刨出67岁老伴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晚10 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 位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晚9 时许,医院总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 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 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 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

“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撬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平安获救。

医生护士: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回忆起5月12日下午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1名护士、1名麻醉师,包括邹建文在内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刚刚成功切除阑尾,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 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空调机应声倒地,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 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用了大约半小时时间,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 中最后逃生的人。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 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学会生存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 了生 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所以我们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一年前冬天的一个双休日,某校学生邹某在家休息,中午2时左右,不幸邻居家失火殃及她家,等她发现火情时,火势已非常迅猛,慌乱中她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自救措施,被浓烟呛倒,最后窒息而死。一个18岁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了,多么令人痛惜呀!我不禁想起:假如学校真正实施了生命教育,并进行了相应的生存技能训练;假如邹某未受到过度保护,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类似的事例其实并不鲜见,有女大学生在下铺的蚊帐着火后,竟吓得坐在上铺不知所措而导致毁容;有女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到异地而过着恶梦般的生活;有学生被歹徒追杀却不知向路人呼喊求救而导致伤害,这一幕幕悲剧都在提醒我们,要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存。

上世纪有个幻想家提出,过一百年人类就不怕地震了,他说人类居住的城市都会建在一个大方舟上,水能吸收地震能量,地震就不会影响人类了。这个梦想现在正在变成现实,但我们不是把城市建造在船上,而是把房子建造在一个隔震垫上,它能像水一样吸收地震能量。目前建筑物抗震最实用的前沿技术就是隔震技术,世界上几个多震的国家和我国的几个多震城市都在应用。本节目以昆明正在建设的新机场和云南的几个居民小区为例,介绍隔震技术给我们的建筑防震带来哪些新启示。

来源:CCTV-10 走近科学:走近科学(隔离地震的建筑)的这些内容是为了让用户更好的观看CCTV-10的节目,请您准时于2011-05-13 20:30打开电视,定位于电视频道,收看走近科学(隔离地震的建筑)节目, 更多精彩节目介绍,请前往CCTV-10官方网站查



(编辑:池盛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